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阐明膝关节屈曲时胫骨后方腘动脉(PA)位置的变化。[方法]应用MR检查,分别在关节0°伸直位和90°屈曲位对16个膝进行扫描,在胫骨的两个水平,相当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和胫骨高位截骨术(HTO)的截骨水平,测量腘动脉到胫骨后方皮质的距离(骨—动脉距离,BAD),用配对t检验比较距离的变化。[结果]从伸直位到屈曲90°位,在TKR水平,BAD平均增加1.8 mm(-2~+5 mm),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HTO水平,BAD平均增加1.4 mm(-2~+4 mm),改变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在两个水平,各有2例表现为腘动脉的前移。[结论]屈曲膝关节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体位,但在膝部手术中,并不能保证规避损伤腘动脉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以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保留后十字韧带型和移动平台保留后十字韧带型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及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股骨假体相对胫骨假体的前后移动距离,探讨屈膝时股骨的前后移动对膝关节最大屈曲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以三种类型假体行TKA术的病例各25例,均为膝骨性关节炎;TKA术后效果优良,膝关节屈曲≥90°,术后1年以上。患者年龄63~77岁,平均68岁;男32膝,女43膝。后稳定型组、固定平台组及移动平台组术前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分别为77.8°±15.1°、80.1°±12.9°和76.4°±12.7°。术后拍摄膝伸直位和最大被动屈曲位侧位X线片,测量膝关节从伸直位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假体相对胫骨假体的前后移动距离及膝最大屈曲度。结果三组术前屈膝度差异无显著性。后稳定型组、固定平台组和移动平台组术后最大屈曲度分别为118.0°±7.1°、108.7°±7.9°和100.2°±8.3°,三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F=32.86,P=0.0001)。三组术后股骨假体相对胫骨假体前后移动距离分别为(6.3±2.5)mm、(?1.2±4.6)mm和(?4.7±3.7)mm(向后移为正值,向前移为负值),三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F=57.71,P=0.0001)。股骨假体相对胫骨假体前后移动距离与膝最大屈曲度间存在相关性,股骨假体前移会使膝最大屈曲度减小。结论三  相似文献   

3.
合并膝内翻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者行膝关节置换时膝内翻的矫正方法。方法172例(190膝)合并内翻畸形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测量膝内翻角、关节面夹角、胫骨角、胫骨内翻角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其内翻角为8°~21°,参考关节面夹角、胫骨角及胫骨内翻角确定膝内翻的类型,术中根据膝内翻的类型及构成因素进行相应的胫骨截骨及适度的软组织松解。结果出现切口感染2例(2膝),1例为急性感染,1例为迟发性感染,2例均经清创、假体取出并膝关节融合术后痊愈。术后内翻矫正157膝,仍有膝内翻33膝,内翻角3°~9°(4.8°±0.9°)。165例(182膝)获得随访,时间8~90(40±3.5)个月。末次随访时除2例感染外,余膝关节活动度为:伸直0°168膝,伸直受限<10°11膝,伸直受限11°~15°3膝;屈曲90°~130°。临床及X线检查未见明显松动迹象。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12~57(30±5.5)分提高到76~89(79.2±4.3)分。结论术前明确膝内翻的类型及构成因素,术中采取针对性操作进行适度的软组织松解及正确的截骨,是全膝关节置换膝内翻获得矫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胫骨后倾截骨对后十字韧带保留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应用胫骨后倾5°截骨(后倾组)进行后十字韧带保留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患者27例(27膝),男7例7膝,女20例20膝;平均年龄69.5岁.同期应用胫骨后倾0°截骨(非后倾组)57例57膝,男15例15膝,女42例42膝;平均年龄67.4岁.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术后两组胫骨后倾角、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和KSS评分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5.7±4.3)个月.未发生腓总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后倾组术后胫骨后倾角5.7°±2.1°,非后倾组0.9°±0.6°.后倾组术后关节最大伸直角度0.8°±0.3°,非后倾组1.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倾组术后关节最大屈曲角度115.7°±4.8°,非后倾组10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倾组术后KSS评分(87.6±5.9)分,非后倾组(83.3±7.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后十字韧带保留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后倾截骨可以增加术后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但对最大伸直角度和KSS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束重建与解剖双束重建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Ⅲ级损伤后膝关节稳定性差异,为临床MCL损伤治疗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取自愿捐赠的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9具,随机分为3组(n=3)。其中,正常MCL组仅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离断并单束重建,保留完整MCL。单束重建组及双束重建组均离断ACL、MCL浅层(superficial MCL,sMCL)及后斜韧带(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POL),制备MCLⅢ级损伤模型;ACL单束重建后,分别行sMCL单束重建、sMCL及POL解剖双束重建。采用生物材料动态力学试验机测量各组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及屈曲不同角度时,胫骨前方移位距离(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ATT)、胫骨内旋角(internal rotation,IR)、胫骨外翻角(valgus rotation,VAL),以及内旋及外翻力矩作用下MCL及ACL受力情况。结果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及屈曲15°、30°、45°、60°、90°位时,3组A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束重建组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及屈曲15°位时IR及VAL,以及屈曲30°位时VAL,均明显大于双束重建组及正常MCL组(P0.05);双束重建组与正常MCL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及屈曲15°、30°位时,内旋、外翻力矩作用下,3组MCL及ACL受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束重建,解剖双束重建治疗MCLⅢ级损伤可以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外翻及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治疗高龄屈曲型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的方法疗效,并与传统高位胫骨截骨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对年龄60~82岁,病史3~20年,屈曲度7°~19°的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的3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胫骨高位嵌插截骨和传统高位截骨手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屈曲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要求患者术后第4、6、8、9、10、12、14、16周及5、7、9、12个月复查,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内翻、屈曲角度纠正情况。术后12个月时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胫骨高位嵌插截骨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9.26±2.23)周,传统高位截骨组平均(11.53±3.15)周,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术后1年,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胫骨高位嵌插截骨平均(88.5±4.4)分,优14例,良1例;传统高位截骨组平均(78.1±5.7)分,优8例,良5例,可2例。胫骨高位嵌插截骨组术后膝关节伸直位角度0°~-1.1°,术后平均矫正(13±3.3)°;传统高位截骨组术后膝关节伸直位角度与术前相同,为(14°±3.3)°。两组术后站立位X线测量,FTA平均170.2°(l69.1°~172.3°),平均矫正12.3°~12.5°。结论: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同时矫正了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屈曲畸形,更好地恢复了膝关节的功能,此手术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高位截骨术。  相似文献   

7.
ACL损伤膝关节6个自由度变化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膝关节进行6个自由度变化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对8例患者的健、患膝关节在生理负重屈曲状态下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将二维动态的X线影像转化为三维模型的仿真运动,模拟人体膝关节在生理负重情况下骨性结构的变化,准确模拟膝关节的生理运动,并通过健膝和ACL损伤膝关节的对比,研究ACL损伤后膝关节6个自由度的参数变化。结果 ACL损伤膝关节在0~30°范围胫骨有轻度的内旋,和其他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0~90°间胫骨均有轻度的内移,各角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0°和15°时,胫骨前移分别为(3.61±1.56)mm及(2.12±0.89)mm,而在30~90°范围内无明显胫骨前移增加,与0°及1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稳定性研究可以实行对膝关节的生理运动6个自由度运动参数测量,ACL损伤后膝关节的生理负重运动有显著的6个自由度运动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髁限制性假体(LCCK假体)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LCCK假体置换治疗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记录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60个月。手术时间75~120 min,总出血量110~400 ml。术后X线片显示膝关节力线均明显改善,畸形完全矫正。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23~56(47.11±5.70)分提高到术后1周75~90(84.79±4.70)分(P<0.05)。膝关节活动度:34例术后1周屈曲可达130°、伸直0°;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仅达90°、伸直0°。末次随访时,患者均可独自正常步态行走。结论 LCCK假体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维持膝关节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半月板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切除后对膝关节胫骨旋转角度的影响.方法 取6具新鲜尸体共12个膝关节标本,分为对照组(完整膝关节标本)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前角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后角切除组、外侧半月板前角切除组)和半月板全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全切除组、外侧半月板全切除组),每组测量4个标本,标本重复使用.应用Staubli机器人模拟生理状态下膝关节站立至下蹲屈膝过程,采用日本Nenicon角度测量仪测量各组标本在膝关节屈曲0~90°过程中胫骨旋转角度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完整膝关节标本)在膝关节屈曲0、10°、20°、30°、60°、90°时胫骨旋转角度平均分别为4.9°±0.8°、9.2°±0.8°、11.4°±0.8°、12.1°±0.5°、12.4°±0.5°.在膝关节屈曲0~ 90°过程中,半月板部分切除组与对照组、半月板部分切除组之间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全切除组与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及半月板全切除组之间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全切除组与对照组在膝关节屈曲0~30°时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膝关节屈曲30°~9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半月板部分切除对伴随屈曲运动的胫骨旋转运动形式无明显影响.在膝关节屈曲0~30°过程中,半月板全切除对胫骨旋转角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隧道双束和单隧道单束ACL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6侧人体膝关节标本,保留完整的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行单隧道双束和单束ACL重建,在MTS-858生物材料试验系统上测试膝关节在胫前加载(134N)和旋转加载(5N·m内旋胫骨)下屈曲0°、15°、30°、60°、90°位时的运动学反应。每个膝关节在4个不同条件下进行测试:ACL完整、ACL损伤、单隧道双束重建ACL以及单隧道单束重建ACL,其中单隧道双束及单束ACL均采用双股腘绳肌腱。结果 (1)胫前加载:双束组在屈曲30°、60°和90°位,单束组在屈曲90°位时关节前后稳定性获得良好恢复(P0.05);在屈曲60°位时双束组的胫前位移明显低于单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旋转加载:与ACL完整组相比较,双束组的胫骨内旋角度在屈曲0°、60°位时无明显变化(P0.05),屈曲90°位时明显减少(P0.05);单束组在屈曲0°时无明显变化(P0.05)。屈曲60°和90°位时双束组的胫骨内旋角度明显小于单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隧道单束ACL重建相比,单隧道双束ACL重建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前后稳定性及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挛缩、内翻畸形患者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及截骨技术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8-02—2015-05对98例(145膝)膝关节内翻并屈曲挛缩畸形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通过分析患者术前畸形程度、术中截骨和软组织松解情况、术后畸形矫正程度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术后内翻矫正136膝,仍有内翻残留9膝(3°~6°);膝关节活动度:伸直0°121膝,伸直受限10°18膝,11°~15°4膝;膝关节屈曲度数90°~120°,HSS评分78~94分,临床及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松动迹象。结论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屈曲挛缩、膝内翻畸形是目前临床疗效较好的方法。术中准确截骨和正确的软组织平衡以及合理的术后康复锻炼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和屈曲挛缩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索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膝关节体位对术后失血及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10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膝关节体位分为膝关节屈曲组及膝关节伸直组。屈曲组患者术后下肢抬高45°、膝关节屈曲45°,并维持48 h;伸直组维持膝关节伸直位。主要观察指标为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膝关节周径、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屈曲组共纳入50例,女性34例,男性16例,平均年龄63.1岁;伸直组50例,女性32例,男性18例,平均年龄62.4岁。屈曲组的总失血量为(821.4±114.3)m L,较膝关节伸直组(1 008.4±102.6)m 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屈曲组隐性失血量为(637.5±173.3)m L,伸直组为(763.1±103.5)m 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屈曲组术后24 h引流量为(195.2±64.8)m L,较伸直组引流量(258.1±78.3)m 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屈曲组术后48 h血红蛋白较伸直组高,屈曲组术后48 h膝关节周径较伸直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随访时,两组活动度无明显差异。屈曲组有3例患者于术后48 h内输血,伸直组有9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屈曲组平均住院日较伸直组缩短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屈曲组有3例发生伤口浅表感染,伸直组有2例发生,均无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抬高45°、膝关节屈曲45°并维持48 h可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失血及膝关节肿胀,加快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模拟辅助手术治疗过伸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模拟辅助手术治疗16例过伸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8膝)。术前将胫骨平台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根据术前规划行手术治疗并记录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9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1~17周。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翻角术后第2天、6个月、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改善(P 0. 05),术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膝关节Rasmussen评分12~18分,HSS评分69~95分;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4膝,良3膝,可1膝,优良率为17/18。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伸直-5°~5°,屈曲120°~140°。结论 数字化三维重建模拟辅助手术治疗过伸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精准性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进行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 2008年1月至6月收治8例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膝关节止常的患者,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25.3岁;在生理负重膝关节屈曲0°、15°、30°、60°和90°时采集相互垂直的二维(2D)图像,与三维CT(3D)图像在虚拟X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股骨和胫骨的相对三维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进行韧带长度分析,对比两侧膝关节侧副韧带的长度差异.结果 ACL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MCL长度分别为(40.16±1.63)、(39.11±1.77)、(37.86±1.84)mm,健膝分别为(38.17±1.40)、(37.63±1.37)、(36.60±1.86)mm,健、患膝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LCL长度分别为(50.23±1.18)、(50.30±1.68)、(49.26±1.67)mm,健膝分别为(52.56±1.64)、(52.30±1.48)、(51.83±1.77)mm,健、患膝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损伤后60°和90°健、患膝MCL、LCL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膝火节的运动还原并获得ACL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MCL和LCL的长度变化规律.在0°、15°和30°,ACL损伤后患膝MCL长度较健膝增加,而LCL长度较健膝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分析高屈曲度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术后膝关节屈曲度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高屈曲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41例(57膝)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术后股骨假体的位置为5~9°外翻位,平均5.5°;胫骨假体的胫骨角为86~92°,平均90.5°。内、外翻畸形和屈膝畸形均被矫正,恢复正常力线。HSS评分:术后(91.7±4.2)分;优46膝、良8膝、中3膝,优良率94.7%。结论高屈曲度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就短期效果而言,基本可以满足患者对膝关节术后高屈曲度的要求。患者术前活动度、特殊的假体设计、外科技术及患者术后积极的康复锻炼是影响术后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盘型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初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1月,本组应用深盘型垫片假体行TKA的76例(97膝)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2年,其中女65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8岁;选择男女共76名志愿者,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30.5岁,随机左右膝。对比TKA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后髁偏心距;对比TKA组与志愿者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前后移动的距离。结果 TKA组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6.24±2.45)mm。志愿者组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10.87±1.49)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二期翻修痊愈出院。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深盘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术,初期临床疗效满意;TKA组术后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距离较志愿者组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研究人工关节置换前后胫骨轴向旋转的可行性,观察人工内侧单髁置换对胫骨轴向旋转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通过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股骨内外侧髁旋转轴心相对胫骨平台的前后移位,测量正常和人工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轴向旋转,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成人5人,10个膝关节,CT三维重建测量结果:膝关节在30°、60°、90°和120°屈曲时,胫骨分别平均轴向内旋5·3°、3·3°、5·1°和11·1°,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同。人工内侧单髁置换治疗单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10个膝关节),膝关节在30°、60°、和90°屈曲时,胫骨分别平均轴向内旋5·4°、3·8°、4·7°。两组膝关节在0~30°、30~60°和60~90°屈曲时胫骨平均内旋无统计学差异(配对T检验,P>0·05)。结论CT三维重建可以作为一种研究人工关节置换前后胫骨轴向旋转的手段,人工内侧单髁置换不改变膝关节伸屈过程中胫骨轴向旋转。  相似文献   

18.
双膝关节同次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双膝关节置换术前和术后功能锻炼的原则和方法。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完成双膝关节置换72例144膝,男33例,女39例;年龄46~78岁,平均69岁。其中骨性关节炎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屈曲挛缩大于30°者7例9膝,固定内翻畸形大于30°者10例15膝,固定外翻畸形大于15°者6例8膝。按照术前、术后早期和术后远期的分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在多模式镇痛的前提下术后及早开始功能锻炼,通过增加关节活动度(ROM)和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的强化训练提高手术效果。使用WOMAC评分、ROM和6min行走距离以及VAS疼痛评分分别对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术后下肢血管超声判断血栓的形成,根据临床表现和D-二聚体水平诊断肺栓塞。结果:分别以术前2d、术后2d及术后1、2、8、24周作为观察点。失访3例6膝。术后WOMAC评分、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前,术后ROM和6min持续行走距离高于术前。128膝可在术后2周内完全伸直,屈曲大于90°,135膝术后8周屈曲可达110°。发生单侧下肢静脉血栓2例2膝,双侧下肢血栓1例2膝,未见肺栓塞发生。结论:双侧膝关节同时置换应制定术前、术后早期和术后远期功能锻炼计划,并在多模式镇痛的前提下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以提高膝关节功能并降低疼痛和肿胀。  相似文献   

19.
成人正常膝关节的运动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成人正常膝关节运动状态,为改进和设计符合国人解剖特点的膝关节假体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取120名(240膝,男女各半)膝关节正常的中国成年人,年龄21~40岁,平均30.6岁,身高1.60~1.75m。受试者作膝关节的过屈膝运动,通过X线透视成像技术,获得双侧膝关节不同体位时的连续侧位X线片。股骨髁上前方的关节球面为伸展面(extensionfacet,EF),后方的关节球面为屈曲面(flexionfacet,FF);两个球面的圆心分别定义为伸展面球心(extensionfacetcenter,EFC)和屈曲面球心(flexionfacetcenter,FFC)。然后测量关节在不同体位时,后部胫骨皮质与同侧股骨髁后方关节面球心的间距,通过胫骨内外侧软骨下骨性标志中最突出的两个点引一条直线,再引第二条直线垂直于前者,并与后部的胫骨皮质正切。屈曲面球心FFC到第二条直线的距离为d1,伸展面球心EFC到第二条直线的距离为d2,分别测量关节在不同体位时d1和d2的长度。不同体位时d1、d2长度变化的绝对值即为膝关节屈曲时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范围。所得数据用SAS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性别、侧别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及外侧髁的运动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成人正常膝关节屈曲时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范围:内侧髁(1.4±0.3)mm,外侧髁(15.9±4.7)mm。结论国人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与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两种不同的X线摄片方法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敏感性。[方法]17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人分别在相同条件下拍摄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和患侧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片,在X线片上测量最小关节间隙,所得数据用SPSS11.5软件做统计处理。[结果]17例内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的最小关节间隙平均值在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和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上分别是(4.65±1.44)mm和(2.52±1.69)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14例外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最小关节间隙在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和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上分别是(6.23±1.02)mm和(4.63±1.84)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4)。[结论]单肢站立膝关节屈曲45°后前位摄片与双膝伸直站立前后位相比,更敏感地反映骨关节炎关节间隙变化,有望成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X线检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