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91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271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5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血管壁发生纤维脂肪病变,引起斑块形成的慢性炎症过程,是导致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单核细胞是人体内常见的免疫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体内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s-to-HDL cholesterol ratio, MHR)是一种新的炎症性指标,本文就MHR的定义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并评价其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通过120院前急救中心派遣执行的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任务,根据是否应用手动心肺复苏仪进行救治,分为器械组和徒手组,分析两者之间的按压频率、按压移动、胸外按压比例(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CCF)优秀率及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和预后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收集51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器械组和徒手组基线资料比较,性别、年龄、是否存在目击者、是否除颤、外伤史、有无冠心病史以及按压时间和心搏停止估计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苏效果比较,使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的器械组,ROSC恢复率、CCF优秀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以及按压部位是否移动情况均好于徒手组,且ROSC恢复、按压频率达标情况及按压部位移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最终器械组和徒手组生存率7/28 vs 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采用手动胸外按压复苏仪救治心脏骤停患者,在保证胸外按压质量、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方面有良好的价值,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重视儿童伤害预防 落实有效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伤害是全球儿童面临的健康威胁,也是中国1~17岁儿童的首位死因。儿童伤害预防是非常具有投入产出效益的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也证明相关儿童伤害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建议加强伤害防控工作的部门分工与协调机制,确保必要的财政经费支持,以广泛实施各项有效的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硬通道微创穿刺与钻孔引流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硬通道微创穿刺,对照组采取钻孔引流,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残余液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7.78%(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复发率4.44%低于对照组20.00%、17.78%(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情快速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复发,为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时间护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间护理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社会功能的改善状况。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服药知识、良好生活习惯、复查知识、心理状态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t=-3.824,P=0.001)。 结论 基于时间护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由TRAPPC2基因变异致X连锁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EDT-XL)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个SEDT-XL家系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先证者,9岁2个月,因生长缓慢就诊,语言、运动及智力发育正常。身高115 cm(-3SD),臂间距109 cm,上部量56 cm,下部量59 cm,体质量21 kg,招风耳,尖下颌,牙列不齐,颈短,脊柱侧弯,心肺腹未见异常。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和舅舅的外周血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TRAPPC2基因4号外显子区域存在1个半合子变异c.115delC,导致氨基酸改变p.Q39Sfs*3。该半合子变异来自其母亲,其舅舅存在相同的半合子变异位点。结论 TRAPPC2基因4号外显子区域c.115delC突变为该家系SEDT-XL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活化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与细胞焦亡的关 系。方法 40只SPF级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给药组(PGZ组、PGZ+GW9662 组),每组10只;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量脑梗死面积,运用Western blot 技术分析大 鼠脑组织中PPARγ,焦亡关键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及炎症因子白细 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 sham 组比较,缺血再灌注 24 h 后 MCAO 组中 PPARγ 表达明显降低(P<0.05),焦亡关键蛋白 caspase-1、GSDMD 及炎症因子 IL-1β、IL-18 水平显著增高(P< 0.05),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脑梗死面积增大(P<0.01);与MCAO组比较,PGZ组中PPARγ显著升高(P<0.05), 焦亡关键蛋白caspase-1、GSDMD及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脑梗死面积 减少(P<0.01);而PGZ+GW9662组中,PPARγ的作用被逆转。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PPARγ激活可通过 抑制细胞焦亡产生从而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CT强化扫描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采用CT强化扫描进行诊断的患者60例,分析其在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有关资料.结果:本实验所选取的60例调查样本中,诊断失败2例,其中1例在CT强化扫描过程中感到不适,1例血管渗漏现象严重,必须停止扫描.扫描诊断后出现1例中度过敏,1例轻度过敏,诊断有效率93.3%.结论:护理人员需要为实施CT强化扫描的患者提供专门的护理干预,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预先置备好相关的器械及药品,制定完善的抢救措施,持续观察并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和随访3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ADL评分和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O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跨痛阈"主动功能锻炼,可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膝关节活动度,还可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