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GDM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妊娠36~41周行择期剖宫产的GDM孕妇44例(GDM组)和同期分娩的正常晚期妊娠孕妇37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PV-6003两步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胎盘组织中均有HIF-1α蛋白的表达,GDM组HIF-1α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GDM组胎盘组织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4%(χ2=22.51,P<0.05)。GDM组胎盘组织HIF-1αmRNA表达水平为0.88±0.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7±0.11(t=15.91,P<0.05)。结论 GDM胎盘组织中HIF-1α蛋白和mRNA高表达可能导致胎盘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异常,从而参与了GDM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倪观太  李志芳 《安徽医学》2009,30(10):1138-114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mRNA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组织上的表达及其与胎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分别检测轻度ICP组、重度ICP组、正常妊娠组三组胎盘组织上的HIF-1α mRNA、HIF-2α mRNA的表达。结果35例胎盘组织均表达HIF-1α、HIF-2α mRNA,重度ICP组HIF-1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和正常组(P〈0.05),且其表达与ICP分度之间存在等级相关(r=-0.409,P=0.015),轻度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2α mRNA表达水平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ICP分度之间无等级相关性(r=-0.263,P=0.463)。结论ICP患者HIF-1α mRNA表达明显降低是机体适应慢性缺氧的表现,当在宫缩等急性缺氧应激下发生失代偿时可能是导致胎儿不良结局的原因。HIF-1α mRNA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探讨IL-6、MCP-1与GDM的关系。方法 选择孕早期在我院确诊妊娠并定期产检孕妇,孕24~28周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GDM组与正常妊娠组(NGT组)。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妊娠中期(孕24~28周)及妊娠晚期(孕38~40周)血清中IL-6、MCP-1水平及分娩后胎盘组织中IL-6、MCP-1水平。结果 妊娠中期GDM组血清中IL-6和MCP-1的水平明显高于NGT组(t=80.09、34.34,P<0.05)。妊娠晚期GDM组血清中IL-6和MCP-1的水平明显高于NGT组(t=44.00、28.76,P<0.05)。GDM组胎盘组织中IL-6和MCP-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组(t=65.34、174.82,P〈0.05)。结论 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GDM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L-6、MCP-1水平均明显升高,IL-6和MCP-1在GDM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胎盘lncRNA H19/miR-675/PPARα与非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了2014-2016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正常妊娠、足月分娩且出生体质量≥4 000 g的新生儿为巨大儿组,以出生体质量为2 500~3 999 g且与巨大儿出生时间相差3 d以内的正常出生体质量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和胎盘组织样品。采用qPCR检测胎盘组织中lncRNA H19、miR-675和PPARα的mRNA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盘组织lncRNA H19、miR-675和PPARα的表达与非GDM巨大儿发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在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中验证lncRNA H19/miR-675对PPARα的调控作用。结果:非GDM巨大儿组胎盘lncRNA H19和miR-675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PARα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lncRNAH19、miR-675 低表达和PPARα高表达可增加非GDM巨大儿发生风险(lncRNA H19:OR =3.69,95%CI =1.28~10.65;miR-675:OR =3.32,95%CI =1.20~9.19;PPARα:OR =4.71,95%CI =1.63~13.57)。在HTR-8/SVneo细胞中敲低lncRNA H19后,miR-675表达降低,PPA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但敲低lncRNA H19,同时过表达miR-675,PPAR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被抑制。结论:胎盘lncRNA H19/miR-675低表达可增加非GDM巨大儿的发生风险,胎盘PPARα高表达可能部分受lncRNA H19/miR-675的调控,参与了非GDM巨大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胎盘中PGC?1α和PDX1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的影响,以及与胎儿血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GDM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重量等数据,同时收集30例无妊娠并发症和脐带异常的足月新生儿相应数据作为对照组。 在分娩后立即从胎盘滋养层组织收集样品,使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定量检测PGC?1α和PDX1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逆转录定量PCR测量PGC?1α和PDX1 mRNA水平。 同时,测定胎盘组织的胰岛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GDM组胎儿出生体重和胎盘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GDM组胎盘组织胰岛素、HbA1c和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 脐带血胰岛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胎盘重量、血糖和HbA1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8、0.795、0.862、0.927,P 均<0.001)。与对照组比较,GDM组中PGC?1α和PDX1 mRNA的水平较低,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较高(P < 0.05)。 胎盘组织中血糖水平与PGC?1α和PDX1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38,P=0.002;r=-0.373,P=0.007)。 结论:GDM孕妇PGC?1α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可能是其后代糖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IF-1 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抑癌基因PTEN、P53与HIF-1 α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和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PTENmRNA,P53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HIF-1α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t=12.47,P=0.00);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部位(t=0.05,P=0.96)性别无关(t=-0.37,P=0.72);而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t=6.43,P=0.00);PTENmRNA,P53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HIF-1α和抑癌基因PTEN、P53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 HIF-1α的过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肠癌中抑癌基因PTEN、P53的缺失突变可致HIF-1 α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盘质膜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pm)表达水平与非妊娠糖尿病(非GDM)巨大儿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产科正常妊娠并足月分娩的40例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 g)为巨大儿组,对照组(出生体质量2 500~3 999 g)为随机选择的与巨大儿分娩时间相差3 d以内的新生儿4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并采集胎盘和脐血样品。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中FABPpm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脐血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巨大儿组胎盘FABPp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胎盘FABPpm表达水平与出生体质量都呈正相关(对照组:rs=0.337,P=0.033;巨大儿组:rs=0.493,P=0.002),与脐血NEFA浓度在对照组呈正相关(rs=0.334,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盘FABPpm mRNA高表达可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OR=3.138,95%CI=1.050~9.382,P=0.041),且与胎儿性别(OR=3.229,95%CI=1.002~10.403,P=0.049)、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OR=3.573,95%CI=1.018~12.543,P=0.047)共同影响巨大儿的发生。结论:胎盘FABPpm表达上调可增加非GDM巨大儿发生风险,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脂肪酸转运影响巨大儿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Ets-1(E26transformation-specific 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6例脑膜瘤和9例正常脑膜HIF-1α和Ets-1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25例新鲜脑膜瘤和9例正常脑膜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IF-1α和Ets-1在脑膜瘤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和Ets-1在正常脑膜不表达或低表达,脑膜瘤中HIF-1α阳性表达率53.6%(30/56),Ets-1呈阳性表达率48.2%(27/56);脑膜瘤恶性倾向组HIF-1α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脑膜瘤良性组(P〈0.05);HIF-1α和Ets-1在脑膜瘤的表达呈正相关(γs=0.317、P〈0.05)。脑膜瘤中HIF-1α和Ets-1的mRNA含量高于正常脑膜组(P〈0.05),脑膜瘤恶性倾向组HIF-1α和Ets-1的表达高于脑膜瘤良性组(P〈0.05),HIF-1α和Ets-1在脑膜瘤的mRNA水平呈正相关(γ=0.532、P〈0.01)。结论 HIF-1α和Ets-1的表达与脑膜瘤恶性度有关,二者在脑膜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可作为脑膜瘤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母婴血清及胎盘中内脂素(visfatin)的表达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免法分别测定30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30例正常孕妇母婴血清内脂素及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母婴体重及身高、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体重指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胎盘内脂素基因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GDM组血清visfatin、FBG、FIN、HOMA-IR、BM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GDM组新生儿出生体重、RI、脐血visfatin、脐血血糖、脐血胰岛素及HOMA-I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GDM组胎盘组织visfa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DM孕妇血清及胎盘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以及胎儿的宫内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HIF-1α、ET-1与iNOS进行蛋白表达检测,分析HIF-1α、ET-1与iNOS三者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对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的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做完善和补充。方法:通过临床收集正常妊娠产妇(对照组)、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各30例,采用 SP 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HIF-1α、ET-1及iNOS的蛋白表达部位及表达量。结果:1、免疫组化:HIF-1α及ET-1在疾病较重的胎盘组织中阳性率及阳性表达强度更高,比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NOS在各组胎盘组织中阳性率均较低,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Western-blotting:①重度子痫前期组中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中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子痫前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较,ET-1的表达水平在患病组明显增强,且重度子痫前期组ET-1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子痫前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NOS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中为高表达水平,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较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痫前期组相比较表达量也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增加,HIF-1α、ET-1及iNOS的表达呈增强趋势,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及子痫前期组,分析三者呈正相关,共同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且与该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Real-Time PCR 技术对妊娠期糖尿病( GDM )并分娩巨大儿胎盘22例(巨大儿组)和同期18例正常孕妇分娩正常体重儿(对照组)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mRNA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与GDM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巨大儿组患者胎盘中IGF-1R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中IGFBP-1的表达水平巨大儿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胎盘组织中HIF-1α和Bax的表达,探讨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50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组、正常妊娠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胎盘标本绒毛上皮组织中HIF-1α和Bax的表达。结果(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HIF-1α与Bax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HIF-1α的表达与Bax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正常妊娠组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HIF-1α与Bax的表达升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和正常妊娠孕妇1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观察两组胎盘中EPO及EPOR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差异。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的EPO及EPOR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EPO及EPOR主要表达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绒毛间质无明显的阳性染色。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中E-PO、EPOR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孕妇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EPO及EPO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6,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EPO及EPO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且EPO及EPOR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EPO及EPOR表达改变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胎盘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体外缺氧培养ICP患者和正常晚孕妇女胎盘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胎盘组织HIF-1α、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常氧下(21%O2)ICP患者胎盘组织HIF-1α的表达和正常晚孕妇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P〈0.01);②2%O2低氧浓度下培养4h后ICP胎盘上HIF-1α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P〈0.05),P5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晚孕组(P〈0.001);③缺氧前后P53在ICP患者胎盘上的变化均高于正常晚孕组(P〈0.01),并且,ICP胎盘上P53的变化与HIF-1α的变化呈正相关(r=0.862,P〈0.01)。结论ICP胎儿缺氧时HIF-1α的应激性升高对于其适应缺氧有重要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细胞凋亡调控基因P53的变化。失代偿的结果可能引起滋养细胞凋亡异常增加,影响ICP胎盘功能导致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在正常妊娠妇女及子痫前期病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子痫前期病人(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11例,重度19例)胎盘组织中HIF-2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以37例正常妊娠妇女(其中早期妊娠组12例,中期妊娠组10例,晚期妊娠组15例)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妊娠妇女早期妊娠组HIF-2α mRNA的表达水平较晚期妊娠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23,q=4.574,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早期妊娠组HIF-2α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中期妊娠及晚期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62,q=6.230、5.672,P<0.01);中期妊娠组与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胎盘组织HIF-2α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晚期妊娠组(t=5.174,P<0.01),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盘HIF-2α在正常妊娠胎盘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胎盘HIF-2α蛋白表达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otch1和HIF-1α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otch1和HIF-1α在135例胃癌及27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对正常胃黏膜与胃癌Notch1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otch1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的相关性,Notch1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Notch1和HIF-1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TNM分期中的Ⅲ-Ⅳ期组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Notch1和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相应的Ⅰ-Ⅱ期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otch1与HIF-1α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并与生存期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组较之阴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期缩短(P〈0.05)。结论 Notch1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于判断胃癌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食管鳞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我院食管鳞癌患者100例(实验组)和50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测定正常上皮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COX-2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的HIF-1α、COX-2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上皮组织(χ2=127.9、82.1,P〈0.05),正常上皮组织中MVD值明显低于食管鳞癌组织中(t=26.33,P〈0.05),HIF-1α和COX-2、MVD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491、0.487,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HIF-1α和COX-2表达增加,其肿瘤血管增加可能与HIF-1α和COX-2有关,为食管鳞癌发展过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及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7例妊高征患者(轻度33例、中度34例、重度40例)及10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TNF-α水平。胎盘娩出后取胎盘组织经过固定、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阳性表达率。结果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TNF-α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轻度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血清TNF-α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其阳性表达率随妊高征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升高。结论(1)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及HIF-1α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随妊高征患者病情的加重,TNF-α水平和HIF-1α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说明二者在妊高征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血清TNF-α与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健康母亲和妊娠糖尿病(GDM)母亲分娩的巨大儿胎盘组织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足月新生儿60例,其中GDM母亲分娩的巨大儿(巨大儿A组)12例,健康母亲分娩的巨大儿组(巨大儿B组)18例,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对照组)30例。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胎盘HO-1、IGF-1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胎盘HO-1、IGF-1水平。结果:巨大儿A组、B组胎盘HO-1、IGF-1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巨大儿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胎盘HO-1、IGF-1水平均增高( P<0.05),而巨大儿A组与B组之间HO-1、IGF-1的表达强度及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A组及B组HO-1与IGF-1的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胎盘HO-1、IGF-1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