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Nucleostemin基因及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3例NSCLC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者的组织中NS蛋白进行检测,并对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S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率为54.7%(29/5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0(0/15),NS蛋白腺癌组织的表达率为65.2%(15/23)明显高于鳞癌组织的表达率46.7%(14/30),高、中分化组织的表达率42.9%(15/35)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织的表达率77.8%(14/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oNSCLC组织中PCNA阳性率71.7%(38/5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S基因mRNA和蛋白存在明显的高表达趋势,PCNA阳性率显著增高,有利于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因而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p15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好文  郝光辉  李焕章 《医学争鸣》2002,23(13):1206-1208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5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揭过p15基因的失活与肺癌的发生和其组织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病理确诊的93(非小细胞肺癌65,小细胞肺癌28)例肺癌病理组织切片,采用p15 cDNA探针以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5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p15 mRNA阳性表达于肺癌组织细胞质或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可到较多的棕黄色颗粒,而细胞核内棕黄色颗粒相对少见。p15 mRNA的阳性表达率:非小细胞肺癌为46%(30/65),其中鳞癌46%(23/50),腺癌47%(7/15)。小细胞肺癌20%(5/25)。非小细胞肺癌p15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小细胞肺癌;高分化的鳞、腺癌阳性表达率高于同组中的低分化的鳞、腺癌(P<0.05)。结论 p15基因的失活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其失活程度与肺癌组织类型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肺癌及25例肺良性疾病标本进行了P53蛋白及EGFR的检测。结果:P53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率为50.6%(43/85)。鳞癌及大细胞癌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及小细胞癌的阳性率(P<0.05)。肺良性疾病标本均阴性。P53蛋白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79.1%,34/43)显著高于P53蛋白阴性者的转移率(57.1%,24/42)(P<0.05)。提示P53蛋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EGFR在肺癌中的阳性率为72.9%(62/85),而在肺良性病变中为12%(3/25),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EGFR过度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及是否发生转移均无相关性。肺癌癌旁组织EGFR阳性率65.3%(62/95)。增生组癌旁组织阳性率(81.0%,47/58)显著高于无增生组阳性率(40.5%,15/37)(P<0.05),无增生组癌旁组织阳性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阳性率(P<0.05)。提示EGFR过度表达与癌旁组织的增生密切相关,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53蛋白及EGFR共同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85.3%,29/34)显著高于非共同阳性者的转移率(48.8%,21/43)(P<0.01)。因此,P53蛋白及EGFR共同阳性提示肺癌具有高度转移潜能,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ERCC1基因mRNA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82例肺癌组织、36例癌旁组织及15例良性组织中ERCC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ERCC1基因在NSCLC患者癌、癌旁及良性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54.9%(45/82)、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抑癌基因CDH13及DAPK基因CpG岛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的抑癌基因CDH13及DAPK的CpG岛甲基化的情况。结果肺癌组织 CDH13、DAPK 基因 CpG 岛甲基化率分别为47.5%(19/40)、40.0%(16/40),癌旁组织分别为27.5%(11/40)、30.0%(12/40),肺良性病变组织均为0。癌组织、癌旁组织CDH13、DAPK的CpG岛甲基化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与腺癌组织CDH13、DAPK的CpG岛甲基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存在CDH13、DAPK的CpG岛甲基化,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和PTEN在78例NSCLC组织、46例癌旁组织和12例非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urvivin在非癌良性病变组织、癌旁组织、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10.9%、67.9%.其蛋白表达逐渐增强(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的survivin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及非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P〈0.05)。PTEN在非癌良性病变组织、癌旁组织、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0%、91.3%、47.4%,其表达逐渐减弱(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的PTEN表达低于癌旁肺组织及非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Survivin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TEN在NSCLC中的异常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降低,并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可作为NSCLC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HSP70在肺癌癌旁组织及转移灶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ⅢA期NSCLC56例、转移灶及其癌旁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 HSP7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7.5%(49/56,腺癌21/27,鳞癌28/29),HSP70在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1.1(51/56),而在癌旁的肺组织HSP70的表达阳性率为10.7(6/56),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癌组织与转移灶的表达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SP70在NSCLC高表达可能通过细胞的生长调控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逆转录PCR(RT-PCR)法对手术切除的40例肺癌组织,9例肺部良性实质性病变和22例癌旁正常组织的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RNA成分(hTR)和相关蛋白1(hTEP1)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并与肺癌的病理分型、TNM分期进行了比较。发现肺癌组织、肺部良性实质性病变、癌旁正常组织的hTR、hTEP1普遍呈阳性表达,3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hTERT基因表达肺癌组织(32/40,80%)高于良性实质性病变(5/9,56%),也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22,13%),3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hTER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Ⅲ期(14/14,100%)高于Ⅱ期(11/14,78%),Ⅱ期高于Ⅰ期(7/12,58%)。鳞、腺癌间hTERT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端粒酶基因表达上调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也参与部分肺说良性实质性病变发病机制;用RT-PCR检测hTERT mRNA表达有助于肺癌恶性程度的判断和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p16基因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病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p16基因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肺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47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47例对应癌旁组织中DNA的p16基因甲基化状况,同时收集吸烟等环境暴露资料。结果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率44.7%,高于癌旁组织的17%(P〈0.01),p16基因甲基化好发于鳞癌(P〈0.05),在鳞癌中肺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p16甲基化和吸烟在鳞癌中高度相关(P〈0.01)。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鳞癌的形成,且与吸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同源异盒基因BP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BP1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的研究,探讨BP1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肺癌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6例肺癌病人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标本中BP1mRNA的表达程度及意义。结果 在46组标本中,肺癌组织中有36例BP1mRNA呈阳性表达(78.26%),癌旁组织6例呈阳性表达(13.04%),正常组织中未检出阳性表达。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BP1mRNA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BP1基因的表达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1例高分化标本中13例呈中高表达.25例低分化标本中22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20例Ⅰ-Ⅱ期肺癌标本中12例BP1基因呈中高表达,26例Ⅲ-Ⅳ期标本中15例呈中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P1基因的表达程度在24例鳞癌中21例呈高表达,在22例腺癌中19例呈高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P1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BP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肺癌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rsten鼠肉瘤基因(K-ras)和核苷酸剪切修复复合体1(ERC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生理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SCL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89例,其中取32例患者癌旁组织标本,检测各标本中EGFR、K—Ras和ERCC1蛋白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8%,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12%;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1.5%,在癌旁组织中为9.4%;腺癌表达率明显高于鳞癌;E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4.9%,在癌旁组织中为3.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中EGFR、K—Ras和ERCC1蛋白的表达均为上调趋势,其表达是指导患者临床个体化疗方案及疗效和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邹俊勇  陆国华  周建英 《浙江医学》2009,31(9):1238-1241
目的探讨Livin与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和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4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后的标本(其中腺癌30例,鳞癌14例)和44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ivin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NSCLC肺组织中的Livin与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和88.6%)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22.7%和2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ivin与Survivin基因在NSCLC中的表达和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Livin与Survivin基因在NSCLC组织中的分布也无相关性(r=0.157,P〉0.05)。结论Livin和Survivin基因在NSCLC组织中呈高度表达,但其表达与NSCLC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TNM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3.
陈萍 《中原医刊》2009,(14):24-25
目的 探讨突变型K—ras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45例正常肺组织(NL)中K—ras蛋白的表达。结果K—ras蛋白总阳性率为32.14%(18/56),鳞癌、腺癌、鳞腺癌、大细胞癌阳性率分别为26.67%(8/30)、53.33%(8/15)、16.67%(1/6)、20.00%(1/5),K—ras蛋白在肺正常组织为阴性。在鳞癌、腺癌K—ras均主要表达于胞浆,K—ras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肺癌分期、吸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K—ras基因的突变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肺癌K—ras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tathmin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成对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癌和癌旁组织,抽提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Stathmin mRNA的表达,对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癌和癌旁组织43对,癌组织中Stathmin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76.7%,癌旁组织中为60.5%,癌组织的Stathmin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5.359,P=0.000);无论是癌还是癌旁组织,男性中Stathmi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女性(χ^2=5.059、5.799,P=0.024、0.016).癌组织中,鳞癌中Stathmin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腺癌(χ^2=5.821,P=0.016)、中央型明显高于周围型(χ^2=4.308,P=0.038).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Stathmin mRNA的表达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中鳞癌、中央型肺癌和男性患者中增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蛋白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NSCLC癌组织标本及20例良性病变中p53、ER的表达。结果p53总阳性率为52.3%(33/63),其中鳞癌阳性率为55.2%(21/38),腺癌阳性率48.0%(12/25),而20例良性病变中均未检测到p53阳性表达。ER总阳性率为74.6%(47/63),其中鳞癌阳性率65.8%(25/38),腺癌阳性率88.0%(22/25),在20例良性病变中均无ER表达。p53、ER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p53和ER在NSCLC中的表达可视为两个独立的因素并以各自独立的方式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在ER表达阳性的病例中,临床上辅以内分泌治疗可奏效。  相似文献   

16.
钟炜祥  陈铭伍  冼磊 《广西医学》2011,33(3):264-267
目的 探讨广西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K-ras癌基因mRNA表达及其与肺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86例广西的NSCLC患者癌组织(肺癌组)和31例癌旁组织(肺组织组)中K-ras癌基因mRNA表达.结果 肺癌组K-ras癌基因mRNA表达率为80.2%(69/...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LK)及肌球蛋白轻链9(MYL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癌旁组织和60例正常肺组织中MYLK mRNA和MYL9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癌组织MYLK mRNA及MYL9 mRNA表达值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MYLK mRNA、MYL9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P均〈0.05),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MYLK mRNA、MYL9 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癌症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组MYLK mRNA及MYL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腺癌组织与鳞癌组织MYLK mRNA及MYL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MYLK mRNA与MYL9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MYLK mRNA及MYL9 mRNA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MYLK mRNA和MYL9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MYLK mRNA及MYL9 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