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66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9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870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215篇
  1篇
中国医学   303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抑郁症·焦虑症·郁症》(三)二、气郁化火临床表现为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且干,头痛且胀,耳鸣耳堵,目赤多眵,或吐酸嘈杂(似饥非饥,似痛非痛),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红苔黄,脉象滑数。上文介绍的肝气郁结证所表现的胃脘满闷、嗳气不爽等症状,中医称为肝气犯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花化瘀汤熏洗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化瘀汤熏洗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结果:两组术后2周、4周、6周及8周膝关节肿胀度均小于术前(P<0.05); 但观察组术后以上时间点膝关节肿胀度小于对照组(P<0.05); 且观察组术后以上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8周疼痛、功能、活动度、畸形、肌力和稳定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8周NO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F-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化瘀汤熏洗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能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4.
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会受到系统误差风险(偏倚)、随机误差风险(机遇)和设计误差风险(指研究方案设计不能回答提出的临床问题)的影响。三维误差矩阵评估工具提供了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设计误差维度对临床证据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在尽可能小的误差风险基础上对证据效应值大小和方向进行评估。本文以中药苦参类制剂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为例,对三维误差矩阵的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设一班、三班共74名学生为实验组,二班38名学生为对照组。选择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为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互动交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学生课前和课后分别进行微测试、不记名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期末考试,其中包含病例分析题,记录并分析每组学生期末考试和病例分析题成绩。所有数据用SPSS 20.0处理,行t 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课后微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46),且期末考试中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26)。课前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内容了解程度和预习情况的评价上,实验组选择“良”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的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学能力评价中选择“良”的学生比例、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中选择“优”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所有项目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实验组学习兴趣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高于课前(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行且有效,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 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例AE患儿为研究对象,包括1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及1例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对12例AE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等,总结儿童A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与所有受试儿的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本组12例AE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岁5个月,入院时平均病程为20.5 d,男、女患儿比例为5∶7。②临床表现: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可见情绪及行为异常、发热伴头疼、惊厥、言语障碍、乏力、感觉异常等。11例抗NMDAR脑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90.9%(10/11)有精神症状,81.8%(9/11)有睡眠障碍,72.7%(8/11)有语言、认知障碍,或者运动障碍,54.5%(6/11)有惊厥发作,45.5%(5/11)有意识障碍,36.3%(4/11)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异常。1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临床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③实验室检查结果:对12例AE患儿脑脊液进行常规检查的结果均显示基本正常,并且影像学筛查亦未发现肿瘤。12例AE患儿中,6例头颅MRI检查可见颅内异常信号,8例视频脑电图检查可见不同程度慢波背景。11例抗NMDAR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测,均呈阳性或强阳性;1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抗LGI1抗体检测呈阳性。④治疗及随访结果:对12例AE患儿均采用甲泼尼龙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进行免疫治疗,对其随访时间为12~27个月。其中,9例患儿临床痊愈,2例存在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出院后即失访。⑤特殊表现:患儿1临床仅表现为视力障碍;患儿12临床表现主要为睡眠障碍;3例年龄<6岁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反复惊厥发作、意识障碍或运动障碍为主,病情均严重,并且一线免疫治疗的疗效差,均需联合应用二线免疫治疗。 结论儿童AE以抗NMDAR脑炎为主,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亦可见于儿童;临床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并且特异性不明显,免疫治疗的疗效确切。对危重症AE患儿,应早期联合二线免疫治疗,而且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实施以危险因素为靶点的预防计划可降低痴呆的发病率。为了 加快这项预防计划的实施,我们提出了新一代脑健康服务(brain health services,BHSs)的设想,其中 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沟通、风险降低和认知改善。风险沟通的目的是使处于风险中的个体能够做出 正确的决定并且采取行动保护自己,是个体化降低痴呆发病风险策略的关键步骤。同时,痴呆风险 的沟通也是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本文将从以下方面阐述关于风险沟通的系列观点:①从伦理、临 床和社会的角度,进行痴呆风险沟通的展望;②记忆门诊提供的经验;③从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 中获得的披露载脂蛋白E和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影响的现有证据;④根据BHSs建立登 记制度的价值;⑤关于有效的痴呆风险沟通策略的实用建议。此外,目前的挑战还在于缺乏在个体 层面上如何告知痴呆的实际风险,以及如何以最佳方式沟通痴呆风险的证据,尤其是对认知功能未 受损但担忧未来痴呆风险增加的个体。理想情况下,痴呆风险沟通策略应该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个 体了解其健康/疾病状况的预期影响并将其潜在危害降至最低。因此,有必要对痴呆风险沟通的影 响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达到以下目的:①评估不同风险沟通方法对认知、情感和行为领域等方面预 后的优势;②制订基于证据的、统一的痴呆风险沟通指南;③开发电子工具以支持和促进BHSs遵守这 些指南。根据对研究的回顾,我们建议痴呆风险沟通应该精确,采用绝对风险、视觉显示和时间框 架,基于共享决策过程,说明任何可能情况的固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