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联合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8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和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且LDL—C正常的患者(ACS组)的h—FABP,比较两组间的阳性率。同时测定两组hs—CRP水平,比较其差异,ACS患者又被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三组,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结果:ACS患者h-FABP阳性率(7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P〈0.01。ACS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7.42±12.70)mg/L;(4.95±3.14)mg/L,P〈0.05],且随着病变进一步进展,其水平亦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h—FABP联合hs—CRP可提高ACS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同时hs—CRP水平能预测病变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执行监控系统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与临床全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通过静脉用药调配全程信息化闭环管理及流程优化,使静脉用药更加及时、有效、规范执行。[方法]通过静脉用药执行监控及交互系统监控静脉用药的调配、运送、执行等各环节时间,系统设置提醒临床护士执行静脉用药时间为调配后2h内,统计超过2h执行情况,分析不及时执行原因进行流程优化。[结果]通过分析不及时执行原因,从输液顺序安排、调配、运送接收、临床PDA执行方面进行了流程优化及改善。2017年6月进行流程优化后,静脉用药运送接收流程优化后比优化前平均时间减少15~20min,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后送达病区的效率;2018年1月—2018年6月静脉用药不及时执行率比2017年1月—2017年6月下降40%,PIVAS临床满意度提高到9分,均得到改善。[结论]静脉用药执行监控系统的建立,有利于PIVAS对于静脉用药全流程质控与优化,从而更好地保证临床静脉用药及时执行,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后在临床滞留可能造成的医院感染风险和差错风险,提高了临床静脉用药满意度,保证了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从而对目标加以识别.血液管理已经成为当前血站和医院的热点话题,应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多用户实时数据共享,对献血登记到体检、化验、采血、成分分离、血液发放等整个采供血过程实行流水线式全程电脑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听诊器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起入住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于2015年3月30日前转出ICU或死亡的患者,总计611例,根据床位分为干预组(n=296,使用床旁听诊器进行听诊)和对照组(n=315,使用医生自带的听诊器进行听诊)。所有听诊器均在每日查房前用75%乙醇擦拭表面1次。观察记录研究期间所有对象的医院感染情况及部位、感染病原菌、生命体征和转归,转出ICU后随诊48 h,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5%vs 14.9%, P<0.05),主要表现在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4%vs 8.6%),并且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12.2±9.3dvs 14.2±8.8 d),但在其他部位的院内感染、28 d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床旁听诊器能显著降低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正压通气(IPPV)联合常规吸痰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心率(HR)、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支持时间、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量、24 h吸痰次数、气管切开率、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治疗后28 d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 HR、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支持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量多于对照组,24 h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气管切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和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P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8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8 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能有效提高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吸痰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智能静脉药物调配机器人批量调配技术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工作中的应用,以提高自动化调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静脉输液集中调配的护士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实验组采用智能配液机器人批量调配,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调配.比较两组的调配时间、调配差错率、药品残余率和护士职业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每小时调配输液袋数(53.75±9.12)袋明显多于对照组(28.20±7.74)袋,实验组的调配差错率、药物残余率和可见不溶性微粒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调配护士职业损伤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静脉药物调配机器人批量调配技术在PIVAS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静脉药物的调配效率,保障了输液质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减少了对调配护士的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对ICU机械通气(MV)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ICU收治的86例实施MV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每日唤醒镇痛镇静方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评分(CPOT)维持0~3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维持在-4~-3分,观察组选择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CPOT维持在0~1分,RASS维持在-1~0分,使患者达到安静、舒适、合作的镇静状态,并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MV时间、ICU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镇痛镇静后2d,观察组MDA水平明显下降,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有助于缩短MV时间,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预后,是ICU内MV患者理想的镇痛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该院60例行呼吸机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呼吸机撤机成功与否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前者呼吸机撤机成功,后者呼吸机撤机失败。采用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测系统自动输出心率(HR)、左室舒张期容积(EDV)、收缩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16节段达到峰值时间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与标准差(Tmsv16-SD),以及峰值射血率(PER)与峰值充盈率(PFR)。结果研究组HR、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DV、ES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PER、PF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msv16-SD、Tmsv16-SD、Tmsv16-SD%、Tmsv16-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地反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并为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原因提供指导,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两慢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一体化门诊,为慢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医防融合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务,是近年来浙江省提出的要求。自2021年1月起,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支持下,探索大数据赋能的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医防融合诊疗管理新模式,通过设立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推动杭州市区域内医疗健康大数据治理,搭建慢性病医防融合数智化平台等策略,优化了医疗机构内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管理路径,以推进医护人员规范管理、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和管理人员动态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