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新型伊立替康衍生物ZBH-1208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分析ZBH-1208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结肠癌SW1116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及人胚肾29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ZBH-1208对肿瘤细胞周期及活化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ZBH-1208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ZBH-1208作用各肿瘤细胞后IC50值在0.002μmol/L-0.265μmol/L之间,而对照组伊立替康(CPT-11)的IC50值在0.464μmol/L-52.111μmol/L之间,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ZBH-1208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百分比到达90%以上;并且诱导活化形式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与CPT-11相比,新型化合物ZBH-1208具有高效低毒、起效快的特点,可使肿瘤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与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关系。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327例患者行肝脏穿刺取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并对实验室、超声波和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ALT的逐渐升高,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也随之升高;(2)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随着GLB的增高有加重趋势;(3)HBV DNA定量在103~105和105~107两组肝脏纤维化程度较HBV DNA定量<103和>107两组有加重趋势;(4)超声检测脾脏,其脾斜径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S1~S4)而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活动度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存在一定差异,故无禁忌证者应行肝活检,特别是对于中、重度的患者,更应该行肝穿活检,以明确诊断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mad4、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mad4在胰腺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胰腺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ad4、E-cadherin及β-连环蛋白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资料作对照分析.结果:88例胰腺导...  相似文献   
5.
黑色素和大豆皂甙以不同比例混合后 ,经雄性大鼠体外循环实验证实 :此混合物可以抑制大鼠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 ,进一步通过其量 效关系初步探讨得出 :黑色素和大豆皂甙以 1∶5 0的比例混合时 ,大鼠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有最好的阻碍作用〔1〕。材料 黑色素、大豆皂甙、缓冲液 (pH =7 4的Hank液 )、环流液 (10 0 0 μmol/L葡萄糖液 ,临用现配 )、麻醉剂 (苯巴比妥 )。方法 取雄性大鼠 72只 ,体重 10 0~ 12 0 g,随机分组 ,每组 8只 ,用苯巴比妥麻醉后开腹 ,切掉与胃相连的 3cm小肠后将其后 15cm小肠剪下 ,用Hank冲洗剪下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细胞转基因技术探讨人宫颈癌癌基因-2(HCCR-2)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HCCR-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采用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及Western blot鉴定;Western blot检测阳性细胞克隆Bcl-2、Bax蛋白表达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噻唑盐(MTT)比色法检测阳性细胞克隆的增殖活性。结果成功建立高表达HCCR-2的阳性MCF-7细胞克隆(M-23),并证实其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增高,而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显著降低。结论上调MCF-7细胞HCCR-2基因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细胞凋亡降低,其作用机制与Bcl-2表达增加而Bax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脐血树突状细胞(DC)SOCS1基因表达,并检测其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为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针对SOCS1基因,采用化学合成法合成SOCS1siRNA,并转染脐血DC。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DC的SOCS1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80、CD86及HLA-DR分子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NA组SOCS1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表面CD80、CD86及HLA-DR分子表达上调,DC培养上清中IL-12的浓度显著提高。结论 RNA干扰技术能显著下调脐血树突状细胞SOCS1的表达,为以DC SOCS1为靶向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胰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细胞增殖与侵袭力的影响,深入探讨CTGF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CTGF ASODN在胰腺癌基因治疗中的运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CTGF ASODN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CTGF、MMP-9与VEGF mRNA与蛋白表达;噻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1)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TGF ASODN可成功转染SW1990细胞.(2)反义组、无义组和单加脂质体组细胞CTGF mRNA表达量分别为0.24±0.09、0.67±0.21、0.63±0.18,反义组较其他组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相应的CTGF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9±0.07、0.75±0.26、0.71±0.23;相应的MMP-9 mRNA表达量分别为0.21±0.12、0.78±0.35、0.81±0.37;相应的VEGF mRNA表达量分别为0.16±0.06、0.42±0.22、0.43±0.28;相应的MMP-9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8±0.22、1.97±0.46、1.92±0.39;相应的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7±0.07、0.52±0.19、0.55±0.18,反义组CTGF、MMP-9和VEGF的表达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0.01).(3)反义组、无义组、单加脂质体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1.67±0.14、2.34±0.17、2.29±0.21,反义组较其他组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P<0.01).(4)反义组、无义组、单加脂质体组微孔滤膜外侧细胞数分别为24.88±6.17、52.37±8.62、55.49±8.83,反义组较其他组微孔滤膜外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CTGF ASODN转染可有效抑制SW1990细胞CTGF的表达,并降低其MMP-9、VEGF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侵袭力.  相似文献   
9.
在卫生检验工作中,生活饮用水及矿泉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以往均采用原子吸收或原子发射方法测定,几种离子之间还产生相互干扰。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阳离子能充分发挥色谱的分离分析功能,各离子间不产生干扰,一次进样可以同时分析多种离子。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剂 液相色谱仪:美国Weters公司432电导检测器,800色谱工作站,1L聚丙烯容量瓶,超声彼脱气装置。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IC Pak·C M/D 3.9×150mm 流动相:0.1mmol/l EDTA/3mmol/1HNO3 1.0ml/min 进样量:50μg;检测器灵敏度0.00021.3 实验方法 用超纯水配制标准溶液和流动相,流动相经0.45μm孔滤膜过滤并超声波脱气。 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钾、硝酸镁、硝酸钙均为优级纯。分  相似文献   
10.
倪艳  于鸿 《吉林医学》2009,30(17):1963-1963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方法:对160例有ST—T改变的患者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并对ST—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0例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例数为42例,符合率70.0%,而100例ST—T改变始终无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例数为40例,符合率40.0%。结论:ST—T改变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CHD)可靠性大,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