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细胞转基因技术探讨人宫颈癌癌基因-2(HCCR-2)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HCCR-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采用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及Western blot鉴定;Western blot检测阳性细胞克隆Bcl-2、Bax蛋白表达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噻唑盐(MTT)比色法检测阳性细胞克隆的增殖活性。结果成功建立高表达HCCR-2的阳性MCF-7细胞克隆(M-23),并证实其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增高,而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显著降低。结论上调MCF-7细胞HCCR-2基因后,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细胞凋亡降低,其作用机制与Bcl-2表达增加而Bax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腹部卒中5例诊治体会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钱华,贾卫光关键词腹部急症;妊娠中图法分类R714.255腹部卒中是指自发性腹内血管破裂症。其发生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占31.9%,由于此病发病急、误诊率高,术前确诊率为2.4%。现将我院1987~1992年...  相似文献   
4.
贾卫光 《江苏医药》2006,32(9):868-869
胸段食管癌切除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是目前治疗食管中段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瘘,尽管其发生率不高,但常常威胁患者的生命,而营养不良导致衰竭是吻合口瘘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选择适当的营养支持方式就成为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瘘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21例食管癌术后发生胸胃瘘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瘘发生的时间为术后2~14d。中位数为8d。临床表现主要为进食后胸闷、心悸、气促,引流量突然增加及全身中毒症状,上消化道造影确诊8例,胃镜13确例。保守治疗14例(其中2例死亡),手术修补7例(成功7例)。治愈时间14~156d,中位数为62d。结论胸胃瘘为食管癌术后的严重常见并发症,通过胃镜、消化道造影及手术探查可明确诊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纵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8例纵隔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9~75岁;5例为中上纵隔脓肿,3例为下纵隔脓肿;诊断明确后均给予积极的手术引流、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愈7例,住院时间10~62d,除1例食管癌颈部吻合术后2年吻合口复发癌穿孔的患者出现食管狭窄外,其余6例均能正常饮食。死亡1例。结论:纵隔脓肿明确诊断后应及早手术,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充分的引流;足够的营养支持及细致的呼吸道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Ⅱ型食管胃连接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根治性切除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根治性切除(R0切除)的353例Ⅱ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Ⅱ型AEG 患者R0切除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率为12.5%(44/353),单因素分析表明,脉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N分期、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Ⅱ型AEG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可能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Ⅱ型AEG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预测Ⅱ型AEG患者 R0切除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及创伤程度。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回顾手术方式并将入组患者分为单孔胸腔镜组40例、两孔胸腔镜组6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效率,对比手术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疼痛应激指标的含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中转开胸比例以及手术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以及疼痛应激指标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的含量均高于术前(P0.05)。且单孔胸腔镜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炎症因子IL-1、PCT、CRP的含量以及疼痛应激指标SP、PGE2、NE、Cor的含量低于两孔胸腔镜组患者(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可成功用于肺癌的治疗且手术的创伤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肺功能、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纵隔淋巴清扫术的12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AG)、鳞癌组(SG)、大细胞癌组(LG),观察手术前后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及生存率等。结果 LG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方面均高于SG组、AG组(P<0.05);AG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及术后恢复时间方面均高于SG组(P<0.05);LG组在FVC%方面高于AG组(P<0.05);LG组、AG组在FVC%、FEF50%、FEF75%方面与SG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18个月后各组患者生存率均低于第12个月的随访结果(P<0.05),SG组在12、18个月的生存率均高于AG组、LG组(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时,大细胞癌手术治疗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方面均高于腺癌、鳞癌患者;鳞癌患者生存率及身体评价均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