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1篇
  免费   865篇
  国内免费   446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172篇
妇产科学   119篇
基础医学   875篇
口腔科学   261篇
临床医学   1585篇
内科学   2295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527篇
特种医学   5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226篇
综合类   472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367篇
眼科学   179篇
药学   1197篇
  31篇
中国医学   1750篇
肿瘤学   555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643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833篇
  2012年   3117篇
  2011年   1620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进行前列消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预测,同时采用临床试验进行验证,证明前列消汤对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前列腺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 EPS)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及双头叉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 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网络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前列消汤在ⅢA型前列腺炎治疗中发挥疗效的主要作用靶点,采用临床随机非盲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口服自拟前列消汤,对照组口服银花泌炎灵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及证候评分情况、前列腺按摩液以及其IL17、Foxp3表达的差异。取40例正常男性前列腺液为正常对照。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提示IL17信号通路为前列消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通路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提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达89.19%,较对照组的73.68%为优(P < 0.05)。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临床表现、前列腺按摩液WBC、症状及证候评分均存在明显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IL-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Foxp3表达较治疗前升高(P < 0.05)。观察组对降低IL-17表达和提升Foxp3表达上较对照组差异更大(P < 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正常组IL-17和Foxp3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 > 0.05)。结论 网络药理学能一定程度上预测中药作用于疾病的相应靶点,前列消汤对ⅢA型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降低IL-17表达,对Foxp3表达有提升作用,在总有效率和对细胞因子的影响上较银花泌炎灵片组明显。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近几年来蒙药草乌和中药草乌炮制现代化研究进展,包括炮制工艺及工艺优化、炮制原理、草乌配伍减毒作用、草乌毒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草乌进一步研究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小陷胸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药理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网站检索小陷胸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对应的作用靶点及靶标基因,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获得T2DM的相关靶标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T2DM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即为小陷胸汤作用于T2DM的预测靶点。利用Cytoscape 3. 7. 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模型,选出关键活性成分。利用STRING网站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选出关键靶点基因。利用DAVID 6. 8在线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小陷胸汤作用于T2DM的活性成分有30个,相关靶点156个,关键有效成分14个,关键靶点基因18个。GO分析显示,小陷胸汤治疗T2DM潜在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转录调控、氧化应激、蛋白结合和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显示小陷胸汤治疗T2DM影响的通路主要有缺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氧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乙肝,丙肝,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 B)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和核转录因子-κB(NF-кB)信号通路等。结论:小陷胸汤治疗T2DM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参与抗炎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阻断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激活PI3K/Akt通路等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乳山市人民医院足月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中随机抽样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未感染组98例;制定调查表格,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影响因素。所有受检对象均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Th1、Th2细胞水平,计算Th1/Th2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水平,计算两者比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产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羊水污染及感染前住院时间是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体质量指数≥25 kg/m^2、产程≥8 h、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羊水污染及感染前住院时间≥72 h是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的Th1细胞(15.29±4.52)、Th2细胞(7.13±2.89)高于非感染组,而Th1/Th2比值(2.47±0.86)低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的血清IFN-γ(31.46±4.19)pg/ml、IL-4(23.42±2.87)pg/ml高于非感染组,而IFN-γ/IL-4(1.25±0.13)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侧切切口感染产妇体内存在Th细胞亚群失衡现象,炎症因子水平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0米步行时间和登梯时间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10米步行时间和登梯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10米步行时间和登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血清CPK、LDH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血清CPK和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方案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与血清各元素水平的相关性,为控制T2DM病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1024例T2DM患者,将T2DM患者按照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T2DM合并高血压组和T2DM无合并高血压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中的各元素水平及其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024例T2DM患者中,627例合并高血压,占61.20%;397例患者无高血压,占38.80%;T2DM合并高血压组和T2DM无合并高血压组血清钠、镁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镁水平与T2DM合并高血压正相关(P<0.05);血清钠水平的升高,血清镁水平的下降为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结论血清钠、镁水平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血清钠水平的升高、镁水平的下降为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提示患者血清中各元素水平的差异在糖尿病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