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椎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疾患的常用方法,旨在使融合节段达到骨性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准确判断融合状态不仅可对各种椎间融合器、植骨替代物和融合技术进行比较和评价,而且对椎间融合术后仍有症状而需要外科干预的患者更为迫切。目前临床上仍然没有判断腰椎椎间融合的统一标准。手术探查作为金标准,但巨大的有创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X线平片作为最基本评价方法,准确性有限,只能正确判断2/3左右患者;依据运动学评价的屈伸动力位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可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但精准程度受到评价方法、片子质量、观察者主观能力等多方面影响;X线立体摄影测量分析(RSA)、失真-补偿X线测量(DCRA)等具有高准确性,但判断方法过于复杂;MRI应用时间较短,经验有待积累;同位素骨扫描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当属CT,尤其是薄层、高分辨力、冠状矢状面重建CT。另外,SPECT/CT、PET/CT等新技术应用使判断椎间融合朝着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经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主研制了系列经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手术器械,包括:新型线锯切割器、椎间盘开口器、线锯导引钳和挡板拉钩,将Tomita提出的由前向后全脊椎切除"一步切割法"改良为由内向外"两步切割法",即:先利用椎间盘开口器由脊柱后方、经硬膜和椎体间隙斜行由椎间盘水平向前方穿刺,穿刺至挡板拉钩后.抽出穿刺针,将自制线锯由椎间盘开口器套简内穿过,利用线锯导引钳将线锯由同侧导出,由内向外完成对一侧椎间盘的切割,同样完成邻位椎间盘的切割,上该侧脊柱固定棒,同法完成对侧两个椎间盘的切割.利用该改良全椎体切除技术对5例胸椎肿瘤进行了经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的临床应用研究.5例患者分别为:骨母细胞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恶性血管瘤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1例.结果 5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无加重,3例有明显改善,平均手术时间7.6h,平均术中出血量1750ml,无硬膜破裂和脑脊液漏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8.2(10~35)个月,截止到随访结束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经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较传统的Tomita全椎体切除术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26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6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按Schatzker分类为Ⅴ型和Ⅵ型。采用切开复位,胫骨平台外侧使用支持钢板、内侧使用短节段的1 /3管形或重建钢板做抗滑的有限固定。随访至骨折愈合,观察骨折有无再移位,并测定关节活动度和爱荷华(Iowa)膝关节评分。 结果 26例骨折全部愈合,无再移位发生,平均关节活动度为屈曲92°,平均Iowa评分为93分。 结论 联合外侧支持钢板和内侧抗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尚需要大规模的病例来验证。  相似文献   
4.
骨基质明胶与羟基磷灰石修复兔桡骨缺损模型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骨基质明胶(BMG)与羟基磷灰石(HAC)在节段性骨缺损愈合上的差别。方法把1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桡骨制造成10m的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BMG、自体骨段和HAC及旷置。在术后即刻,2、4和8周进行放射学、组织学、扫描电镜和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发现BMG组术后4周即有新骨形成,8周缺损已愈合;组织学发现植入BMG的缺损处为多中心成骨,术后8周已基本吸收,而植入HAC的骨缺损处也可见到缺损愈合,但HAC没有降解。结论治疗兔桡骨缺损模型上,BMG和自体骨有相近的疗效,并优于在体内吸收较差的HA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RCCS)在构建组织工程细胞/载体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附着在三维载体壳聚糖上,分为传统的静置培养组和微重力旋转培养组,经过体外成软骨诱导作用后,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考察不同时间点、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增殖情况、成软骨表达情况以及对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相对于常规的静置培养组,RCCS组细胞增殖能力、成软骨表达均得到增强,对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更为有效。结论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可以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进而应用临床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模拟微重力旋转培养系统(RCC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将兔MSCs与三维载体PGA相复合后,置于RCCS系统中进行培养,观察MSCs增殖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过RCCS系统培养,MSCs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形态较静置培养组更接近生理情况。结论:采用RCCS系统进行细胞/载体结合物的体外培养,增殖能力有明显增强,细胞的形态更接近生理状态,有助于培养出接近正常软骨生物学特性的工程化软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壳聚糖负载转化生长凶子-β1(TGF—β1)基因修饰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构建新型组织工程软骨培养体系,观察该培养体系对体内软骨缺损修复能力。方法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用壳聚糖、末转染MSCs 壳聚糖和TGF—β1基因修饰MSCs 壳聚糖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于术后6、12周用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损区软骨基质和TGF—β1表达情况。结果TGF—β1基因修饰MSCs组缺损修复时间明显缩短,并且新生的透明软骨组织均匀一致,与正常软骨结合良好,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TGF-β1基因修饰MSCs复合壳聚糖是优秀的组织工程软骨培养体系,可用于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双侧减压的经椎间孔的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双侧椎管狭窄患者中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3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双侧椎管狭窄的症状及体征,且均接受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双侧椎管减压。统计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腰椎前凸角(angle of lumbar lordosis,LL)及节段前凸角(angle of segmental lordosis,SL);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及椎体间的融合情况。结果    73例患者中,男性30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57.7±10.1)岁(33~81 岁),平均手术时间(92.0±26.7)min(55~180 min),平均出血量(150.5±130.3)mL(50~300 mL),平均住院天数(12.3±2.7)天(7~20天)。术后随访时间至少5年,平均随访时间(79.4±11.1)个月(60~98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VAP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LL及SL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所有患者都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结论   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双侧椎管减压TLIF术是对传统TLIF术的改良,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并减少手术费用,是治疗具有双侧症状的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腰椎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的有限元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两节段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行L3、L5两节段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固定后螺钉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人正常 L3、L5 节段的 CT 扫描数据,利用Scan IP等软件建立人正常 L3、L5 三维有限元模型(INT),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L3、L5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UPS)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 并于L3 上表面施加 500 N 预载荷,再施加 8 N·m 的力矩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生理活动,观察不同工况下两种模型中椎弓根螺钉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由应力分布图可知,两种模型椎弓根螺钉所受应力主要集中在椎弓根螺钉根部、钉棒连接处;相比于上下螺钉,中间椎弓根螺钉基本不受应力;下位椎弓根螺钉承受较高应力。在各个工况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最大应力值都高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结论  模拟邻近两节段内固定后正常生理活动时,下位椎弓根螺钉钉棒连接处承受较大应力,易发生断裂,且单侧置椎弓根钉相比于双侧置椎弓根钉,在各个状态下内固定承受更大应力,发生内固定断裂失败等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