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并获得至少1年随访的39例8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18例;年龄80~90岁(82.4±3.1岁)。术前13例伴有一种合并症,12例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合并症。按相关科室会诊意见处理合并疾病,应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体格状态分级评估患者可耐受全麻下手术。12例根性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症状为主、无明显腰椎不稳者,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术(单纯减压组);27例明确存在腰椎不稳/腰椎滑脱或术中需要手术切除小关节突、椎板范围较大发生继发性不稳者采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TLIF)(融合内固定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39例患者均完成手术。12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单纯减压组3例(肺炎1例,尿路感染1例,肺炎合并术后贫血1例),融合内固定组9例(肺炎3例,硬膜撕裂、尿潴留、心律失常、术后贫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各1例,尿路感染合并认知功能障碍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纯减压组JOA评分由术前的10.8±2.3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9.0±4.8分,融合内固定组JOA评分由术前的11.8±2.2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1.8±3.4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单纯减压组3.2±1.7分和3.5±2.1分,融合内固定组3.0±1.2分和2.9±1.2分)与术前(单纯减压组7.4±0.9分和7.8±1.0分,融合内固定组7.4±1.7分和7.7±1.1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积极处理合并疾病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确定责任节段及致病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经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主研制了系列经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手术器械,包括:新型线锯切割器、椎间盘开口器、线锯导引钳和挡板拉钩,将Tomita提出的由前向后全脊椎切除"一步切割法"改良为由内向外"两步切割法",即:先利用椎间盘开口器由脊柱后方、经硬膜和椎体间隙斜行由椎间盘水平向前方穿刺,穿刺至挡板拉钩后.抽出穿刺针,将自制线锯由椎间盘开口器套简内穿过,利用线锯导引钳将线锯由同侧导出,由内向外完成对一侧椎间盘的切割,同样完成邻位椎间盘的切割,上该侧脊柱固定棒,同法完成对侧两个椎间盘的切割.利用该改良全椎体切除技术对5例胸椎肿瘤进行了经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的临床应用研究.5例患者分别为:骨母细胞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恶性血管瘤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1例.结果 5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无加重,3例有明显改善,平均手术时间7.6h,平均术中出血量1750ml,无硬膜破裂和脑脊液漏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8.2(10~35)个月,截止到随访结束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改良全脊椎切除技术经后路一期切除胸椎肿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可操作性和安全性较传统的Tomita全椎体切除术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腰椎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疾患的常用方法,旨在使融合节段达到骨性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准确判断融合状态不仅可对各种椎间融合器、植骨替代物和融合技术进行比较和评价,而且对椎间融合术后仍有症状而需要外科干预的患者更为迫切。目前临床上仍然没有判断腰椎椎间融合的统一标准。手术探查作为金标准,但巨大的有创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X线平片作为最基本评价方法,准确性有限,只能正确判断2/3左右患者;依据运动学评价的屈伸动力位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可能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但精准程度受到评价方法、片子质量、观察者主观能力等多方面影响;X线立体摄影测量分析(RSA)、失真-补偿X线测量(DCRA)等具有高准确性,但判断方法过于复杂;MRI应用时间较短,经验有待积累;同位素骨扫描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目前"最理想"的方法当属CT,尤其是薄层、高分辨力、冠状矢状面重建CT。另外,SPECT/CT、PET/CT等新技术应用使判断椎间融合朝着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背景:采用带有气囊的导管急性压迫脊髓缺血模拟人类损伤可以造成再灌注与缺血分离的动物模型。目的:应用免疫组化和生物化学分析方法观察不同缺血时间窗处理对损伤脊髓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带气囊导管造成大鼠脊髓缺血10,30,45,60,90min组。结果与结论:再灌注48h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脊髓前角神经元坏死和凋亡逐渐加重,丙二醛水平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大鼠的神经行为学病症加重。提示用带气囊的导管建立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成功,再灌注后大鼠脊髓的损伤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5.
作者选用股外侧带血管的阔筋膜皮瓣,修复了1例跟腱和皮肤均有损伤的病人,疗效满意。该病例为18岁女性。因交通事故致左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跟腱撕裂,伴小腿远端后方皮肤损伤。当时急诊作了踝关节的复位与固定,同时修复了跟腱和皮肤。1周后发现皮肤和跟腱坏死。经过清创发现皮肤缺损大约10×15cm,跟腱缺损6cm长,3/4宽度。于是取股外侧带血管的阔筋膜皮瓣同时修复跟腱和皮肤。先在右侧大腿外侧分离10×20cm大小的皮瓣,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退行性的腰椎病变患者中,行经椎间孔的椎体间融合(TLIF)手术的价值.方法:31例微创TLIF手术.通过双侧旁正中小切口(约5 cm长),经骶脊肌,行椎板减压,切除双侧关节突及椎间盘后,在所需融合的间隙置入椎间融合器及自体骨椎体间的融合.患者平均年龄为53.4岁.结果:31例患者中16例是行L5-S1融合,15例为L4-L5融合.平均随访时间为14.7个月,所有患者融合情况良好.ODI评分从手术前的32.4提高到手术后的43.7.结论:微创TLIF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并且能够得到良好的手术效果.这种创伤小、暴露好的入路,适合于打入椎弓根钉,置入椎间融合器.还适合于再次手术的患者,这种方法可以避开前次手术的瘢痕,避免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用Harris评分和测量X线髋臼指数来评估手术的临床效果和髋臼 股骨头解剖关系的变化。结果 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 ( 80± 7.7)分提高到 ( 95± 1.8)分 ,主要表现为疼痛明显改善。X线显示髋臼CE角、AC角、AHI获得明显改善 ,但HLI没有变化。所有病例没有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Tagawa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能较好地重建髋臼和股骨头的解剖关系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髋部疼痛症状 ,延迟髋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双侧减压的经椎间孔的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治疗双侧椎管狭窄患者中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3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双侧椎管狭窄的症状及体征,且均接受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双侧椎管减压。统计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腰椎前凸角(angle of lumbar lordosis,LL)及节段前凸角(angle of segmental lordosis,SL);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及椎体间的融合情况。结果    73例患者中,男性30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57.7±10.1)岁(33~81 岁),平均手术时间(92.0±26.7)min(55~180 min),平均出血量(150.5±130.3)mL(50~300 mL),平均住院天数(12.3±2.7)天(7~20天)。术后随访时间至少5年,平均随访时间(79.4±11.1)个月(60~98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VAP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LL及SL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所有患者都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结论   单侧旁正中切口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双侧椎管减压TLIF术是对传统TLIF术的改良,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并减少手术费用,是治疗具有双侧症状的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10.
生物蛋白胶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的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注射骨水泥之前往椎体空腔内注射生物蛋白胶,观察及研究生物蛋白胶能否在椎体空腔中形成一层薄膜,并研究其在后凸成形术中能否减少骨水泥渗漏。方法:取L1-L4椎体,将其随机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按照后凸成形术的方法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在实验组中先往空腔内注入生物蛋白胶然后再注入骨水泥;而在对照组中直接往空腔内注入骨水泥。比较两组标本的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在影像学上,实验组的骨水泥渗漏率较对照组低,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解剖上,椎体空腔内看见一层薄膜,介于椎体骨质与骨水泥之间,包围在骨水泥的周围。在病理上,可见渗漏骨水泥的周围亦有生物蛋白胶包围和保护。结论:生物蛋白胶能在空腔中形成一层薄膜,能够增加骨水泥遭受的阻力及降低其后续流动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