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不同皮质醇水平的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患者肾上腺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65例SC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午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晨8:00时血皮质醇(1 mg DST-F8:00)138 nmol/L为切点分为低水平组(n=36)与高水平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水平、肿瘤大小、CT值及对侧肾上腺影像学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对侧肾上腺宽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侧肾上腺长度、宽度、高度与不同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骨密度、合并相关代谢异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水平组患者年龄及发病年龄更小(P<0.001),且女性较多(P=0.014);高水平组午夜0:00时皮质醇水平(F0:00)及...  相似文献   
3.
背景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为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和异位ACTH综合征(ectopic ACTH syndrome,EAS),岩下窦静脉分段采血(bilateral inferior petrosal sinus sampling,BIPSS)是鉴别两者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和技术要求高难以临床广泛开展,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high-dose 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HDDST)及外周血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esmopressin,DDAVP)刺激试验操作较为简单,可广泛开展.目的 探讨外周血DDAVP刺激试验联合HDDST鉴别诊断库欣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经术后病理、临床指标、BIPSS确诊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ACTH-皮质醇节律、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rinary free cortisol,24 h UFC)、外周DDAVP刺激试验后血ACTH及血皮质醇变化和HDDST后血、尿皮质醇变化,探讨外周DDAVP刺激试验和(或)经典HDDST不同切点鉴别诊断CD与EA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119例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中,CD 105例,男性10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38.20±12.52)岁;EAS 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4.86±17.17)岁.以外周DDAVP刺激试验后血ACTH升高幅度≥35%为切点,鉴别诊断CD与EA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9%和55.6%;以经典HDDST血和尿皮质醇抑制率均度≥50%为切点,鉴别CD与EA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2.0%和90.0%;联合外周DDAVP刺激试验血ACTH升高≥35%和HDDST试验血皮质醇(或尿游离皮质醇)抑制率≥50%为切点,鉴别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3%和87.5%.结论 以外周DDAVP刺激试验作为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定位试验,敏感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以HDDST作为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定位试验,敏感度较低,但特异性较高;两个试验联合诊断,可提高鉴别库欣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患者老年男性,因“发作性出汗、心悸22d”就诊,否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史,否认外源性胰岛素用药史,否认胰腺占位及手术史,有氯吡格雷服药史。多次查随机血浆葡萄糖<2.8 mmol/L,血清胰岛素>1000 mIU/L,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DRB1*0403与0701,DQB1*0302与0202。停用氯吡格雷,调节饮食结构,口服阿卡波糖后低血糖症状逐渐缓解,出院5个月后复查血清胰岛素及C-肽明显下降,IAA转阴,遂停用阿卡波糖,减少进餐次数,发作性出汗及心悸未再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 MSCs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且安全, 有望成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MSCs的临床应用。本文就MSCs治疗2型糖尿病的现状, 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Oct4 介导小鼠肝细胞去分化为Sox17 阳性细胞,探索肝胰重编程新途径。方法 构建慢病毒载体pWPTOct4,包装和浓缩病毒;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小鼠原代肝细胞;Oct4-慢病毒浓缩液感染小鼠原代肝细胞,RT-PCR检测肝细胞及内胚层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 通过酶切、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包含Oct4 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肝细胞后,外源性Oct4 出现表达,成熟的肝细胞转录因子(Alb、Ttr、Afp) 表达下降,并表达内胚层早期标记物Sox17,而没有Oct4、Nanog 及Sox2 等多能性基因的内源性表达。结论 Oct4 介导肝细胞去分化,并出现Sox17 阳性细胞,为进一步将Sox17 阳性细胞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详细阐述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中β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方法 SD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大剂量STZ(65 mg/kg),观察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指定时间点处死大鼠,对胰腺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TUNEL染色。结果注射STZ后,SD大鼠血糖呈现出一个高-低-高的三相反应,伴随着胰岛素水平低-高-低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病理学改变。STZ注射后6 h,β细胞凋亡率(由TUNEL染色衡量)大幅度上升,β细胞凋亡较为同步,此后β细胞凋亡率急剧下降,直到STZ注射后48 h,几乎检测不到β细胞的凋亡。结论单次大剂量STZ诱导的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β细胞凋亡在病程早期(STZ注射后6 h)即达高峰,且较为同步,相应出现了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病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CT4介导的原代肝细胞去分化过程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包装、浓缩表达OCT4的慢病毒并感染肝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用RT-PCR法监测nestin、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以及叉头框A2(FOXA2)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OCT4慢病毒感染后,肝细胞内颗粒逐渐释出,并在7 d左右开始出现肝细胞增殖。在肝细胞ALB减弱,AFP、FOXA2增强的过程中,nestin从第3天持续至第9天,表达逐渐增强,从12 d起开始减弱,至18 d时上述基因的表达几近消失。结论 Nestin的表达伴随肝细胞去分化和增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性、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成体干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MSCs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本文就MSCs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移植促进糖尿病大鼠模型中β细胞再生的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给予单次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mg/kg)注射,3d后开始监测血糖,连续3d随机血糖〉28mmol/L者选为实验对象。所有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5),BMSC移植组(n=15),BMSC培养上清移植组(n-15)以及BMSC示踪组(以Dil染料标记BMSCs,n=5),分别接受PBS、MSC、MSC培养上清及Dil—BMSC的移植。结果BMSC移植后30d左右血糖水平有明显改善[(20.4±0.98)mmol/L,n=15],胰岛素水平有明显提高[(0.99±0.23)ng/ml,n=15],p细胞质量明显增长。富含BMSC分泌因子的BMSC上清输注后,糖尿病大鼠血糖有一定程度的降低[(26.2±1.53)mmol/L,n=15],胰岛素水平有所恢复[(0.341±0.08)ng/ml,n=15],母细胞质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在胰腺仅检测到小部分BMSC,这部分归巢于胰腺的BMSC中检测不到与胰岛素的共标。结论BMSC的分泌效应为BMSC促进糖尿病动物模型中β细胞再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