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损伤的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以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以100 μmol ·L-1 6-OHDA建立SH-SY5Y细胞损伤模型,以浓度6.25,12.5,25,50,100,200 μmol ·L-1 TSG作用损伤的SH-SY5Y细胞,另设空白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观察不同浓度的TSG对其的保护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上清液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含量。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游离钙明显增多(P<0.01),细胞外Glu及GABA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TSG预处理24 h可以改善6-OHDA造成的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其中12.5 μmol ·L-1的细胞保护作用最为明显(P<0.05),明显降低内游离钙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外Glu及GABA浓度(P<0.05,P<0.01),TSG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 TSG可能通过减轻钙超载及兴奋性毒性对6-OHDA损伤的SH-SY5Y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脂肪肝进展过程中伴随的机体代谢变化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引起人们对脂肪肝的重视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方法选择2年内连续2次在我处进行健康体检,经B超确诊脂肪肝程度进展的体检者414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配对t检验及卡方检验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体检指标的水平及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除FPG外,脂肪肝进展前后的BMI、TG、HDL—C、ALJT、AST、UA的水平及异常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肝进展后BMI、TG、ALT、AST、UA的水平较前增高,HDL—C的水平较前降低,上述指标的异常率均呈现增高趋势。结论脂肪肝并非单纯的肝脏病变,脂肪肝的进展伴随着一系列代谢指标的改变,因而对脂肪肝的防治除了要重视对单纯性脂肪肝的早期干预,更要注重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出土文物众多。2008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韩城矿务局沉陷区工程建设进行考古钻探时,共发现从汉代延续至清代的古墓葬47座。虽然大部分墓葬严重被盗,但2009年2月,以孙秉君队长为首,考古院组队对古墓葬进行清理时,却有一重大发现,即在盘乐村东300米处发现一座宋代壁画墓。这不仅为国内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同时其中保存的宋代医药学相关内容,在中医发展史上属首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MI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以1 655名体检者为对象,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并进行中医舌诊,数码相机拍摄舌象图.结果 在1 655名体检者中,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和体重过低者分别为843人(50.94%)、724人(43.74%)和88人(5.32%).超重/肥胖组黯红舌(37.98%比24.56%;x2=40.883,P<0.001)、紫舌(5.94%比3.44%;x2=8.133,P=0.017)、紫黯舌(2.35%比0.59%;x2=10.398,P=0.006)、黄苔(63.95%比58.84%;x2=9.570,P=0.008)、厚腻苔(24.86%比17.20%;x2=18.698,P<0.001)出现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剥脱/少苔/无苔出现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1.93%比3.91%;x2=6.454,P=0.040).体重过低组红/绛舌(48.86%比24.72%;x2=24.608,P<0.001)、红点舌(7.95%比1.93%;x2=12.254,P=0.002)、薄白苔(22.73%比9.53%;x2=14.030,P=0.001)出现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黯红舌(OR 1.830,95% CI 1.515~2.211;P<0.001)、紫舌(OR 1.874,95% CI 1.211~2.901;P=0.005)、紫黯舌(OR 4.259,95% CI 1.610~11.266;P=0.003)、黄苔(OR 1.294,95% CI 1.093~1.531;P=0.003)、灰黑苔(OR 6.147,95% CI 1.816~20.811;P=0.004)、厚腻苔(OR 1.597,95% CI 1.289~1.978;P<0.001)与BMI呈正相关,淡红舌(OR 0.766,95% CI 0.637~0.920;P=0.004)、红/绛舌(OR 0.659,95% CI 0.549~0.789;P<0.001)、红点舌(OR 0.548,95% CI 0.326~0.921;P=0.023)、薄白苔(OR 0.695,95% CI 0.536~0.900;P=0.006)、白苔(OR 0.821,95%CI0.683~0.986;P=0.035)与BMI呈负相关.结论 BMI与舌象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超重/肥胖人群的异常舌色以黯红舌为主;体重过低组异常舌色以红/绛舌为主.舌苔异常者均以黄厚苔为主.不同体重者的舌形均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长,探究CRC的发展机制及治疗方案尤为重要。IL-6/STAT3信号通路是CRC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可通过参与肠癌细胞的抗凋亡、增殖及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恶性表型促进肿瘤发展。此外,临床研究表明,针对IL-6/STAT3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对CRC的治疗有益,有望成为治疗CRC的有效药物。本文就该通路在CRC发展及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医的体质分类学说,探索体检人群中发现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体质特征。方法选择413例体检人群中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413例非子宫肌瘤女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体质辨识;同时采用《女性月经情况调查表》调查月经的相关信息,从健康体检的问诊信息中提取既往病史信息。计算相关指标的频数和百分数,组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用卡方检验,配对资料计算OR值和95%的可信区间。结果子宫肌瘤组气郁质的发生率高于非子宫肌瘤组(X2=8.209,P〈0.05)。实性体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及血瘀质)的子宫肌瘤患者与月经有关的症状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既往疾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气郁质是子宫肌瘤的常见偏颇体质。实性体质是子宫肌瘤患者体质改变的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方法:阅读46 部伤寒病舌诊医案著作,获得伤寒病舌诊医案214 例,267 人次,统计舌质与舌苔的出现率.并分析舌象记录在清早期、中期、晚期的变化规律.结果:在267 人次中,对舌苔的记录最多(91.39%).清代不同时期的舌象记录比较显示:与清代早期比较,苔质的记录数量明显增加(P<0.01).苔色的记录以清早期为多,清中期减少(P<0.01),清晚期又显著增加(P<0.01).清晚期,腻苔和红舌的记录显著增加(P<0.01).结论:对古代伤寒病舌诊的共性特征以及演变规律分析,能够为现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辨证,以及伤寒、温病方药的准确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平和质与3 种偏颇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的舌象特征.方法:以1687 例体检人群为对象,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的得分;由中医师进行舌象观察并拍摄数字舌图,并对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和阴虚质4 组的舌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和质组中,属于正常范围的舌质(淡红舌、正常舌形)与舌苔(薄白苔)的出现率均不到50%.与平和质组比较,痰湿质组的暗红舌、厚腻苔、黄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组的红/绛舌、厚腻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组的红绛舌、瘦薄舌、少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时,虽然异常舌象的出现率增高,并各具特征,但舌诊与体质辨识问卷相结合的诊断规律研究仍是体质辨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伤寒舌诊中腻苔概念的形成.方法:查阅46 部伤寒病舌诊医案,摘录与滑、腻相关的医案,并以"腻"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有关腻苔的著作,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寒舌诊医案中对滑苔的记录呈下降的趋势,而腻苔的记录呈增长的趋势.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是最早在滑苔中描述苔"腻"的著作.经过滑、腻并存的时段后,腻苔成为一个独立的舌象.结论:腻苔是从滑苔中分化出来的舌象,是伤寒舌诊研究的成果之一,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伤寒舌诊与温病舌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舌诊降低平和质判定假阳性率的可能性.方法:观察对象为844 例体质辨识属平和质的体检者(男性398 人,女性446 人),由中医师进行舌诊.纳入分析的体检数据有BMI、BP、EKG、胸透/胸片(X-ray)、腹部B 超(肝、胆、脾、双肾)、WBC、RBC、HGB、ALT、AST、BUN、CR、URIC、GLU、CHO、TG、HDL-C、LDL-C.计算体检数据、舌象的异常频数与异常发生率,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平和质体检者的体检指标中,114 人的体检指标全部正常,BMI、肝脏B 超、TG、CHO、LDL-C 和EKG 的异常发生率高于20%;常见的异常舌象是暗红舌、红/绛舌、腻苔、厚苔;"暗红舌、腻苔" 者BMI、肝脏B 超、ALT、URIC、TG、HDL-C 的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 值分别为0.004、0.041、0.03、<0.01、<0.01、0.001);肝功能异常者大多出现腻苔和厚苔.结论:舌象异常与体检数据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平和质的判断中,可以通过舌诊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