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的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4例,出血部位仅限于中脑周围脑池的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明显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少,远期生活质量较高。结论正确认识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踝臂指数(ABI)异常的发生情况及踝臂指数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定点连续收集的699例年龄大于40岁的(平均年龄61.2±11.20岁)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测量其踝臂指数.同时收集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踝臂指数异常的发生率为22.5%,ABI异常组患者ABI均值为0.71±0.17;ABI正常组患者ABI的均值为1.10±0.09.ABI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TG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异常发生率高,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20例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其肌电图表现,病理特点,肌酶变化特点及治疗进展。结果 20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肌无力和肌萎缩。部分病例伴有皮肤损害和其他系统的损害。大部分病例肌酶均明显升高,肌电图以肌源性损害为主,异常率达95%,6例肌肉活检的病理表现出特征性的改变。结论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一组以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资料,肌酶和肌电图检查,有条件应行肌肉活检进行确诊,同时应进行全身各系统的全面检查寻找可能存在的恶性疾病。治疗可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也可试用免疫球蛋白和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病变患者预后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后循环缺血患者的预后,分析与预后不良有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8例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狭窄率〉50%)或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患者病后3个月的情况,评估临床特点与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病后3个月时预后不良患者19例,其中死亡4例。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眩晕。发病72h内出现意识障碍者12例,有早期意识障碍者病后3个月时多预后不良(P〈0.05)。结论基底动脉病变所致后循环缺血的预后并不象以往认为的那样差。眩晕是基底动脉病变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但与预后不良无明显相关。早期出现意识障碍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5种蛋白指标早期诊断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检测发病72h内的脑卒中患者174例,其中脑梗死(CI)85例,出血性脑卒中89例(含脑出血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正常对照45例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S100β蛋白(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评估不同指标组合诊断脑卒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由vWF、S100β、MMP-9、MCP-1和VCAM-1组成诊断标志组,当其中任意3个指标的检测值高于各自的临界值时,判断结果为阳性,其诊断脑卒中的敏感度为81.03%,诊断发病6h内CI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均为91.11%。在发病6h内,CI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相比,VCAM-1浓度显著升高,用VCAM-1鉴别经标志组诊断后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h内诊断CI的敏感度为69.23%,特异度70.89%。结论由vWF、S100β、MMP-9、MCP-1、VCAM-1组成的诊断标志组有助于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对发病6h内CI的诊断敏感性高,并有助于该时段内CI与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托卡朋添加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I)托卡朋提高已服用复方左旋多巴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改善运动波动的情况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50例P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应用托卡朋,每次100mg,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方法相同。用药后每个月进行肝功的检查,具有运动波动的患者通过患者日记记录时间变化;观察期6个月。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3个月至第6个月的UPDR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试验组治疗后的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0.001);试验组治疗后第1、第2个月的改良Honhe-Yahr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至第6个月与治疗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运动波动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患者服用托卡朋后出现口干、恶心呕吐及便秘各3例,乏力、失眠、腹泻各2例,肌肉酸痛、腹胀、多汗、烦躁各1例,均未影响服药;服药期间,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托卡朋可提高已服用复方左旋多巴PD患者的疗效,改善运动波动,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银发癫痫及其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回顾性地对 85例银发癫痫病人的病因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其病因分布规律 ,以期对临床中该类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对 85例银发癫痫病人以及 152例 45岁以下症状癫痫 (对照组 )病人进行病因统计分析 ;同时根据不同发作类型对银发癫痫组病人进行分组 ,分为全身发作组 (3 4例 )和局部发作组 (51例 )。然后根据不同分组方式进行病因构成比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病人主要病因分布 ,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 ;在银发癫痫病人发作类型不同的两组其病因分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结论 不同的发病年龄人群 (银发癫痫 )、发作形式等因素与疾病病因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疾病病因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8197;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48&#8197;h内进行了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5&#8197;d内进行了气管切开者55例(早期气管切开组);气管插管5&#8197;d后进行了气管切开者47例(延迟气管切开组)。比较两组间病死率、镇静药物的用量、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早期气管切开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和镇静剂的用量均低于延迟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7±94)h&#8197;vs(266±162)h,P=0.03;(10±5)d&#8197;vs(13±4)d,P=0.006;(9±4)d&#8197;vs(12±4)d,P=0.03;(139±39)mg&#8197;vs(186±48)mg,P=0.001)]。两组病死率和HAP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1%&#8197;vs&#8197;36.2%,P=0.45;49.1%&#8197;vs&#8197;63.8%,P=0.13)。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可获得较大的收益,提倡早期气管切开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幕上脑出血的近期手术疗效,并寻找影响近期手术疗效的 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自2010年7月至2014年2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 受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幕上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卒中危险因素、血液学指标、患 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信息,并随访患者术后30 d或出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score,GCS), 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对近期手术疗效有影响的因素。 结果 入组患者共94例,其中男性60例,年龄23~84岁,平均(54.85±12.70)岁。术后30 d/出院时 预后,清醒或轻度意识障碍(GCS 13~15分)者62例(65.9%),中重度意识障碍(GCS≤12分)或死 亡者32例(3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较高(OR 1.06,95%CI 1.00~1.12)、术前GCS较低 (OR 0.59,95%CI 0.43~0.80)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幕上脑出血的短期预后不良与患者年龄较高、术前GCS评分低 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