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明洁  张凤英  刘慧影 《新医学》2021,52(3):203-20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与血栓-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发病后6 h的hs-cTnT在预测神经功能结局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06例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于患者发病后6 h内和72 h检测血清hs-cTnT、S100B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栓-炎症因子[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P-选择素]水平,并于入院时和发病后9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联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发病后90 d的神经功能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hs-cTnT与血栓-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其对神经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预后不良组62例,预后良好组44例。发病后6 h内,预后不良组血清hs-cTnT、hs-CRP、MCP-1、t-PA、sCD40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 0.05)。发病后72 h,预后不良组血清hs-cTnT、S100B、hs-CRP、sCD40L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 0.05)。发病后6 h内和发病后72 h,血清hs-cTnT水平与发病后72 h的hs-CRP水平呈正相关(r = 0.585,P < 0.001;r = 0.599,P < 0.001),与发病后6 h内t-PA水平呈正相关(r = 0.551,P = 0.001;r = 0.547,P = 0.002),与发病后6 h内的MCP-1 水平呈正相关(r = 0.475,P = 0.014;r = 0.462,P = 0.015)。基线NIHSS 评分 ≥8分(OR = 2.656, 95% CI 1.009 ~ 6.995,P = 0.048)、发病后6 h内hs-cTnT(OR = 6.050,95% CI 2.352 ~ 15.560,P < 0.001)、 hs-CRP(OR = 7.294,95% CI 3.285 ~ 16.195,P < 0.001)、 MCP-1(OR = 1.349,95% CI 1.002 ~ 1.818,P = 0.049)、t-PA (OR = 1.007,95% CI 1.001 ~ 2.446,P = 0.004)是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6 h内的hs-cTnT升高是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并且还与hs-CRP、t-PA和MCP-1的急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扩大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急诊科就诊且收入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脑出血患者80例,分为血肿扩大组和对照组,血肿扩大组患者40例,对照组为血肿未扩大者40例,入院后立刻测量血压、血糖,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进行评分,立刻行CT检查,在发病24 h内行第2次CT检查,并测量和计算血肿体积;于发病6 h内进行抽血检测TC和LDL-C的值。结果血肿扩大组的年龄、血糖、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TC和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的变量为:血糖(OR=1.842,95% CI:1.163~2.917,P=0.009)、舒张压(OR=1.172,95% CI:1.040~1.321,P=0.009)、收缩压(OR=1.109,95% CI:1.013~1.214,P=0.025)、TC(OR=0.055,95% CI:0.004~0.756,P=0.030)、LDL-C(OR=0.002,95% CI:0.001~0.004,P=0.000)。结论急诊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扩大与TC和LDL-C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6 h)的变化。方法检测脑功能损害体征持续存在1 h,年龄75岁患者的MMP-9、vWF浓度,根据最终诊断区分脑梗死组及非梗死组,比较MMP-9、vWF浓度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早期外周血MMP-9、vWF水平即有升高,如果以MMP-9160μg/L、vWF150μg/L为标准对急性脑梗死早期(6 h)进行诊断,发病4~6 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2.3%和92.9%。结论以MMP-9160μg/L、vWF150μg/L为标准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 h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梁华峰  王宏  张云霞  张惠丽  余鹃 《临床荟萃》2011,26(23):2025-2028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及MCP-1水平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CI)的关系及其与脑梗死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0例新疆哈萨克族脑梗死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MCP-1基因-2518G/A多态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MCp1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MCP-1(178.23±13.5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6.88±15.21)ng/L(t=4.385,P〈0.05);脑梗死患者中、重型组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重型组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中型组(P〈0.05);脑梗死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439、7.853,P〈0.05);脑梗死重型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轻型组(x2=7.627,P〈0.05)。结论MCP-1基因-2518G/A位点的G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上调MCP-1表达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12h内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58例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AMI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观察其疗效。结果58例无1例死亡,均好转出院,其中发病2h内溶栓治疗患者的冠脉再通率为100%,6h内再通率达73%,12h内再通率60.3%;仅1例出现静脉穿刺部位皮肤淤斑,无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疗效快,效果好,改变AMI病程,适宜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不同时间段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9例AMI病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两组,2~〈6h组42例,6~12h组为47例,非心肌梗死对照组70例。采用血清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三合一诊断试剂对选取的病例进行测定。结果AMI患者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2~〈6h时间段内三者的敏感度分别为35.7%、64.3%、52.4%,均低于6~12h时间段的48.9%、85.1%、76.6%,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用于诊断的敏感度在两个时间段内分别为:64.3%、85.1%,较肌钙蛋白I(35.7%、48.9%)、肌红蛋白(52.4%、76.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红蛋白敏感度较肌钙蛋白Ⅰ高(P〈0.05)。将三者联合测定时,阳性率高于单独测定时的阳性率,2~6h组阳性率为69.0%,6~12h组阳性率为89.4%。结论在AMI早期,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单独测定阳性率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采用胶体金法心肌三合一诊断试剂盒,对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进行联合测定能提高AM1的早期诊断阳性率,以便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水平对心脏停搏(CA)患者心肺复苏(CPR)后脑损伤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将25例CPR患者根据6个月时是否恢复意识分为两组。检测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12、24、48和72h的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分析两组在不同时间点NSE和S100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描绘两种诊断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进行分析。结果①意识未恢复组血清NSE水平在ROSC后12、48和72h,S100蛋白水平在ROSC后2、12、48和72h均明显高于意识恢复组(P均〈0.01)。②意识恢复组12h和24h的NSE水平与12h的S100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均〈0.05);而意识未恢复组各时间点的NSE水平及12、48和72h的S100蛋白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显著(P〈0.05或P〈0.01)。③血清NSE和S100蛋白两种诊断方法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P=0.000)和0.896(P=0.000),对判断CA患者CPR后能否恢复意识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S100蛋白以0.165μg/L为临界值,ROSC后2h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告率、阴性预告率及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4.4%、100.0%、100.0%、80.0%和95.5%,NSE以45.6μg/L为临界值,则以ROSC后48h各指标最满意,均达到100.0%。结论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对评价CPR后患者的脑损伤程度及能否恢复意识具有诊断意义,两者联合动态观察,对严重而持续的脑损伤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浆S100β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本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76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其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浆S100β水平、神经损伤评分及显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7d后其血浆S100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4d后神经损伤评分比较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可降低患者脑水肿情况,降低血浆S100β表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IMl)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6例(SAP组)。同时选取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vWF、VEGF;流式细胞仪测定CD41活性。结果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vWF峰值(RR=3.892,95%CI=3.113~5.665,P=0.002)、VEGF峰值(RR=2.763,95%CI=1.897-4.229,P=0.001)和支架长度(RR=1.295,95%CI=1.112~1.867,P=0.024)是PCI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vWF、VEGF峰值水平对再狭窄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型胰腺炎(MAP)组22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胰腺炎(SAP)共41例,共同作为SAP组。检测患者入院24h内的血清CRP及LDH水平,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RP和LDH对AP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MAP组的血清CRP及LDH水平明显低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8,P<0.05);CRP、LDH及两者联合检测均对AP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CU=0.754、0.917、0.912);CRP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3.95%、82.84%、78.12%,最佳阈值为135.23mg/L;LDH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1.23%、100.0%、91.35%,最佳阈值为301.64U/L;两者联合检测诊断SA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28%、88.41%、87.72%。结论入院24h内的CRP和LDH水平是判断AP患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重组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发病4.56 h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发病4.56 h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发病4.56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入院后即予阿托伐他汀联合rt-PA治疗(剂量为0.6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溶栓治疗后24 h如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可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常规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同时予控制血压和血糖、对症治疗等药物治疗。随访两组90 d主要终点指标是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次要终点指标是治疗后24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发病3个月临床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症状性脑出血2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1例,均出现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病例。试验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高(47.6%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预后良好(mRS<2)者较对照组增加(47.6%vs.38.1%),有好转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4.56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入院后即予阿托伐他汀联合rt-PA治疗(剂量为0.6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溶栓治疗后24 h如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可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常规予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同时予控制血压和血糖、对症治疗等药物治疗。随访两组90 d主要终点指标是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次要终点指标是治疗后24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发病3个月临床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症状性脑出血2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1例,均出现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病例。试验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高(47.6%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预后良好(mRS<2)者较对照组增加(47.6%vs.38.1%),有好转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4.56 h内他汀联合rt-PA治疗是安全的,并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单用及联用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对兔颈动脉组织ICAM-1、VCAM-1及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饲养兔建立动物模型。96只新西兰兔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氟伐他汀处理组(氟伐他汀组)以及氟伐他汀与安体舒通联合处理组(联合处理组),每组24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VCAM-1、MMP-9表达量。结果氟伐他汀组和联合处理组ICAM-1、VCAM-1及MMP-9的表达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且在治疗8周和12周时降低较为显著(P〈0.05)。结论随着高脂饲养时间的延长,动脉组织中ICAM-1、VCAM-1及MMP-9表达量增加;他汀类药物可降低ICAM-1、VCAM-1及MMP-9表达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易损组织产生,联合醛固酮拮抗剂时此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改变。方法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0例(PCI 组),冠状动脉正常者30例(对照组),检测对照组造影前后和 PCI 组介入前后血浆 MCP-1和MMP-1,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1)PCI 组患者介入后血浆 MCP-1为(19.87±5.31)ng/ L,介入术前为(15.71±5.23)n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5,P <0.01);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MCP-1为(13.78±5.58)ng/ L,术前为(12.42±5.39)n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4)。(2)PCI 组患者介入术后血浆 MMP-9为(22.69±5.97)mg/ L,术前为(19.52±5.72)m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1,P<0.01);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MMP-9为(17.53±5.51)mg/ L,造影术前为(16.69±5.42)m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结论 PCI 促进冠心病患者血浆 MCP-1及 MMP-1水平的升高,是否为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之一尚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MPs、黏附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A组)及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0例(B组),分别检测ICAM-1、VCAM-1、MMP-3、MMP-9、TIMP-1、CEA、CYFRA21-1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不伴转移患者ICAM-1、VCAM-1较B组均显著升高(P〈0.05);CEA、CYFRA21-1较B组均显著升高(P〈0.05)。A组伴转移患者ICAM-1、VCAM-1、 CEA较B组及A组不伴转移患者均显著升高(P〈0.05);CYFRA21-1较B组显著升高(P〈0.05)。A组不伴转移患者MMP-3、MMP-9、TIMP-1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伴转移患者MMP-3、MMP-9、TIMP-1较B组及A组不伴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3及MMP-9与ICAM-1、VCAM-1、CEA及CYFRA21-1呈显著正相关(P〈0.05),TIMP与CE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CAM-1、VCAM-1及CYFRA21-1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癌患者随病情进展出现血清黏附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紊乱,对于判断肺癌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超  周钧  杜玲  彭锐  李芸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7):1143-1145
目的探讨脑脊液生化指标监测对胸腹主动脉夹层术后脊髓缺血损害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脊髓缺血损害并发症分成损伤组(SCI组,n=5)和无损伤组(NSCI组,n=45)。术前、术后分7个时点对脑脊液取样,对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S100β蛋白以及神经丝蛋白亚单位(NFL)等3个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上述3个生化指标在2组之间的变化。将无脊髓损伤患者据术式分为血管置换手术组(AR组,n=9)和腔内隔绝术组(EVGE组,n=36),同样比较分析上述3个生化指标在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SCI组术后6 h各项生化指标开始升高,48-72 h各项指标明显高于NSCI组(P〈0.01)。术后6 h以后GFAP、S100β蛋白测定数值在2组之间数值无重叠。腔内隔绝术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升高,血管置换术后6 h起GFAP、S100β开始升高,术后24 h达到峰值,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于腔内隔绝术后对应时点。血管置换术后(第24h4、8 h)时点NFL高于腔内隔绝术后对应时点(P〈0.05)。结论脑脊液生化指标持续监测可以预判迟发性脊髓损害。GFAP、S100β蛋白比NFL诊断脊髓损伤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与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157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128例)与死亡组(29例),按病因分为脑梗死组113例和脑出血组44例。比较各组患者发病第1、7、14、21天的血压、神经功能评分、实验室检查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脑卒中患者发病第1天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增加,存活组患者随着病情好转,血压下降、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超敏C反应蛋白逐渐下降;死亡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随神经功能评分恶化呈上升趋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压、神经功能评分、常规生化检查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有助于判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及血液透析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测定30例慢性肾衰竭未透析患者(CRF组)、30例血液透析患者(HD组)、30例健康自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VCAM-1与vWF的水平,并比较透析前后的变化。结果 VCAM-1水平在HD组、CRF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 638.4±372.2)ng/mL、(6 723.5±136.4)ng/mL、(2 901.3±253.2)ng/mL,HD组、CRF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vWF水平在HD组、CRF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41.7±13.5)%、(165.6±7.9)%、(90.5±l0.8)%,HD组、CRF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清VCAM-1透析后(7 863.4±186.3)ng/mL较透析前(7 638.4±372.2)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透析后(291.3±12.6)%较透析前(241.7±13.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液透析可进一步加重其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及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塞血浆MMP-9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90例病例中脑出血为30例,脑梗塞60例;将脑梗塞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东菱迪芙治疗组30例,采用ELISH方法监测各组入院时,治疗5d末的血浆MMP-9含量。结果(1)急性脑梗塞患者MMP-9在发病24h内迅速上升,发病5d末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2)脑出血患者5d内MMP-9含量明显高于脑梗塞组,与脑水肿体积大小呈正相关。(3)东菱迪芙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发病5d末的MMP-9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MP-9含量在脑梗塞的早期即开始升高,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东菱迪芙治疗急性脑梗塞不会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血浆MMP-9水平可反映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严重程度。动态测定MMP-9可以预测在脑梗塞治疗过程中并发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