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支架在骨质疏松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45具新鲜成人冰冻胫骨标本,快速制备胫骨骨质疏松体外模型,并制备胫骨中段短斜形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n=15),分别采用三维外固定支架、髓内钉以及钢板螺钉固定骨折。每组各取5具标本,固定于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分别行抗轴向压缩力学测试、抗弯曲力学测试以及抗扭转力学测试。结果抗轴向压缩力学测试显示,三维外固定支架组及髓内钉组位移显著低于钢板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外固定支架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弯曲及抗扭转力学测试显示,三维外固定支架组及髓内钉组挠度和扭角显著低于钢板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外固定支架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外固定支架对骨质疏松骨折行多平面立体三维固定,固定牢靠,经生物力学测试显示能够满足骨质疏松骨折固定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共收治4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男17例,女29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8.2岁;其中新鲜骨折39例,陈旧骨折7例;所有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25%~65%,均在C臂透视下行PKP治疗。结果患者均安全耐受手术,手术平均时间(45±15)min。未出现肺栓塞,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结论 PKP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创伤小,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CXCR4信号轴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术中摘取的椎间盘标本根据Pfirrmann退变程度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检测SDF-1和CXCR4的表达。用退变椎间盘髓核原代细胞培养,取第3~5代的细胞给予10 ng/mL SDF-1刺激、CXCR4-siRNA转染及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20μmol/L)等不同处理,Western blot和q-PCR验证转染效率和信号通路上靶蛋白(基因)的表达;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F-κB的重要基团P65的核转移情况。结果 SDF-1和CXCR4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SDF-1可以诱导退变髓核细胞的凋亡,但在CXCR4的表达受到沉默后,SDF-1的促凋亡作用被抑制(P0.05);加入SDF-1的诱导后,磷酸化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65向核内移位;用PDTC抑制NF-κB活性后,SDF-1促凋亡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 SDF-1/CXCR4信号轴促进髓核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
脑动脉夹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夹层是指由于某种原凶引起的血管中膜发生出血,形成壁内血肿,后者引起血管内膜与中膜分离,压迫血管管腔,导致管腔狭窄.夹层最初作为主动脉疾病而受关注,后来发现颈部的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动脉亦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Gamma钉、PFN及PFNA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探讨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R)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将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成三组,分别行Gamma钉、PFN、PFNAR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17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Gamma钉组平均手术时间(90±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1.0±0.9)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周,Merled’Aubigne评分:优17例,占71,良5例,占21,差2例。PFN组平均手术时间(75±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2.0±1.2)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周,Merled’Aubigne评分:优36例,占72,良11例,占22,差3例。PFNAR组平均手术时间(50±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0±0.8)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5周,Merled’Aubigne评分:优9例,占75,良2例,占16,差1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骨折愈合时间,Merled’Aubigne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各种固定有其自身特点,PFNAR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牢固的髓内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6.
杨家福  袁毅  马川  罗兵  刘宗超  黄家骏 《重庆医学》2012,41(13):1314-1315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GustiloⅢB、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GustiloⅢB、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77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并志愿选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行VSD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更换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1、2、3个月患者创面细菌转阴及创面愈合情况[15(37.5%)、31(77.5%)、40(100.0%)和8(20.0%)、25(62.5%)、35(87.5%)]均优于对照组[8(21.6%)、17(45.9%)、30(81.1%)和3(8.1%)、10(27.0%)、21(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SD治疗GustiloⅢB、ⅢC型胫骨开放性骨折可促进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掌桡侧入路Herbert螺钉治疗新鲜舟状骨腰部骨折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共收治32例新鲜舟状骨腰部骨折患者,年龄15.O~51.0岁,平均年龄(34.4±6.9)岁;左手12例,右手2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压砸伤9例,摔伤11例,其他2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0d,平均5d,所有患者均采取经掌桡侧人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0~24.0个月,平均12.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手术切口I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感染、螺钉松动、断裂,舟状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腕关节功能评定参考改良Mayo法评分标准:优1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经掌桡侧入路治疗新鲜舟状骨腰部骨折,入路方便,血管神经损伤的风险小,Herbert螺钉固定稳定牢靠,可作为治疗新鲜舟状骨腰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NF-κB与脑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 kappa-B)于1986年被发现,因其能与免疫球蛋白-i链基因上的增强子结合,故得此名。起初人们认为NF-κB仅在B细胞中表达,后来发现几乎所有类型细胞中都有其存在.在神经系统中,NF-κB广泛分布于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静息状态下,NF-κB与其抑制因子IκB(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结合成复合物存在于细胞浆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依托胃癌高发区大规模人群筛查队列分析不同级别胃黏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前瞻性探讨不同胃黏膜病变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为优化胃癌的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开展的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纳入年龄在40~69岁之间,2012-2018年经内镜筛查和病理诊断明确为各级别胃黏膜病变、且未患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浸润性胃癌的14 087例研究对象,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随访期内新发胃癌通过重复性胃镜筛查、肿瘤发病和死因登记系统报告以及主动入户随访联合判定,经查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摘抄的临床病历进行确认。应用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各级别胃黏膜病变进展至胃癌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结果 14 087例研究对象中,胃黏膜正常者仅有8例(0.06%),最高诊断为浅表性胃炎(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分别为7 608例(54.00%)、2 848例(20.22%)、3 103例(22.03%)和520例(3.69%)。经过前瞻性随访,共有109例研究对象诊断为HGIN(63例)和浸润性胃癌(46例)。与基线正常或仅有SG的个体相比,患有CAG、IM和LGIN的个体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依次增加为3.85倍(RR=3.85,95%CI:2.04~7.28)、5.18倍(RR=5.18,95%CI:2.79~9.60)和19.08倍(RR=19.08,95%CI:9.97~36.53),其中LGIN组进展为HGIN和浸润性胃癌的风险分别为SG/正常组的22.96倍(RR=22.96,95%CI:9.71~54.27)和14.64倍(RR=14.64,95%CI:5.37~39.93)。各个年龄组患有LGIN者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 基于胃癌高发区的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绝大多数40~69岁的高发区居民患有不同程度胃黏膜病变。随胃黏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呈级联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的众多研究都是通过体外加入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但该方法细胞因子用量大,成本高,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其成软骨潜能明显降低。 目的:混合培养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共培养系统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和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菌操作下抽取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液,将其与P3代细胞混合用于实验,分为3组,关节液+完全培养基,关节液+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分别于诱导后第7,14,21天行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结果与结论:人关节液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培养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椭圆形,细胞外基质呈甲苯胺蓝异染性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说明关节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有正性促进作用,关节液中可能含有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物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