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L-1β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分化成熟及轴突髓鞘化的影响。方法:将出生1 d的SD幼鼠96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脂多糖(LPS)组各48只。LPS组给予腹腔注射1mg/kg LPS,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PBS。根据注射后时间分为3 h、24 h、3 d、7 d、14 d、28 d 6个亚组,应用双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观察3 h、24 h、3 d、7 d时IL-1β及IL-1受体1(IL-1R1)的表达和14 d、28 d时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进行原代OPCs培养将其分为对照组、IL-1β组、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组及IL-1Ra组。将其诱导分化3 d后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比较4组间MB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注射后3 h、24h、3 d、7 d幼鼠胼胝体小胶质细胞表达IL-1β明显增加,其受体在OPCs表达增加。LPS注射后14 d、28 d,MBP在胼胝体的表达下降。细胞实验显示原代OPCs培养诱导分化3 d后IL-1β可以抑制MBP的表达,并且可以被IL-1Ra逆转。IL-1β可抑制磷酸化ERK的表达,ERK过表达可逆转IL-1β对MBP的抑制作用。结论:在脓毒症新生幼鼠胼胝体内IL-1β有可能通过抑制ERK通路来抑制OPCs成熟,从而导致脑白质轴突低髓鞘化。  相似文献   
2.
3.
4.
5.
正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全球每年脓毒症患病人数超过1 900万,其中有600万患者死亡,病死率超过1/4,存活的患者中约有300万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3]。早期识别与恰当处理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对脓毒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实践及证据不断增加,2016年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与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3.0定义及诊断标准,新定义的出现及临床证据的积累都会对临床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  相似文献   
6.
7.
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与患者症状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首发及伴随症状与夹层分离解剖范围的关系。方法 对1991~ 2 0 0 3年就诊的 2 0 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起病症状、疼痛部位、放射部位进行归纳 ,并通过CT、磁共振、超声心动图等确定所有患者主动脉夹层的解剖位置与范围 ,以 χ2 分析不同临床症状间夹层所累及范围的区别。结果 对于夹层破口 ,临床症状以胸痛、牙痛、疼痛涉及头颈者夹层大多位于升主动脉 ,而肩背痛、疼痛涉及腰腹或下肢者 ,多位于降主动脉或以下 ;对于夹层终点 ,肩背痛、晕厥为首发、无症状者、疼痛涉及牙、头颈部者 ,夹层终点多在胸降主动脉以上 ;腹痛、少尿、疼痛涉及腰腹或下肢者 ,夹层终点以腹降主动脉或以下为主。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症状与分离范围存在一定联系 ,可为首诊医生初步的诊断与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加温湿化型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急性加重的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应用NIPPV治疗的44例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1例应用带加温湿化器的改良型无创呼吸机行NIPPV,B组23例应用无加温湿化器的无创呼吸机行NIPPV,比较两组患者48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pH值及PaCO2的变化,仔细观察患者有无痰液黏稠、口干、鼻部不适、呛咳、发热等不适情况,随访一年,观察患者对改良型无创呼吸机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心率、呼吸频率、血压、pH值及PaCO2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8 h的NIPPV过程中,两组不适情况相近(P均〉0.05)。A组出院后自行购机并持续进行1年以上NIPPV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B组(P〈0.05),依从性优于B组。结论:合理的湿化、温化能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护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运动,有助于提高需长期进行NIPPV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能否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方法 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收治的连续120例须行肠道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无引导情况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红霉素组置管前给予乳糖酸红霉素250 mg静脉滴注,12h后重复使用;甲氧氟普胺组置管前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静脉注射,12 h后重复使用;对照组不给促胃肠动力药.置管24 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确认管端位置.结果 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幽门后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4.3%(29/39)和71.8%(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18/42)(P均<0.05).结论 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可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后亚低温脑保护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发达国家心搏骤停是院外骤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在0.04%~0.19%之间.大约14% ~ 40%的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后可以恢复自主循环并收入院继续治疗,尽管医护人员恢复了一些患者自主循环,但大部分患者因严重缺氧性脑损害而昏迷,收入院的这些患者中仪仅只有7% ~ 30%的患者可出院并伴有好的神经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