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PharmaciaSephacrylS—300凝胶色谱柱,建立了IgG类McAb的一步法制各级纯化方法。该法是将McAb腹水直接上样,用pH7.410mmol/LPBS洗脱(流速0.5ml/min),即得到纯化的McAb。一次上样量40~50ml腹水,回收率为85%-90%.整个纯化周期4h。纯化的McAb经SDS—PAGE测定,纯度>90%,免疫组化ABC法测定活性为1:80000(7.8×10-11mol/L)。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只要有一台核酸/蛋白检测仪,便可进行制备级水平的纯化。  相似文献   
2.
肝癌的导向治疗,自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铁蛋白抗体和甲胎蛋白抗体的标记与治疗显示一定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剂型尚有差距.本文报道抗肝癌单抗HAbl8进入I期临床导向诊断、治疗的意义和应用情况。 抗体的纯化与标记,按Goding法,用杂交瘤腹水经Sephacryls-300层析柱纯化为IgG.再用胃蛋白酶(Sigma)切割,分  相似文献   
3.
凝胶色谱法半制备级纯化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SePllacylS-200凝胶色谱柱,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FPLC)建立了肝癌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半制各级纯化方法。该法是将McAb腹水经40%饱和硫酸铵盐析粗分离后,再用凝胶色谱纯化,一次上样量相当于5~10ml腹水,可得纯化McAb30~60mg,得率为6~6.5mg/ml腹水,回收率为63%,一次色谱纯化周期2h,整个分离纬化可在3h内完成。经SDS—PAGE和DEAE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测McAb纯度大于80%,ABC染色法测定McAb活性为,1:40000(1.56×10-10mol/L),是一般实验室纯化IgG类McAb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的建立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和方法:作者用组织块培养法,对12例肝细胞肝癌手术标本进行培养,并对能存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LDH同工酶谱和AFP检查,核型分析,对数求解和放射自显影测定细胞增殖周期,异种移植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1例获得长期体外生长的能力,将其命名为HCC-9204,无论形态学观察,还是LDH同工酶谱的变化,均符合肝癌细胞的一般特征,并具有体外分泌AFP的能力,染色体众数为78~80条各群染色体均增加,而以C,E群增加最为明显,并恒定出现M_2der(4)t(4;19)和M_8del(13)两种标记染色体,增殖周期约为20h,异种移植成瘤率100%.结论:HCC-9204是一株人体肝癌细胞系,可用于肝癌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5.
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及其碘标记物的质控研究与应用陈志南,刘智广,米力,仇凯,隋延仿,刘彦仿,刘成刚,徐力青,曲萍(病理学教研室863肝癌导向药物课题组)关键词肝肿瘤,抗体,单克隆;HAb18,质量控制中图号R392近年单克隆抗体在人类疾病的治疗和...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去发现一些新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或肿瘤抗原新的位点,并可检测这些抗原的表达。 本文报告应用本室制备的肝癌单抗H-Ab 18-1与郑州搏赛生物试剂实验研究所国  相似文献   
7.
肝癌细胞内逆转录病毒介导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高表达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的肝癌细胞株。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βG转染肝癌细胞,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用免疫组化法、酶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观察β-Glu表达情况。结果 共获得4株转染阳性克隆,其中F1,H4为β-Glu高表达克隆。免疫组化法发现转染细胞β-Glu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胞质及胞核内,酶组织化学法观察转染细  相似文献   
8.
人肝癌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0 引言2 0世纪 90年代起 ,原发性肝癌已上升为我国第二位癌症杀手 ,加紧对其复发、转移机制及相关抗原的基础研究工作十分必要 [1] .我室多年来制备了数株肝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其中一株抗体与放射性核素的交联物治疗肝癌已处在临床验证阶段 .找到这几株单抗的相应抗原基因对肝癌的基础研究应很有意义 .利用抗体寻找抗原基因的最有效方法是构建c DNA文库 [2 ] ,继而进行筛选、克隆等 .我们选取与几株单抗的免疫荧光及 Western免疫印迹反应均呈阳性结果的肝癌细胞株 HHCC作为建库材料来源 ,以λgt11DNA为载体 ,构建了人肝癌细胞 c DN…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饮食营养状况的改善,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为研究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社区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我们于1997年6月~1998年4月在外滩街道16个居委会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和防治对策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HLA-DR是人类MHCⅡ类分子的主要类型之一,在机体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HCⅡ在肿瘤细胞的表达主要表现为其主要类型HLA-DR的表达,并且其阳性率与多种肿瘤的分化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但是关于HLA-DR在培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对生长于盖玻片上的贴壁培养细胞进行免疫组化ANC法染色,检测了HLA-DR在HHCC、SMMC-7721、BEL-7402和HCC-9204等4种培养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以及正常人肝细胞系QZG表面的表达情况.阳性肝癌细胞呈现棕黄染色.如果>5%左右的肝癌细胞为阳性,则认为该种细胞阳性,否则为阴性.两人双盲法阅片,观察结果一致.结果表明,4种肝癌细胞中只有部分SMMC-7721细胞表面呈阳性,多次实验的结果经多个样本率的X~2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肝癌细胞着色略呈细颗粒状,阳性信号普遍较弱,HLA-DR在QZC细胞表面未见表达.说明HLA-DR可以在某些培养的肝细胞癌细胞系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