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2篇
  免费   786篇
  国内免费   552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442篇
口腔科学   190篇
临床医学   832篇
内科学   737篇
皮肤病学   97篇
神经病学   192篇
特种医学   239篇
外科学   518篇
综合类   2079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863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998篇
  7篇
中国医学   833篇
肿瘤学   38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772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41篇
  2008年   655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结合游离植皮治疗儿童大面积皮肤缺损疗效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游离植皮术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VAC治疗,以皮片成活时间、皮片成活率、换药次数及住院天数评估疗效,以长海痛尺分级法评估患儿疼痛等级,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儿心理状态,以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儿预后情况,以自制生活质量表评估患儿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组患儿皮片成活时间、换药次数与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皮片成活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疼痛感、SDS与S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活动能力、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均低于治疗后,干预组治疗后活动能力、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C结合游离植皮治疗儿童大面积皮肤缺损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生理疼痛与心理焦虑,减少伤口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阿霉素(Dox)复制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观察Liguzinediol对CHF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血流动力学观察Liguzinediol对Dox(腹腔注射,2 mg/kg)诱导的CHF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LVSP)、动脉收缩压(ASP)、动脉舒张压(ADP)和心率(HR)的变化;观察Liguzinediol对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Liguzinediol能增加LVSP、+dp/dtmax、ASP、ADP、AP、HR,降低-dp/dtmax(P<0.05~0.01);降低NO、iNOS以及MDA的浓度,同时增强了SOD的活性(P<0.05~0.01);抑制IL-6和TNF-α的生成(P<0.05~0.01)。结论 Liguzinediol可明显改善Dox诱导的CHF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非生物素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并根据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27.7±8.88 vs 9±3.1,P<0.05)。MVD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的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组(30.7±4.7 vs 22.2±7.5,P<0.05)。淋巴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9.6±4.8 vs 20.5±4.8,P<0.05)。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25%,iNOS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70.97%,显著高于Ⅰ、Ⅱ期组29.41%(P<0.05)。淋巴转移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65.79%,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0.00%(P<0.05)。iNOS阳性表达组的MVD显著高于iNOS阴性表达组(30.0±5.4 vs 24.0±6.0,P<0.05)。结论血管生成及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iNOS表达促进了鼻咽癌血管生成及颈淋巴结的转移。测定MVD及iNOS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着患者们的生活质量。张立平教授认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证属本虚标实,临床治疗当从调理中焦-脾胃肝为切入点,强调"脾胃为本""中焦一体"的治疗思路,总结出脾胃虚弱、肝郁脾虚两个证型,临证时以培土达木为基本治疗原则,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风散合凉血五根汤联合西药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的影响。方法将90例成人HS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风散合凉血五根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U-RB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EGF、PAF-AH水平,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BUN、24 h尿蛋白定量、U-RBC、UACR均降低(P<0.05),e GFR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Cr、BUN、24 h尿蛋白定量、U-RBC、UACR均低于对照组(P<0.05),e G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EGF、PAF-AH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EGF、PAF-A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11.11%)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成人HSPN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消风散合凉血五根汤可提高临床疗效,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改善肾功能,降低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下调血EGF、PAF-AH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及糖皮质激素与激光联合治疗儿童颌面部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和评价平阳霉素及糖皮质激素与激光联合应用治疗儿童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5年2月,采用平阳霉素及糖皮质激素与激光联合治疗儿童颌面部血管瘤78例,瘤体面积0.4cm×0.8cm~5.0cm×8.0cm。7~10d注射一次平阳霉素配制液,剂量为0.5mg/kg,3~5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总量不超过40mg;小于6岁的患儿配合口服强地松;最后联合可调脉宽倍频ND:YAG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后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率88.46%,有效率100%。结论平阳霉素及糖皮质激素与激光联合应用治疗儿童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先进教育理念及模式的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探讨,为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供方向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兔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9只健康的新生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3个实验组(n=9)和1个空白对照组(n=12)。每个实验组分别为3个时间点处理组(24、48、72 h)。实验组采用1次灌服α-荼异硫氰酸盐(ANIT)200 mg/kg方法造成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按时分批取标本,检测其血清和胆汁中sICAM-1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胆汁中sICAM-1各时间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其中48 h>72 h>24 h。结论sICAM-1在胆汁淤积中表达升高,与肝脏损伤程度和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126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或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比出血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12600例分娩产妇中,符合产后出血的有198例,单因素分析中有10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孕前宜教和孕期管理,提高助产技术,规范缩官素在产前的应用,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