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中医针灸疗法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的临床优势。笔者以下就对针刺疗法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灸法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及穴位敷贴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更加合理地应用针灸疗法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整理分析葛琳仪教授(以下简称葛老)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特色经验。[方法]通过随师门诊,整理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色等方面总结分析葛老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证经验,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结果]葛老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可以归为":脾胃虚弱,中焦失和""情志郁结,肝失疏泄"和"内生诸邪,郁滞不解"三方面,治疗上以健脾和中为基础,常用六君子汤加减,再佐以柴胡、木香、枳壳、佛手、苍术、厚朴、当归、丹参等药物疏肝理气、豁痰化瘀。所举验案中患者辨为脾胃虚弱证,葛老拟健脾和中法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结论]葛老以健脾和中为基础,辅以疏肝理气、豁痰化瘀等方法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颇具特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七味白术散出自宋代名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原名白术散,《幼幼集成》称其为"脾胃泄泻之圣药"。其组方精当,健运脾胃,调畅中焦,后世一直作为临床健脾要方广泛运用。严继林教授临床治病尤重调补中焦,常运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多种临床杂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波  刘敏 《中外医疗》2014,33(7):56-57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出现的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心胸外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接诊收治的106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着重分析患者性别、体外循环、麻醉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失血量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相关性,统计西沙比利片对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结果心胸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统计如下:泄泻14例,发生率13.21%;便秘74例,发生率69.81%;腹胀33例,发生率31.13%;恶心呕吐21例,发生率19.81%。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均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体外循环、麻醉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失血量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相关。结论心胸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因素多,需要格外注意,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采用补中益气汤配合腹针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非器质性胃肠道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及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且具有反复发作及病程较长的特点[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饮食不规律、胃肠道病理因素及精神情志因素等所致,其中主要诱因为精神因素[2]。临床常通过合理饮食、自我调节及药物等治疗,莫沙必利是临床常用治疗药物,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是经典的脾胃病症常用方药,可逐痰益气,健脾和胃,调胃肠之紊乱[3]。本研究拟探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气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云:“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中焦脾胃又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从古到今,虽然有多少医者谈到中气的重要性,但直至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才比较完整的从理论到临床使脾胃学说形成了独特的体系。脾胃对正常人体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在疾病防治中更不可忽视。不少医生在临证治疗中,治一伤一,或治其标而伤其本,使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旧病不愈,新病又起等。笔者据此谈谈临床中误伤中气出现的变证。并就慢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继发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发病机制,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调查的方法,观察了159例脑卒中急性期继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依据《中医内科学》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资料制定辨证分型的具体标准以及临床证候调查表,观察记录脑卒中急性期继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入院后一周内的临床症状、舌象及脉象,并进行辨证分型及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以便秘症状最为多见,食少纳呆位居其次;各中医证型以痰热蕴脾、胃肠积热、肝气犯胃三种证型最为多见。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基本病机以气机逆乱为主,其中痰、火、瘀等病理因素壅扰脾胃,影响脾胃气机升降之功,而继发胃肠疾病。  相似文献   

8.
脾胃同居于中焦,二者阴阳相和、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以平为常,故而中焦失衡,则脾胃即病。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之气强健,则中焦因之以安,故临证治疗脾胃病时,以衡为则,以健为要,验效颇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不同因素对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自2002年10月-2005年12月间18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不同胃肠功能紊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手术方式及吻合位置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对术后引起的胃肠功能异常紊乱有明显关系。结论: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对症支持治疗是最佳疗法。  相似文献   

10.
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10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胃肠并发症发病率,并分析性别、体外循环、麻醉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失血量与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关系。结果:发病率情况为:便秘占79例,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占29例,泻泄占12例,腹胀占10例。影响因素:性别、体外循环、麻醉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可能是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胃肠紊乱并发症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多。中医针灸疗法及益气健脾中药治疗,对减少术后胃肠紊乱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浅析张杰教授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杰教授门诊,选取张师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的肝积、呕吐、痫病、痿证之验案4则,并结合历代名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点等方面对验案进行分析,进一步研讨"肝脾建中"思想。[结果]张师认为,肝脾在生理上同居中焦,关系密切,为后天之源泉,人身之枢机,病理上则每易相兼为病,独创"肝脾建中"思想指导临床。"肝脾建中"思想是将肝脾作为一个矛盾的整体纳入杂病的辨治过程,其指导下的治法即是肝脾同治、调和气血、健运中焦,以协调上下,通达内外,临证用于辨治肝郁脾虚、痰毒瘀阻之肝积,肝气犯胃、胃阴不足之呕吐,肝脾两虚、风痰上扰之痫病,阳气不足、络脉瘀阻之痿证等,疗效显著。[结论]张师临证运用"肝脾建中"思想辨治疾病,旨在突显肝脾二脏的相关性及"肝脾建中"的重要性,经验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孙建羽  陆为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1):1255-1257, 1283
[目的]探析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随师学习,整理陆为民教授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四则加以佐证。[结果]陆为民教授认为,口疮病之病标在口,本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功能失常,邪气侵犯口腔,气血壅滞,不得宣泄,发为口疮。脾胃不能升清降浊,是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或兼肝胆郁热、脾肾不足等。治疗上以运脾通降为基础,辅以协同治疗心肝肾,共同发挥功效。所举验案分别为外感风热、胆胃郁热、脾胃气虚、阴虚湿热四个证型,外感风热者治以疏风清热、运脾通降,胆胃郁热者治以清泄胆热、运脾通降,脾胃气虚者治以健脾升阳、运脾通降,阴虚湿热者则治以健脾化湿、滋阴降火、运脾通降,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陆为民教授从脾胃升降的角度治疗口疮病,颇具特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入手,认为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病机以"阳微阴弦"为核心,以中焦升降失司、上焦心阳不振、湿饮瘀浊痹阻为要点,具有本虚标实的特征;其辨治应着眼于振上焦心阳、蠲湿饮瘀浊、和中焦升降及缓心脉挛急4个层次。文章浅析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辨治思路,以期对张伯礼教授在该病诊疗中展现出的临证思维有所体悟。  相似文献   

14.
便秘是小儿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目前多认为因胃肠积热、脾胃气虚、胃肠阴虚所致,治疗以清热、健脾、滋阴为主,刘建忠教授秉承倪珠英教授"抑木扶土"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从肝脾论治小儿便秘,以虚实辨证为纲,标本兼治,以健脾疏肝、消食化积,理气导滞为法,疗效显著,久未复发。  相似文献   

15.
华荣主任医师从气机升降,调理肝脾论治眩晕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荣主任医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气机升降失常,或外感邪气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依据病机将眩晕分为四种证侯,分别为脾虚痰湿,肝郁化热证,治宜健脾化痰 、疏肝清热;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治宜滋肾养肝 、熄风潜阳;中气不足,清气不升证宜调补脾胃中气、升发清阳;外感湿邪证宜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使肝、脾、肾调和,气机畅达,而眩晕得治.  相似文献   

16.
姜德友教授认为,慢性胆囊炎多虚实夹杂,其基本病机为胆腑通降失常.因感受外邪、饮食失宜、情志不遂等造成肝胆郁滞,以及久病入络者多属实证;因久病体虚、耗伤气血或肝郁脾虚等导致胆络失养者多为虚证.对于本病的治疗,姜教授以疏肝利胆,解郁安神为首要治法,灵活运用疏肝健脾、清利湿热、温补脾肾、健补脾胃等治法.  相似文献   

17.
同仁堂特聘中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栗德林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工作,学验俱丰,德艺双馨。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栗教授对痞满论治尤有心得。栗教授认为痞满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之分,其基本病机是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宜,治疗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临床上辨证论治,分而治之,随症加减。栗教授指出,对于痞满进行治疗过程中,因为病程比较长,发展比较慢,病情经常反复,所以寒热错杂比较多,在临床上覆盖面比较大,而且在研究脾胃病过程中发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的痞满症状更为严重,更为顽固,所以栗教授重点对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寒热错杂证以及萎缩性胃炎进行了研究。作者为栗教授在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院内学术继承人,现将老师论治痞满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张伯礼教授临证数十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常强调运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作者师从张伯礼教授学习,对张老师治疗不寐的临证辨治经验进行总结,即为滋阴降火,阳中求阴,交通阴阳,调心安神;温脾补肾,疏肝健脾,化源充沛,养血安神;潜降肝火,利胆湿热,通腑降浊,除烦安神;辛开苦降,斡旋枢机,调理脾胃,升清降浊;祛痰化湿,活血化瘀5种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