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4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比卡因(Bupivacaine)在各科手术中已广泛应用。由于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及毒性密切相关,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讨了布比卡因硬膜外和臂丛阻滞后,体内血药浓度变化规律及其药代动力学,并对照讨论两种情况下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再生障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T细胞活化,探讨免疫机制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法检测48例再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的HLA-DR表达。结果:再障组患者的CD4^ 、CD8^ 细胞明显增高,D4^ /CD8^ 比值降低,CD8^ HLA-DR^ 细胞明显增加。结论:再障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T细胞的异常活化。提示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对造血功能的押制在再障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D20scFv嵌合T淋巴细胞靶向杀伤Daudi细胞时杀伤的效果和T细胞活化情况。方法:将两种质粒转染至PA317细胞中,用转染成功的PA317上清液感染外周血T淋巴细胞后经800 mg/L的G418筛选1周后去杀伤Daudi、K562细胞,分别在不同时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audi细胞AnnexinⅤ的阳性率 ,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IFNγ。结果:Daudi细胞AnnexinⅤ的阳性率在24 h内两实验组与K562组相比明显增高,而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72 h时CD20scFv-IgGFc-CD28-ζ组比CD20scFv-IgGFc组IL-2(1 509.00 ng/L比220.54 ng/L)和IFNγ(912.16 ng/L比251.42 ng/L)的分泌量有显著增高。结论:①两种CD20scFv特异的T细胞在引起Daudi细胞早期凋亡无显著差异,说明在CD20scFv的靶向杀伤过程中CD28-ζ基因可能不主导Daudi细胞的早期凋亡。②CD20scFv-IgGFc-CD28-ζ组IL-2、IFNγ增幅更加明显,说明CD3ζ和CD28嵌合的T细胞可以自身活化而不受MHC的限制,从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化和杀伤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丁胺卡那霉素(AM)是一种较新的半合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目前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耐药菌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的治疗。本文利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了7例健康志愿者单用AM及与碳酸氢钠(SB)合用时的药动学变化,并测定了不同pH条件下AM作用于ACTT 25922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AM的消除半衰期T 1/2β和24h尿排泄量分别为1.80±0.52 h和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鼻粘膜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褪黑素鼻粘膜吸收规律。方法 :观察褪黑素在大鼠鼻腔洗出液中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 ,以大鼠在体鼻循环为实验模型 ,研究褪黑素鼻粘膜吸收规律。 结果 :褪黑素在鼻粘膜洗出液中稳定性良好 ,在鼻粘膜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褪黑素鼻粘膜吸收常数不随药物浓度发生变化。结论 :褪黑素在鼻粘膜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其在鼻粘膜平均吸收速率常数为 1.0 5 4× 10 -2 min-1  相似文献   
6.
复方延胡索颗粒的制备、质控与初步戒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复方延胡索颗粒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观察该制剂对吗啡依赖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黄芪、延胡索、甘草、远志、酸枣仁、石菖蒲、芸香等七种中药组方制备复方延胡索颗粒,以有效部位部性物碱及有效成分四氢帕马丁的含量作为制备方法的筛选指标及复方延胡索颗粒制的质控指标。总生物碱的含量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四氢帕马丁的含量以单波长反射锯齿式薄层扫描外标两点法测定,以该中药制剂治疗吗啡依赖性大鼠自然戒断模型体质量变化百分率作为初步戒毒作用的观察指标。结果:四氢帕马丁在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其仪器精密度、同板精密度良好(RSD<3.0%),且在显色后0.5-6h内结果稳定,制剂的加样回收率约为975,复方延胡索颗粒中剂量组(0.6g/kg)和高剂量组(1.2g/kg)对吗啡依赖鼠的体质量下降可产生显治疗作用(P<0.05,P<0.01)。结论:本制剂一定剂量可有效控制吗啡身体依赖性大鼠戒断后的体质量下降,对吸毒可能有促进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的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是维持体内平衡的重要方式,使得细胞数目得以控制.如果细胞增殖和死亡之间失去平衡,则会伴随疾病的发生,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细胞增生性疾病及艾滋病、神经变质性疾病、缺血性疾病和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细胞过量死亡性疾病.以往人们过多关注细胞的增殖,对细胞分裂的正调节因子及抑制因子对细胞分裂的调控机理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的进展.现在发现细胞死亡的调节同细胞分裂一样复杂,对维持体内平衡,使生物体健康存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莫替丁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法莫替丁是第三代 H2 受体拮抗剂 ,对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法莫替丁口服吸收不完全 ,生物利用度约为 37%~ 45 % [1 ]。法莫替丁极性大 ,脂溶性小 ,膜的通透性差 ,是导致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 [2 ]。有关法莫替丁的胃肠道吸收情况未见文献报道 ,所以探明该药物在肠管各区段的吸收特征 ,对于提高生物利用度 ,开发新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大鼠在体肠回流法 ,对法莫替丁的吸收部位和吸收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试药和仪器 法莫替丁原料药 (上海第六制药厂…  相似文献   
9.
中药所含甾体皂苷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近年来中药皂苷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分析评述。结果 发现了中药皂苷的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对磷酸二酯酶的抑制作用、对慢钙通道的阻滞作用以及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结论 上述心血管活性为开发和利用中药皂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制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口蹄疫DNA疫苗为DNA疫苗的模型药物,采用喷雾干燥一离子交联法制备DNA疫苗海藻酸钠微球;考察粒径大小、外观、载药量等理化特性;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1.9μm,载药量为5%,产率为53.2%。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受载药量影响较小,而壳聚糖的交联固化度增高,微球的体外释放速率变慢。结论:以生物降解材料海藻酸钠、壳聚糖,用喷雾干燥法制备DNA疫苗微球,不需要超声和有机溶剂,因而有利于DNA疫苗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工艺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