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驱动型作用。本研究对临床一线深入开展单病种管理调查研究,以期构建优质高效单病种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医院内涵质量提升。方法:对某三甲公立医院临床科室进行抽样调查,对单病种上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费用分析,并对上报数据进行了质控数据分析。结果:自2023年单病种管理体系规范建立以来,单病种上报工作和单病种费用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结论:医院内部需要对单病种行精细化管理,依托于科室的单病种管理体系可显著提升医院单病种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普拉克索能否通过抑制心肌细胞MPTP开放减轻脓毒症大鼠心功能障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术组(CLP组)、盲肠结扎穿孔术+环孢菌素A组(CsA组)、盲肠结扎穿孔术+普拉克索组(PPX组)。CLP组、CsA组和PPX组统一使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其中CsA组静脉注射CsA(2 mg·kg-1),PPX组予以普拉克索(1 mg·kg-1)灌胃。观察SD大鼠一般情况、存活率及腹腔解剖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ELISA法测定血清PCT、NT-proBNP、cTnI水平,通过线粒体肿胀测定MPTP的开放程度,HE染色及电镜观察各组心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术后36 h,假手术组大鼠一般情况、腹腔解剖及心脏病理改变正常,CLP组明显变差,CsA组及PPX组病变程度较CLP组减轻;各组大鼠的存活率:假手术组(100%)>CsA组(75.0%)>PPX组(62.5%)>CLP组(43.8%);CsA组、PPX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均较CLP组升高(P<0.05);CLP组、CsA组、PPX组血清PCT、NT-proBNP、cTnI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CsA组、PPX组低于CLP组(P<0.05);CLP组、CsA组、PPX组心肌细胞MPTP的开放程度大于假手术组(P<0.05),CsA组、PPX组小于CLP组(P<0.05)。结论: 心肌细胞MPTP的异常开放是引起大鼠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机制之一,普拉克索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MPTP的异常开放减轻脓毒症大鼠的心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肾综合征(CRS)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RS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CRRT,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rhBNP治疗,2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心功能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周血清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心率(HR)较治疗前均明显减缓,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缓(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1周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RRT联合rhBNP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CRS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改善心功能,而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宜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某三甲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过程,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该院从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技术开展等方面加强管理,并将相关医疗资源进行整合。结果:通过多学科密切协作,以及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优化了救治流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化学融合”。结论:通过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卒中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5.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临床病程和转归呈高度异质性,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可影响其预后,其中p53基因的异常与CLL的病程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p53基因的缺失、突变和功能异常与CLL的关系及p53异常患者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分析国内公立医院设备管理现状,结合某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讨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实施运营助理制度、运营助理进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设备共享中心等方法,实现医院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对公立医院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放疗科的运营分析,探讨医改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促进科室运营发展。方法:从损益、工作量、运营效率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科室存在问题,探索科室发展战略,制定合适的改善措施。结果:损益分析发现肿瘤放疗科为明星科室,通过增加设备投入、空间改造、政策倾斜后,2019年损益增加3.16%,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19.2%;门诊量、日间放化疗中心治疗量、住院放疗率、出院量、床位使用率均相比去年同期增长;平均住院日相比去年同期减少0.1天。结论:通过运营数据综合分析,可及时发现科室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对科室各项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促进科室的良性发展并实现科室的精细化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中p53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联合测序技术检测80例CLL患者及1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的p53基因,CLL患者中25例应用FC方案(氟达拉滨25 mg/m2,环磷酰胺250 mg/m2,第1~3天静滴)化疗,28 d为1个疗程,治疗2~6个疗程。结果 80例CLL患者中12例(15.0%)检测到p53基因突变,其中错义突变11例、无义突变1例,未检测到插入和缺失;突变位点均发生在外显子(exon)5~9,其中发生在exon 5 2例、exon 6 3例、exon 7 1例、exon 8 5例、exon 9 1例,exon2~4、exon 10、exon 11未检测到突变。健康体检者中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二者p53基因突变率比较,P<0.05。p53基因突变与Binet分期、p53基因缺失、IgVH突变有关(P均<0.05)。80例CLL患者中25例化疗后CR5例、PR 11例,总反应率(OR)为64.0%;p53基因突变者OR为14.3%,低于p53基因无突变者的83.3%(P<0.05)。结论 CLL患者外周血中存在p53基因突变,其可作为预后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不同专科床位数和住院医师合适的配比关系。方法:通过访谈、实地跟踪等方法记录该院内分泌科和肝胆外科住院医师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每个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汇总所有住院医师的工作量计算出床位数和住院医师合适的配比。结果:该院内分泌科所有住院医师的月总工作量为769小时,肝胆外科为597小时;内分泌科住院医师的合适床医配比为8∶1,肝胆外科住院医师的合适床医配比为10∶1。结论:通过统计工作量来计算床医配比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医院的人才招募和储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