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通过野外采集、分类学鉴定及多基因组多片段相结合,对2012年版《西藏自治区藏药材标准》中"桑蒂"、"莪德哇"和"叶兴巴"3种藏药基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经鉴定它们的基原植物分别为毛萼獐牙菜Swertia hispidicalyx、全萼秦艽Gentiana lhassica和齿叶玄参Scrophularia dentata;直接测定各样品的核糖体DNA ITS区、叶绿体matK,rbcL,rpoC1,trnL(UAA),psbA-trnH,atpB-rbcL,trnS(GCU)-trnG(UCC),rpl20-rps12,trnL(UAA)-trnF(GAA)及线粒体nad1第2内含子序列共93条;毛萼獐牙菜、齿叶玄参的ITS区存在杂合,通过TA克隆法获得60条克隆序列。将克隆序列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基于所获全部序列及近缘物种相关序列,探讨3种藏药基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构建了全萼秦艽的DNA条形码。该工作可为不同遗传背景的藏药基原植物物种鉴定DNA条形码的建立提供新思路及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上海地区工伤患者的复工特点,并探究其在半年内、半年后到1年内复工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本院完成首次住院康复的工伤患者,提取出院时患者的基础信息,描述其复工的基本特征,并探究出院后半年内、半年后到1年内复工的预测因素。结果:共457例工伤患者被纳入本研究,217人(47.48%)出院后的半年内复工,18人(3.94%)在出院的半年后复工,1年内235人(51.42%)复工。约出院后200天前,累计复工比例呈较为明显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显著变慢。1年内复工人员平均出院后86.10天复工,68.08%回到原单位原岗位,24.68%回到原单位但更换岗位,5.96%回到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中,另1.28%自谋职业。年龄、白领、复工意愿、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是出院后的半年内复工预测因素。仅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是出院的半年后复工的预测因素。年龄、复工意愿、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学历是出院后1年内复工的预测因素。结论:累计复工比例趋势为先快速增长而后逐渐缓慢增长;出院时工伤患者年龄、蓝领或白领、回归工作的意愿、学历、劳动能力鉴定等是复工的预测因子,而患者出院后半年内、半年后到1年内复工的预测因子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4.
陆佳妮  赵志礼  倪梁红  嘎务 《中草药》2016,47(10):1791-1796
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细胞器之一,蕴含丰富的DNA信息,与叶绿体基因组、核基因组相结合,能客观地反映物种、居群甚至个体间的遗传特性。针对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中药DNA分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倪梁红  赵志礼  陆佳妮 《中草药》2016,47(13):2328-2332
目的采用核基因组核糖体DNA ITS区、叶绿体基因组9个DNA片段和线粒体基因组2个DNA片段构建国产枸杞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方法采集枸杞属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黄果枸杞L.barbarum var.auranticarpum、宁夏枸杞L.barbarum、枸杞L.chinense和新疆枸杞L.dasystemum 5个分类群标本及实验样品,测定各样品的核糖体ITS区,叶绿体mat K、rbc L、rpo C1、trn L(UAA)intron、psb A-trn H、atp B-rbc L、trn S(GCU)-trn G(UCC)、rpl20-rps12、trn L(UAA)-trn F(GAA)和线粒体nad1第2内含子、nad5第4内含子序列;以全萼秦艽Gentiana lhassica为外类群,进行系统学分析。结果共获得108条序列,ITS区变异位点最为丰富;筛选出6个叶绿体DNA片段;2个线粒体DNA片段可作为该属3个物种的条形码推荐序列;构建各物种多基因组多片段组合DNA条形码。结论 ITS区及筛选的6个叶绿体DNA片段均具有物种鉴别意义;2个线粒体DNA片段具有一定鉴别意义;为枸杞类物种鉴定及遗传背景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职业能力训练与评估系统(BTE)应用于上肢损伤工伤患者的康复,观察其疗效。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住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手或上肢损伤患者为对照组(n=42),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住院接受康复治疗患者为实验组(n=36)。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模拟训练,实验组接受BTE模拟训练,共4周。训练前后采用BTE测试患者立位双肘提举力、蹲位提举力、动态搬运至腰部、动态搬运至肩部、患手握力、健手握力,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进行评定;出院半年后,电话随访患者复工状态。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立位双肘提举力(t=4.290,P0.001)、蹲位提举力(t=2.645,P=0.010)、动态搬运至腰部(t=2.639,P=0.010)、动态搬运至肩部(t=5.361,P0.001)、患侧握力(t=2.320,P=0.023)、健侧握力(t=3.130,P=0.002)均增强,两组DASH评分(t=-0.851,P=0.398)和复工状态(χ~2=0.05,P=0.944)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BTE能有效改善上肢损伤工伤患者的功能状态。但需更多关注其他因素对患者复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就诊的7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25例)、对照组1(25例)和对照组2(25例).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对照组1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2仅给予一次性家庭康复指导.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和儿童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定.结果 3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19.271,P<0.01;对照组l t=15.464,P<0.01;对照组2=2.416,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l的精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2治疗后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独立能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能更有效提高痉挛型儿童脑瘫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下肢静脉溃疡(venous leg ulcer, VLU)创面治疗中疼痛管理的已有证据。方法 采用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检索建库以来至2023年5月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英国国家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新 西 兰 指 南 研 究 组、加 拿 大 安 大 略 注 册 护 士 协 会、苏格兰校际指南网、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TRIP循证医学数据库、临床指南研究与系统评价、加拿大临床指南网、美国传染病学会、循证医学图书馆、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与下肢静脉溃疡疼痛管理相关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采用 AGREE 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 Ⅱ)和 JBI 2015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关于不同类型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质量评价工具分别对纳入指南、系统评价和证据总结进行质量评价,对文献中提取的证据进行FAME评价。结果 筛选后共纳入 8篇文献进行分析,包括4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1篇Meta分析及1篇证据汇总,得到证据14条,经FAME评价均为下肢静脉溃疡创面治疗中疼痛管理高等级证据。总结 本研究共汇总评价出下肢静脉溃疡创面治疗中疼痛管理的证据14条,为临床创面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最新的依据,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疼痛管理模式对减重代谢手术术后疼痛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浦东医院减重外科收治的50例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50例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术后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25例)给予ERAS理念下的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之间差异。结果 ERAS疼痛管理的病人手术当日、术后1 d、术后2 d与出院日的综合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人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休斯顿疼痛情况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下疼痛管理能有效减缓病人疼痛程度,缩短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MRP在康复门诊对所有偏瘫患者进行12周规律的康复训练,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估29例偏瘫患者训练前和训练后从仰卧到健侧卧、从仰卧到床边、坐位平衡、从坐到站、步行、上肢功能、手部运动、手的精细功能共8个方面的功能状况。结果29例患者训练前、后MAS各项得分和总分经t检验,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例发病在6个月以内的患者比22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者疗效更好(P〈0,05);在22例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者中,10例积极主动参与的患者比其他12例疗效更好(P〈0.05)。结论MRP是一种将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运动疗法,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