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上肢损伤患者不同上肢职业能力与早期返岗的相关性,探讨多种职业能力作为上肢损伤工伤职工康复目标的可行性,寻找通用型可量化的职业功能作为康复训练目标。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的101例上肢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均进行为期6周的工伤康复训练,包括普通职业体能训练2 h/d,BTE模拟职业体能强化20 min/次以及手功能训练2 h/d,每天2次。并结合美国BTE设备测定入院和出院职业功能包括推、拉、提、携,以及常规的职业能力携水桶和动态搬运能力,并调查其3个月内的返岗情况(早期返岗情况,返岗/未返岗),对职业能力评估值及返岗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过康复训练,上肢损伤患者出院职业能力值BTE评估均提高(P0.05),早期返岗职工提、携、推、动态搬运能力较未早期返岗职工明显提高,提、右手携及推功能与返岗相关(P0.01)。结论:动态搬运、右手携带、右手提水桶能力可作为通用型可量化的职业功能的康复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BTE工作模拟训练对手外伤患者的职业康复疗效,探讨有效的恢复工伤职工职业劳动能力的方法。 方法:应用BTE工作模拟训练系统对120例手部受伤的工伤职工进行平均49.73±23.59d的工作模拟训练,出院后再进行6个月的就业情况跟踪。 结果:出院后6个月内重返原公司原工作岗位62人(51.67%),原公司改变工种33人(27.50%) ,重新再就业14人(11.67%),待业或休假7人(5.83%),继续寻求治疗4人(3.33%)。 结论:应用BTE工作模拟训练能够提高手外伤患者的职业劳动能力,有利于促进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72例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两组均予抗感染、祛痰、平喘等治疗,并予健康宣教、排痰指导。实验组于入院第3天开始肺康复,直至出院。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握力、1分钟椅子坐立试验(STST)、住院时间、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CAT)、改良医学研究理事会(m MRC)呼吸困难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握力(t=2.985,P0.01)、STST次数(t=2.024,P0.05)较对照组增加;CAT评分(t=3.222,P0.01)、m MRC评分(t=2.212,P0.05)较对照组下降;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缩短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t=1.433,P0.05);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Z1.031,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给予康复锻炼,可提高患者肌力、运动能力,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促进工伤的手外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工伤康复管理制度。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6年佛山市因工伤住院的手外伤患者,将2015年度患者设为对照组(n=16,635),2016年度患者设为观察组(n=15,372)。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康复宣传、评定及康复指导;观察组建立工伤康复调查制度,强化进行系统康复宣传、评定及康复指导等工伤康复调查干预。比较两组手外伤患者相关工伤康复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工伤康复调查干预人数比例达80.6%。观察组在工伤定点医院得到早期康复介入的比例(56.8%)显著高于对照组(17.0%)(χ~2=2603.683,P0.001),进入定点工伤康复机构接受工伤康复的比例(9.4%)显著高于对照组(4.3%)(χ~2=285.906,P0.001),被评定为残疾的手外伤患者比例(17.4%)显著少于对照组(26.3%)(χ~2=235.327,P0.001)。观察组手外伤残疾患者的残疾程度评分(6.23±1.29)显著低于对照组(8.26±1.16)(t=68.371,P0.001)。结论工伤康复调查可促进工伤的手外伤患者在工伤定点医院得到早期康复介入、提高进入定点工伤康复机构接受工伤康复治疗的比例,减少手外伤患者残疾比例,降低残疾者的残疾程度,有效促进总体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于康复花园的园艺训练对手外伤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外伤手术修复后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7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康复花园的园艺训练,共28 d。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手总主动活动度(TAM),进行上肢功能评分(DASH)、Carroll手功能评分(UEFT)。结果治疗后两组TAM、DASH、UEF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10.632,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269,P0.05)。结论基于康复花园的模拟园艺训练能有效改善手外伤患者手功能和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断臂再植术后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4年3月24例断臂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末次随访的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对断臂再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评定。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断臂离断水平、离断方式、缺血时间、损伤是否为优势手、有无康复训练及住院康复周期等因素与术后DASH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DASH值28.50分15例,DASH值≤28.50分9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断方式、有无康复训练对上肢功能恢复影响较大(χ27.360,P0.05),其他均无明显相关性(χ23.789,t=1.515,P0.05)。结论断臂的离断方式及术后的康复治疗是影响断臂再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对肘关节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两组均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和家庭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共8周。治疗前后,测量肘关节屈曲主动活动度(AROM),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估法(DASH)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AROM均显著增加(t15.223, P0.001),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t=3.072, P0.01);两组DASH评分均显著减小(t27.991, P0.001),治疗组小于对照组(t=2.222, P0.05)。结论视觉反馈下肌肉能量技术能进一步增加使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上肢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住院工伤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实施心理干预,促进身体恢复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727例住院工伤康复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工伤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筛查阳性率为62.4%。其躯体化(t=20.84, P<0.001)、强迫(t=6.26, P<0.001)、抑郁(t=12.85, P<0.001)、焦虑(t=10.85, P<0.001)、恐怖(t=17.35, P<0.001)和精神病性的因子(t=13.92, P<0.001)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女性患者在躯体化(t=-4.60, P<0.001)、强迫(t=-4.27, P<0.001)、人际关系敏感(t=-2.16, P<0.05)、抑郁(t=-4.57, P<0.001)、焦虑(t=-4.54, P<0.001)和恐怖因子(t=-7.58, P<0.001)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患者,在躯体化(t=10.11, P<0.001)和抑郁因子(t=7.74, P<0.001)得分越高。未婚组人际关系敏感(t=3.46, P<0.01)、偏执(t=3.60, P<0.001)和精神病性(t=2.46, P<0.05)得分明显高于已婚组;已婚组躯体化因子(t=-5.10, P<0.001)得分显著高于未婚组。年龄越低的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t=14.62, P<0.001)、偏执(t=7.80, P<0.01)和精神病性因子(t=9.02, P<0.001)得分上得分越高。 结论:工伤康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受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状况。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或是门诊治疗的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临床资料,并选取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迷走副交感神经和交感肾上腺能神经功能的检查。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5例,其中IBD患者70例(UC患者38例,CD 32例),对照组35例。IBD患者的卧立位心率变化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5,P0.001);两组受试者的瓦氏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400,P=0.690)。IBD组患者的卧立位血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845,P0.001);IBD组患者的握力实验血压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73,P0.001)。结论 IBD患者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其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增强,而迷走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使用间断气泵压力治疗仪进行压力循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上肢综合康复,包括淋巴引流、牵伸瘢痕、肌肉牵伸、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渐进性力量训练、毫米波治疗,健康教育,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淋巴水肿的发展程度和上肢功能(DASH)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淋巴水肿的发展程度和DASH评定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能进一步减轻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进展,改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工伤环卫工人在参加全面职业康复服务后的复工成效。方法:选取57例工伤环卫工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所接受的康复治疗内容分为对照组和职康组2组,其中对照组28例,职康组29例。分别对2组的就业准备、复工率及误工时间等进行比较,以评估职业康复服务的成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就业准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职康组患者治疗前后就业准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就业准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3个月电话跟进,职康组的复工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且职康组患者的误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职业康复服务有利于推动工伤环卫工人返回工作岗位,并有效缩短误工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3-10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住院的6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实验组则按制定的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实施干预。两组于出院时采取关节角度尺和握力计评定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和握力;出院后3个月随访手功能情况、手部畸形发生率及复工率。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握力、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整体水平、畸形率和复工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患者主观评价中实验组手部总体功能、日常活动情况、工作情况、外观及满意情况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促进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减少手部畸形发生率,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Valpar 4 系统在手外伤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40 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Valpar 4 系统进行技能模拟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 周、4 周后进行手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和Carroll 手功能评定(UEFT)。结果治疗2 周后,对照组TAM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TAM、DASH、UEF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且DASH、UEFT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4 周后,对照组TAM、UEFT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TAM、DASH、UEFT均显著改善(P<0.001),且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lpar 4 系统能改善手外伤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手功能及上肢功能,尤以上肢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段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分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上肢功能变化情况(DASH评分)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DASH评分均低于同组出院时(P0.001),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生理状况评分、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附加关注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分段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上肢机器人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将56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镜像疗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FMA-UE、WMFT和M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t 2.959, P 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 4.732, P 0.001)。结论上肢机器人结合镜像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功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1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进行上肢和手运动功能评估,同时采用多维评估系统进行前臂、腕和手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多维评估系统评估结果与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09, P=0.010)。结论多维视觉手功能康复定量评估系统可用于定量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抑郁状态(P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8年1月至12月,卒中后抑郁并发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实验组接受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t DCS治疗,对照组接受伪刺激。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3周,采用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SADQ-H)、失语患者抑郁量表(ADRS)进行评定,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试验结束或退出试验时填写安全性调查表。结果对照组3例、实验组2例退出。两组SADQ-H和ADRS评分均随时间而下降(F时间 100.643, P 0.001),实验组SADQ-H评分低于对照组(F组别=6.891, P=0.011), ADRS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F组别=2.925, P=0.093),SADQ-H和ADRS评分交互效应显著(F交互 13.642, P 0.001)。实验组治疗前后MBI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7.016, P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5)。结论 t DCS对卒中后抑郁并发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急性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9月,4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训练,对照组增加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30 min/d,5 d/周,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部分(FM-UL)评定上肢及手部的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肘关节肌张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UL评分、MAS分级、MBI均较治疗前改善(t3.856,Z1.889,P0.05),且实验组FM-UL评分、MAS分级优于对照组(t=-2.386,Z=-2.625,P0.05),实验组MB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326,P=0.098)。结论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可促进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工伤断指再植患者实施临床康复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60例工伤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临床康复路径,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断指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断指感觉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住院天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2),费用增加270.27元(P=0.00)。结论:对工伤断指再植患者实施临床康复路径的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在危重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危重创伤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指导、医护人员培训及手术环境管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前、搬运与摆放体位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麻醉准备时间、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搬运(t=14.237,P=0.000)及摆放体位时(t=12.091,P=0.000)VAS评分、SAS评分(t=4.233,P=0.000)、麻醉准备时间(t=5.413,P=0.000)及总康复率(χ2=4.537,P=0.033)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危重创伤骨折患者术前施行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焦虑程度,减轻搬运时与摆放体位时的疼痛,缓解病情,减少麻醉准备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