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膨体聚四氟乙烯 (expanded polytetrafluroethlene,e PTFE)自 80年代后期以来成为一种新兴的面部充填材料。本文对 e PTFE的材料性能、生物特性、理化特性种类及临床应用技术和在口腔颌面部整形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颌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1例发生于下颌骨的FDCS患者,通过问诊及专科查体,结合放射线、CT检查及病理检查,分析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手术采取在肿瘤外1.5cm截骨,并配合放疗,该患者经5年复诊未见复发。结论:初步明确下颌骨FDCS的诊断方法,确诊必须依靠免疫组化,主要特征为CD21(+),CD35(+),治疗应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咀嚼槟榔与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及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88例OSCC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有咀嚼槟榔习惯,分别进行临床病理因素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咀嚼槟榔与口腔鳞癌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6%的OSCC患者有咀嚼槟榔习惯,病变以舌和颊为主,占67.0%,pT分期以T2期为主,占40.9%。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分化程度,ki-67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咀嚼槟榔习惯显著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发生部位、p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与咀嚼槟榔习惯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与咀嚼槟榔习惯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ki-67和p53蛋白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组中低表达,预示肿瘤细胞增殖活跃程度、恶性程度、分化程度、预后等临床病理学因素相对良好;有咀嚼槟榔习惯的OSCC患者,肿瘤分化程度相对良好,颊部和舌部是口腔鳞癌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BCHA) Interpore 500R、珊瑚羟基磷灰石(CHA) Interpore 500及天然角孔珊瑚(NGC)复合成骨细胞后,在动物体内形成新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对它们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优劣做出评价。方法:应用x一射线衍射分析仪对孔径为500μm的Interpore 500R、Interpore 500及NGC的组成成分进行比较,将三种材料制成标准大小的薄片,植入裸鼠体内,测定不同时间点的降解率。同时将生长状态良好的成骨细胞接种于三种支架材料上,体外孵育4~6h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后30、60和90天取材,测量其体积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三种残余材料与形成新骨的面积百分比。结果:Interpore 500R的主要化合物成分为90%文石 10%羟基磷灰石(HA)。它具有高孔隙率,孔隙大小分布均匀,孔隙间交通好。Interpore 500R的生物降解率介于Interpore 500和NGC之间,但从组织工程骨形成的数量、质量上来看均高于其他两种。结论:BCHA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明显优于CHA和天然珊瑚(NC),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人舌鳞状细胞癌角蛋白组群为抗原,制备了抗舌鳞癌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单抗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和免疫组织定位。方法:提取和纯化的舌鳞癌角蛋白免疫小鼠,建立了五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组化方法对18例口腔鳞癌病例进行抗体的特异性鉴定。结果:共获得5株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Lck1-5,免疫鉴定Lck1、Lck3、Lck4、Lck5都可在癌组织及癌转移淋巴结中部分表达,表达阳性细胞位于癌巢中的癌细胞胞浆中。其中以Lck4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结论:成功进行了舌鳞癌角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其中Lck4敏感度、特异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精准治疗是临床医师的最大愿望。但是以往由于医疗器械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精准常"有其名而无其实",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精准治疗"概念再一次被提出并在临床实践中被应用。精准治疗的理念得益于"精准外科"概念的提出,并将其扩展到整个外科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整体设计的精准要求。包括精确病情评估、精密手术规划、精工手术作业和精良围手术期处理,追求以最小创伤侵袭、最大器官和功能保护获取最佳康复效果的理想目标。肿瘤的治疗不单纯是外科治疗的问题,精准的治疗概念应贯穿到整个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等过程当中。精准化、个体化、综合化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是目前肿瘤诊治的新模式。精准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包括:精准外科;精准化疗;精准放疗;精准生物治疗等。笔者结合相关病例,对精准治疗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黄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中黄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DiamonsilC18 为固定相的色谱柱 ,甲醇 -0 015 %磷酸溶液 (23∶77)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249nm。结果 :葛根素的进样量在0 020μg~0 120μg 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9)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 54 % ,RSD为1 07 %。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可用于中黄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膨体聚四氟乙烯作为软组织内充填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polytetrafluroethlene,ePTFE)和加成型硅橡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ePTFE和加成型硅橡胶分别植入家兔眶间部皮下和背部肌肉内,实验采用自体对照。术后首先观察植入部位愈合情况,然后分别在4周、8周及16周取材,组织学观察其生物相容性。结果ePTFE组的愈合情况优于加成型硅橡胶组,未见血肿形成、感染及排出。组织学观察,组织逐渐深入ePTFE孔隙中,ePTFE组没有长期的炎症反应,几乎没有异物反应。结论ePTFE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允许组织向内生长,适合作为软组织内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2(Autophagy-related gene 2,Atg2)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鉴定两组细胞,即腺病毒介导CRISPR/Cas9系统靶向剪切AAVS1位点的基因未敲除组(AAVS1细胞)和Atg2ab基因双敲除组(Atg2ab DKO细胞);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CCK-8法和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Atg2ab DKO细胞在24、48及72 h的光密度值(OD值)均较对照AAVS1细胞有所降低,但在72 h时,两种细胞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g2ab DKO细胞形成的克隆数量少于对照组AAVS1细胞(6.33±2.31 vs15.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g2ab DKO细胞创面愈合率(0.22±0.05)%显著低于对照组AAVS1细胞(0.8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AAVS1细胞相比,Atg2ab DKO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量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