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造血管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方法 使用非生物性材料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将PTFE血管连接于上肢动脉与静脉之间,则可以建立一种透析所需的长期血管通路,采用"U"型搭桥术.结果 解决了内瘘闭塞或自体血管缺陷难以造瘘带来的困难.结论 PTFE血管的应用,提高了长期维持血透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自制的干水(肌肉)组织等效材料的辐射特性如质能吸收系数(μ/e)、线性衰减系数(μ)、有效原子序数(Ze)等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测量,证明该材料与肌肉组织十分相近,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多功能生物物理材料。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在1930年,聚四氟乙烯(PTFE)已开始用于尿道周围注射,治疗尿失禁,20年以后应用颗粒型PTFE作为实验选用材料,产生明显而令人满意的尿道下土丘,随后PTFE颗粒已成为有关泌尿系疾病治疗广泛认可的方法,但是很少知道关于注射部位及相关组织的长期形态学,所以本文作者进行了该项动物实验研究。采用三种动物,每组为杂种狗二只,New Zealand兔五只及10只BbLB/C鼠。将PTFE颗粒与甘油载体混合后分别注入每只动物体内,然后观察1周、3个月、6个月及1年。每只鼠背部皮下选择一个点,兔乳晕下选择二个点,狗乳晕下选择三个点和两处尿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物材料对血小板信号转导关键成分——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的影响。采用PVC、PU50、PU60、PU70和PTFE管与比格犬股动静脉建立半体内循环。循环时间为5min,运用免疫沉淀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管内壁黏附血小板的磷酸化FAK含量和FAK含量。结果表明:PVC和PTFE的FAK含量明显高于三种聚氨酯材料,三种聚氨酯材料中以PU70最高,PU60次之,PU50最低。五种材料的磷酸化FAK含量以PVC最高;PTFE次之;PU70、PU60和PU50最低,三种聚氨酯材料之间无明显的差异。由此提示:生物材料与血小板接触后,可能会引起血小板信号转导系统的关键酶FAK发生磷酸化,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越差,FAK磷酸化越明显;磷酸化FAK含量可考虑作为在分子水平上评价材料血液相容性优劣的有效指标;FAK含量可为材料相容性评价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使用的心包包囊层材料是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但未证实是一种理想的心包替代物,并且许多研究表明此种材料使用结果不十分理想。为了进一步发展新型理想的生物膜作为心包材料,作者评价了使用戊二醛处理的人羊膜(AM)作为心包替代物,并且与PTFE薄膜进行比较性研究。本研究的动物采用四只成年健康杂种狗,每只动物静脉内注射25mg/公斤戊巴比妥进行麻醉,再行右侧胸部造口  相似文献   

6.
过去一直认为在污染伤口内应该用自体静脉作血管移植,但自体静脉会发生变形或破裂,而聚四氟乙烯(PTFE,Gore-Tex)不易变形和破裂,本文的结果证明PTFE用于感染伤口效果比自体静脉好。材料和方法:13条狗,分别用PTFE作一侧股动静脉分流术,对侧用自体静脉作同样手术作对照。所有移植材料都用10~3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污染。7只狗不用抗菌素,6只狗术后用5天先锋霉素,术后每周作血培养一次,或发现全身感染症状时立即做。移植血管破裂或发生严重败血症时,立即处死狗。存活的狗术后6周被杀死作肉眼和镜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作为一种生物材料 ,其临床应用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运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对 Ti-6Al- 4 V合金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加入 PTFE微粒 ,成功获得了 Ni- P- PTFE复合镀层。运用扫描电镜 SEM对镀层的形貌进行了观察 ,并对镀层的耐磨减磨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背景: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及生物相容性。目的:总结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及PudMed数据库1988至2014年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颅骨修补材料,理化特性,生物相容性,钛合金,自体颅骨"。结果与结论:通过检索文献对颅骨修补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程分析,对不同时期不同种类颅骨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比较,掌握不同颅骨修补材料的理化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总结不同患者选择不同颅骨修补材料及颅骨修补的时机及方法。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特性,临床应用文献观察并发症少,已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颅骨修补材料;而自体颅骨骨瓣因其组织来源一致、无任何排异反应仍应为最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近年来发展的骨组织工程技术,因其可仿制自体颅骨为颅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研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些科学家已经研究了若干血管外科技术和假体材料用于置换大口径动脉和制造旁路。但是适于直径6mm以下应用自体血管假体来制作周围或冠状动脉旁路还不多见。最近,澳大利亚的Bio Nova Neo Techrkics Pty公司的研究和开发实验室的一组研究者,应用牛输尿管(采用戊二醛固定)制作成4mm直径的血管假体,名为Flonova,并与人体隐静脉和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作了实验研究。先用牛输尿管与人体隐静脉作了体外研究,测量参数包括柔软性、多孔性、临界表面张力、胶原蛋白、血液相容性、血流情况  相似文献   

10.
膨体聚四氟乙烯及其在颌面整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roethlene,ePTFE)自80代后期以来成为一种新兴的面部充填材料。本对ePTFE的材料性能,生物特性,理化特性种类及临床应用技术和在口腔颌面部整形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研究应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主要有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 目的:评价修复硬脑膜缺损各种修补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方法:以 “硬脑膜,材料”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10-12中相关硬脑膜缺损修补材料学研究及各种材料在硬脑膜缺损修补临床应用情况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使用自体组织、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等硬脑膜修补材料分别存在着来源困难、易粘连、不易保存、不易消毒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在可利用的情况下仍为首选,其中异种生物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特性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硬脑膜修补材料。虽然异种生物材料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硬脑膜修复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2.
对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降解情况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参照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要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进行急性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源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及体内植入试验等系列体内外生物学试验研究,以进行有效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的溶血率小于国家规定的5%,在体外不引起溶血反应;浸提液注入动物体内后无死亡,活动进食正常;无细胞毒性反应;热原试验动物体温升高均在0.7℃以下,3只兔体温升高值的总数〈1.5℃,无致热作用;材料植入体内初期有轻度炎症反应,随植入时间延长逐渐减轻,材料也逐渐降解吸收。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具有临床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荷电材料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电材料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正电性荷电材料表面带有较强的正电荷,对负电性的细菌、病毒和细菌内毒素有较强的亲和作用。本文介绍了将纤维、颗粒、微孔滤膜及深层滤器等各种形式的荷电材料用于纯水与药液除细菌内毒素、血液除菌、败血症治疗以及饮水中病毒浓缩回收等技术,分析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Silicon carbide (SiC) has been around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as an industrial material and has found wide and varied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its unique electr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increased attention to SiC as a viable material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n this review is its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as a biotransducer in biosensors. Among these applications are those where SiC is used as a substrate material, taking advantage of its surface chemical, tribolog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In addition, its potential for integration as system on a chip and those applications where SiC is used as an active material make it a suitable substrate for micro-device fabrication.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critical properties of SiC for application as a biosensor and reviews recent work reported on using SiC as an active or passive material in biotransducers and biosensors.  相似文献   

15.
背景:可吸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具有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目的:对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探讨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录有关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骨折;儿童”。分析可吸收内固定产品类型和规格,不同产品的适用症,将产品的强度和弯曲弹性率进行分析,比较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棒和张力带在儿童骨折中的应用。 结果与结论: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至2011年收录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与儿童骨折研究的文献共60篇。目前临床应用的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为聚乳酸以及该类聚合物,生产的厂家主要有芬兰百优、日本他喜龙、日本刚子和成都迪康。从材料的强度和弯曲弹性率来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优于不锈钢和钛材料,与人的皮质骨较接近,可吸收内固定螺钉、固定棒和张力带在儿童不同部位骨折中的应用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人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即机体对人工材料的耐受程度。大量研究显示肝素涂抹人工材料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和血小板损失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的。本文介绍了肝素涂抹人工材料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近年有关人工植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现状。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8-01/2010-10。检索关键词:骨充填材料,骨缺损,骨肿瘤,骨病,骨组织工程。纳入与各种人工植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有关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共15篇文献符合标准纳入结果分析。 结果:人工植骨材料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组合了前两者的优势,具备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生物力学性能。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或骨肿瘤刮除后于骨缺损处植入人工骨,明显加速骨骼愈合过程.降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人工植骨材料在促进骨愈合、椎体融合效果接近自体骨,无排异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人工视网膜将成为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材料的研究是人工视网膜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本文对人工视网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A prototype compression elastometer suited to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soft tissue is analysed and tested by application to various elastomers. The test material is pinched between two rigid cylinders and the compression force and displacement interpreted to yield a measure of "effective" stiffness or to calibrate a simple non-linear-elastic material model (Neo-Hookean). This deformation suits the testing of bulk soft tissue since it effectively isolates the test material from boundary conditions such as other soft tissue, ligaments and bones. These can be highly variable in the body and can affect results greatly when employing other types of tests to determine the elastic nature of tissue. A simple linear-material analysis, based on established solutions to two-dimensional problems, is extended to take into account various geometrical complexities. This analysis permits immediate inversion of the readings from the device to yield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without the need for complex numerical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also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range of reliable application of the linear-elastic model. In particular, this analysis permits the extension of the linear-elastic analysis to include simple forms of non-linear-material behaviour. The method is demonstrated using three elastomers having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material properties. A viable range of application of the device is identified in which it yields results with reasonabl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The prototype device was able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test materials with a maximum error of 13% for three material types (N=25). Repeatability error was less than 7% in all cases. Further refinement of the device and measuring system will reduce this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20.
硅橡胶水凝胶膜预防骨外科手术组织粘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辐射接枝改性技术,制备了医用硅橡胶水凝胶膜。该材料具有高纯度,亲水性,吸水后形成稳定的水凝胶及生物相容性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