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过敏性紫癜患者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未出现或查体未发现皮疹时,常被误诊为急腹症。我院1995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19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表现并在基层医院误诊为消化系疾病的过敏性紫癜,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0岁3例,21~30岁9例,31~40岁4例,≥41岁3例,平均年龄29.5岁。9例有明确发病诱因,其中发病前进食螃蟹、烧烤、羊肉及饮酒各1例,进高脂饮食3例;2例既往曾呕出或粪便排出蛔虫体。1·2临床表现19例均表现为急性腹痛,其中上腹痛11例次,脐周痛7例次,下腹痛5例次,性质多为持续性隐痛和…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期动脉瘤实施夹闭手术对提高生存质量与降低致残率的影响。方法 对43例颅内动脉瘤施行急性期显微神经外科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死亡4例,死因分别为肺感染、脑血管痉挛、多发动脉瘤未能完全夹闭再出血,2例致残,37例恢复良好。结论 动脉瘤破裂出血如有条件应尽可能行急性期动脉瘤夹闭术。但应注意:①有效降低颅内压利于显露;②急性期手术术中易发生动脉瘤破裂,应充分解剖蛛网膜,暴露出血点,夹闭动脉瘤;③术后持续蛛网膜下腔灌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注射用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6年间收治的65例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泮托拉唑治疗组33例,奥美拉唑治疗组32例。分别以泮托拉唑及奥美拉唑40 m g静滴,2次/d。结果:泮托拉唑组3 d内止血29例(87.88%),疗效判断显效;5 d内止血4例(12.12%),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奥美拉唑组29例(90.63%)于3 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5 d内止血为3例(9.37%),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两组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有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是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介绍吴旭教授序贯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该序贯疗法依据分期治疗,但又不拘泥于疾病分期,根据患者病程中症状的变化灵活变换针灸治疗方案。急性期以完骨穴温针灸为主,面部穴位不建议使用电针;恢复期以足三里温针灸为主,面部酌情使用电针,久刺不愈者配合梅花针或皮肤针叩刺局部;后遗症期根据僵硬型、挛动型、弛缓型不同类型可分别采用点刺放血和艾灸、缪刺法强刺激、“通督温阳”法,以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陈丽  陆斌  王玲春  吴安生  李军 《浙江医学》2017,39(15):1291-1293,1296
目的观察不同月经周期(卵泡期和黄体期)是否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探讨月经周期和术中芬太尼用药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全部切除手术患者40例,根据血清孕酮浓度分为卵泡期组(F组,血清孕酮浓度0.3~1.5ng/ml)和黄体期组(L组,血清孕酮浓度5.5~17.8ng/ml),每组20例。患者于术前0.5h采用痛阈测定仪测定患者的痛阈及耐痛阈,术后72h(撤除镇痛泵后24h)再次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结果L组患者术前痛阈、耐痛阈及术后72h的痛阈、耐痛阈均显著高于F组(P<0.05),且F组患者痛阈与术前孕酮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0.489,P<0.05);L组患者痛阈与术前孕酮浓度之间亦呈正相关(r=0.814,P<0.01);两组患者术中、术后镇痛泵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月经周期可明显影响女性患者的痛阈和耐痛阈,孕酮浓度与痛阈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对术中芬太尼的需求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并制备抗GPC3/CD3双特异性重链抗体(BiHcAb),分析其与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子(BiTE)在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差异。方法:通过全基因合成抗GPC3和抗CD3单域抗体(sdAb)序列,克隆至携带IgG4 Fc段的表达载体中,同时利用KIH技术形成稳定的双特异性重链抗体。2种质粒共转染HEK-293F细胞,悬浮摇瓶培养获得目的抗体。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确定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与GPC3阳性肿瘤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结合能力。通过共培养检测BiHcAb介导的细胞杀伤效果及细胞因子释放;采用裸鼠异体移植模型实验检测BiHcAb的体内抑制肿瘤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并表达抗GPC3/CD3 BiHcAb,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0 000,BiTE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 000。抗GPC3/CD3 BiHcAb较BiTE对表达GPC3的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活性,同时促进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体内实验显示抗GPC3/CD3 BiHcAb比BiTE具有更强的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的抗GPC3/CD3 BiHcAb较BiTE在体内外具有更强的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山羊下颌无牙区及下颌第一前磨牙区构建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的动物实验模型,并研究此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陕西关中山羊6只,选取一侧山羊下颌无牙区至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下方行矩形截骨,安装骨牵张器,间歇7d后牵张增高牙槽嵴,1次/d,1mm/次,共加力8d。分别固定4,8周后取材。行X线,临床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平均牙槽嵴增高分别为7.5,7.Omm;X线片示:牵张后4周,牵张间隙已被新生骨组织所充填,新生骨较原有骨密度低。牵张后8周,新生骨密度与旧骨相同。组织学观察显示:牵张后8周有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形成。牵张区牙齿牙髓结构正常。结论:山羊下颌无牙区及下颌第一前磨牙区可作为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新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结肠镜、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及风险分级筛查策略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基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全国6个中心开展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TARGET-C研究),将符合要求的受试者按照1∶2∶2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结肠镜组、FIT组、分级筛查组(经风险评估,高风险人群接受结肠镜检查;低风险人群接受FIT检测,FIT阳性者接受结肠镜检查)。3组人群分别接受不同方案的结直肠癌筛查,其中结肠镜组仅接受基线筛查,FIT组与分级筛查组在基线筛查的基础上接受每年1次的随访筛查。主要研究结局为进展期肿瘤(包括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比较3种筛查方案的人群参与率、进展期肿瘤检出率和结肠镜检查负荷。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受试者19 373名,包括男性8082名(41.7%),女性11 291名(58.3%);平均年龄(60.5±6.5)岁。其中结肠镜组3883名、FIT组7793名、分级筛查组7697名。FIT组与分级筛查组已完成2轮次随访筛查。FIT组整体人群筛查参与率最高(99.3%),分级筛查组次之(89.2%),结肠镜组最低(42.3%)。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肠镜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高于FIT组(2.76%比2.17%,OR结肠镜组比FIT组=1.30,95% CI:1.01~1.65,P=0.037),结肠镜组与分级筛查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2.76%比2.35%,OR结肠镜组比分级筛查组=1.19, 95% CI:0.93~1.51,P=0.156),分级筛查组与FIT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亦无统计学差异(2.35%比2.17%,OR分级筛查组比FIT组=1.09,95% CI:0.88~1.34,P=0.440)。以每检出1例进展期肿瘤所需要的结肠镜检查次数作为评价人群筛查时结肠镜检查负荷的指标,结肠镜组的结肠镜检查负荷最高(15.4次),分级筛查组次之(10.2次),FIT组最低(7.8次)。  结论  基于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的分级筛查策略对于人群结直肠癌的筛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作为传统结肠镜检查和FIT筛查方案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杨闻海  封兴华  陆斌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515-1518
目的:探讨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治疗大龄腭裂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改善和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及语音清晰度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方法:对33例非综合征大龄腭裂患者行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对其腭咽闭合率及语音清晰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I期愈合,其中14例达到腭咽闭合完全(velopharynegeal competence,VPC),4例达到边缘性腭咽闭合,15例腭咽闭合不全率(rate of 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RVPI)明显改善,术后语音清晰度均有提高。结论: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较少、术后效果稳定可靠,可作为大龄腭裂患者的一种常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治疗大龄腭裂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改善和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及语音清晰度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方法:对33例非综合征大龄腭裂患者行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对其腭咽闭合率及语音清晰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I期愈合,其中14例达到腭咽闭合完全(velopharynegeal competence,VPC),4例达到边缘性腭咽闭合,15例腭咽闭合不全率(rate of 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RVPI)明显改善,术后语音清晰度均有提高。结论: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较少、术后效果稳定可靠,可作为大龄腭裂患者的一种常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