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0 毫秒
61.
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师对癌症疼痛的认识和治疗现状.方法:2007年1-3月对上海市106所二、三级医院1 982名医师进行癌痛治疗知识及治疗情况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52.3%的医师表示非常了解,比1999年上升了21.6个百分点,肿瘤科医师的了解程度明显好于非肿瘤科医师; 16.8%的医师对镇痛治疗剂量滴定的3个主要原则回答完全正确,肿瘤科医师回答的正确率高于非肿瘤科医师;强阿片类药物成为医师治疗重度癌痛的首选药物,应用杜冷丁治疗重度癌痛的比率下降;74.8%的患者通过治疗能使疼痛明显减轻,比1999年上升了25.4个百分点;81.1%的医师肯定疼痛治疗效果,肿瘤科医师对治疗效果更为乐观; 93.3%的医师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展癌痛治疗知识的培训,其中非肿瘤科医师的需求更高.医院和政策法规限制过严是目前使用止痛药物的主要障碍.结论:医师对癌痛的认识和诊治水平较1999年有较大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开展癌痛治疗知识的培训,推广规范性治疗并消除止痛药物的用药障碍.  相似文献   
62.
吸烟、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鲍萍萍  陶梦华  刘大可  高立峰  金凡 《肿瘤》2001,21(5):334-338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1999年4月-1999年10月期间诊断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311例,对照1579例(注:本课题为“九五”中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病例-对照之一,对照共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以估计吸烟、饮酒对胃癌发生的比数比和95%的可信区间。结果 吸烟与男性胃癌发生有关,调整OR为1.67(95%CI:1.14-2.460,并且随着吸烟年龄的提前(P<0.01)、吸烟年限的延长(P<0.05)、每日吸烟量的增加(P<0.05)和吸烟包-年(P<0.01),患胃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大;未发现女性吸烟与胃癌发生有显著性联系。进一步调整整烟,发现饮酒与胃癌无密切关系,但重度饮酒可能与女性胃癌发生有关。进一步研究饮酒的作用,分析吸烟与饮酒状况及吸烟支数与酒精克数不同剂量分层之间的交互作用,调整年龄、文化程度(仅女性)、腌制食品、新鲜水果及慢性胃炎后,发现男性饮酒与吸烟不同剂量之间有交互作用存在,交互项χ^2值为5.20,P=0.02,即饮酒增加男性吸烟者患癌的危险。结论 进一步证实吸烟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单独饮酒与胃癌发生无明显关系,饮酒不是胃癌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饮酒增加吸烟患胃癌的危险,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3.
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肿瘤登记和监测至关重要,建立连续合理的数据库有助于开展肿瘤监测工作.系统和规范的肿瘤数据库日常管理和质控能及时发现监测资料存在的问题,以保证肿瘤监测资料的质量,充分发挥肿瘤数据库的作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4.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为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服务,通过对上海市居民大肠癌筛查中两次便隐血检测和后续诊断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价筛查中两次便隐血检测的效果,为基于人群的疾病筛查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查的目标人群为50~74岁的上海居民,使用两次免疫法便隐血检测和危险度评估为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结果:筛查期间,共有809 528人完成了两次便隐血检测,便隐血检测阳性者共有104 953人,其中第一次阳性的人数为47 421人,阳性率为5.9%,第二次阳性的人数为36 462人,阳性率为4.5%,两次阳性的人数为21 070人,阳性率为2.6%。便隐血检测阳性的筛查对象中,有49 339人接受了肠镜检查,肠镜检查顺应性为47.0%。两次阳性的筛查对象的肠镜参与率明显高于单次阳性的筛查对象(P<0.001)。在所有筛查出的大肠癌和癌前期病变中,仅进行一次便隐血检测可以诊断出大肠癌1 200例,占79.5%;发现癌前期病变3 777例,占68.1%。进行第二次便隐血检测可以多诊断出大肠癌310例,占20.5%;发现癌前期病变1 767例,占31.9%。结论:相比于单次便隐血检测, 进行两次便隐血检测的初筛可以更有效地检测出阳性对象,两次便隐血检测可提高后续肠镜检查的参与率,所检出的大肠癌和癌前期病变数量也均有所提高且增量成本较低。因此建议在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肠癌筛查中采用两次或更多次数的便隐血检测,以提高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调查了解太原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年龄分布,以及不同年龄段OSAHS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程度,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至2010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就诊的OSAHS患者,分析其多导睡眠检测图(PSG),比较OSAHS发病的年龄特点。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上升,并且近年来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老年患者具有发病率高、阻塞程度低、严重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6.
上海市居民饮食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上海市居民饮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调查1999年4月-10月间诊断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311例(男性198例,女性113例),对照1579例(为“九五”课题中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病例-对照研究之一,对照共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仅男性)慢性胃炎及一级亲属胃癌家族史等,分析饮食口味,热烫饮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及豆制品,蛋及蛋制品,家禽类,腌制食品,油炸食品,植物油等饮食因素,以估计胃癌发生的比数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研究发现新鲜蔬菜(最高摄入量OR=0.6),水果(OR=0.6),新鲜豆类OR=0.4),豆制品(OR=0.4)和植物油(OR=0.6)是男性胃癌的保护因素,而油面食(OR=1.6)增加男性胃癌的危险性,新鲜蔬菜9OR=0.3),水果(OR=0.4),新鲜豆类(OR=0.4,干豆类(OR=0.5)和蛋及蛋制品(OR=0.5)对妇性胃癌具有保护作用,而腌制食品(OR=2.2)和油食品(包括油鱼/肉、油炸面食,油煎蛋和油煎花生米,OR=2.6是女性胃癌主要的危险因素,重盐饮食和热烫饮食及早餐不规律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未发现主食,新鲜肉类(包括鱼,家禽类,红肉类)等与胃癌妇生有联系,结论:高盐饮食,热烫饮食,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是上海市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新鲜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和植物油等可降低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7.
医院内部肿瘤登记报告系统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报告是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最重要环节之一。全文重要介绍在上海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医院肿瘤报告工作的内容,方法,内部组织管理,质量控制以及计算机管理。旨在提供医院内部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方法,推广先进经验,提高肿瘤登记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8.
上海市原发性肝癌流行状况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肿瘤登记资料的分析,了解上海市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对1972鄄2001年上海市区居民及1998鄄2001年上海全市居民肿瘤登记,统计分析原发性肝癌发病的时间趋势、人群分布和地理分布。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鄄9登记病例进行编码。用世界标准人口对发病率进行标化。用直线回归拟合估计平均年变化量(AAPC)。结果过去的30年中,市区居民不论性别原发性肝癌标化发病率都呈下降趋势。1998鄄2001年全市男性平均年发病率为39.86/10万,女性为16.45/10万。男性占所有肝癌发病的71.06%。全市居民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地理分布上郊县最高,郊区其次,市区最低。结论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状况为评价肝癌预防措施的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描述2002—2015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近期特征和趋势变化,为探寻病因学研究线索,制定和评估乳腺癌预防、研究与控制的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的女性乳腺癌发病资料,描述2013—2015年期间的发病和死亡概况,并与2018年的国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年龄分布、诊断依据、病理类型、诊断时期别等特征进行具体描述,分析2002—2015年发病和死亡的标率与年龄别率变化趋势。结果:2013—2015年,乳腺癌仍居上海全市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首位和死亡癌谱的第4位,年均新诊断5 293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的15.82%,发病粗率为73.34/10万,发病标率为38.45/10万,死亡发病数比为0.27;因乳腺癌死亡的女性年均1 448人,占全部女性癌症死因的9.51%,死亡粗率为20.06/10万,死亡标率7.42/10万。发病粗率和死亡粗率高于世界、东亚地区和中国平均水平,低于美国,而死亡标率低于所有这些地区。20~59岁各组年龄别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55~74岁各组的率值相近,75岁及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下降;所研究各组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新发病例的病理诊断比例为94.39%,诊断时期别的Ⅰ期比例为29.42%,不详比例为30.82%。2002—2015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标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死亡标率总体显示平稳趋势。结论:2002—2015年间,上海女性乳腺癌发病标率持续增高。死亡标率总体显示平稳趋势,提示治疗有效,生存状况改善。  相似文献   
70.
上海市区1973至2005年癌症的发病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上海市区1973至2005年常见癌症及所有癌症的发病变化趋势,评估上海市癌症负担,为制定和评价癌症预防、控制的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模型回归分析,对上海市区癌症登记资料的总体发病率、年龄标化发病率及常见癌症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后称"标化发病率")进行趋势分析,估算总体和分阶段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结果:1973至2005年,上海市区人口男、女性所有部位的癌症粗发病率均呈明显持续上升。相对于1973年,2005年男性癌症粗发病率上升了46.5%,女性上升了66.0%。去除人口结构变化影响后,男性癌症年龄标化发病率实际下降了15.5%,而女性则上升了12.9%,这些变化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常见癌症的标化发病率有升、有降,胃癌、肝癌、食管癌和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持续下降,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则持续上升,肺癌和甲状腺癌则无明显变化。不同部位的常见癌症各自在其不同时期的变化也各有特点。结论:人口老龄化是影响癌症发病率的首要原因,而癌症发病率的变化也反映了癌症危险因素的逐步变迁。目前,癌症相关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时应以减少个体行为危险因素暴露的人群策略与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环境策略并重,减少癌症危险因素的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