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郑莹  龚杨明 《中国肿瘤》2013,22(2):86-89
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可以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是控制我国大肠癌疾病负担的有效措施,制定和实施人群筛查策略应列入区域性癌症控制规划之中.上海于2011年在全国率先将“社区大肠癌筛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文就大肠癌筛查列入公共卫生项目后如何实施人群筛查所涉及的技术性和实施性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为大肠癌筛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癌症防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已证明对自然人群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多发达国家都开展了基于自然人群的大肠癌筛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介绍目前常用的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方法、目标人群的纳入标准以及筛查周期的制定,总结了国内外大肠癌筛查策略以及进展,对我国大肠癌筛查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我国大肠癌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该研究分析了结直肠癌生存率资料,以促进结直肠癌的防治。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2—2006年结直肠癌登记和生存随访报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 Ⅱ法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RS)及其相关人口学和疾病状况特征资料进行分析,以反映上海地区人群结直肠癌的生存现况。结果:纳入分析的上海市2002—2006年诊断的结肠癌和直肠癌病例分别为16682例和11906例,5年OS分别为48.84%和51.65%,5年RS分别为70.50%和71.31%。各种不同诊断时期别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居住区域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生存率较男性高,>44~54岁年龄段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上皮型肿瘤的结肠癌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结肠癌患者,非上皮型肿瘤的直肠癌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直肠癌患者。过去30年来,上海地区结直肠癌的5年OS和RS都有明显改善。结论:上海市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水平较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不同特征人群结直肠癌生存的差异为进一步改善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治提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大肠癌早期发现的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开展大肠癌筛查和早期发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2010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随机抽样方法,对15 732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获取有效问卷15663份.15岁及以上居民对大肠癌的早期异常体征和3项筛检方法,即每年1次主动肛指检查、每年1次主动大便隐血检查(FOBT)和50岁及以上每5年1次主动肠镜检查的知晓率分别为44.04%、22.62%、20.97%和16.83%.不同性别、区域、年龄和文化程度者对此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74岁居民曾做过舡指检查、大便隐血检查和肠镜检查者的比例分别为12.07%、6.65%和4.82%.不同年龄(不包括15~17岁)和文化程度居民受检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居民受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肛指检查外,男、女受检比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曾经做过相关检查的调查对象中,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文化程度者最近一次接受肛指和肠镜检查的时间距调查时间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上海市居民对大肠癌早期发现的认知较差,参加相关早期发现检查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知信行评估,对比社区人群防癌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社区居民对防癌知识知晓程度的变化,评估说明项目已达到实施效果。并提出丰富课程形式,扩大覆盖面;探索健康促进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