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蓖麻子不同炮制品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以两种不同方法炮制的蓖麻子,应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大鼠蛋清足跖肿胀法分别研究其抗炎镇痛作用。结果:两种方法炮制的蓖麻子均可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舔足时间、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程度、减小蛋清致足跖肿胀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炒蓖麻子抗炎镇痛作用强于以鸡蛋为辅料加热炮制的蓖麻子作用效果。结论:中药蓖麻子炮制品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中炒蓖麻子抗炎镇痛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EPI)或比柔比星(THP)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探讨影响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160例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的3周方案,术前化疗2~6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RR)为90%(144/16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R)为26%(41/160),临床部分缓解(PR)为64%(103/160),疾病稳定(SD)为8%(13/160),疾病进展(PD)为2%(3/160).术后病理完伞缓解(pCR)为7%(11/160),原发病灶完全缓解(tpCR)为2%(1.3/160).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临床疗效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以及化疗周期有关.肿瘤体积小临床缓解率高,临床分期早肿瘤缓解率高,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缓解率高,化疗3周期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2周期,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Her-2等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较好,耐受性可以接受.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了解肺诺卡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诺卡菌的耐药性,为临床规范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河南省胸科医院临床诊断为肺诺卡菌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 共有42例诺卡菌感染患者,男性24例,女性18例。88.1%的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包括支气管扩张、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42例患者中有50.0%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其中合并曲霉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各5例。41例进行肺部CT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表现以结节影(78.0%)和斑片影(58.5%)为主,24.4%的患者伴有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者占66.7%,75.0%的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和血沉增快,低蛋白血症患者占54.8%。肺诺卡病患者分离最多的为盖尔森基兴诺卡菌(11株),不同诺卡菌种药敏试验结果不同,但所有分离株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均敏感。大多数患者采用基于以磺胺类药物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83.3%(35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肺诺卡菌病易发生于支气管扩张及免疫力低下患者,临床特点无明显特异性,且易合并曲霉菌和结核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实验室应对诺卡菌进行药敏试验,以便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我院2013—2018年不同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流行变迁情况及耐药特征,为重点科室CRE防控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hoenix-100、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耐药性,WHONET 5.6及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013—2018年我院各ICU共检出CRE菌株1366株,以肺炎克雷伯菌(85.5%)为主,且逐年增多。心脏外科重症监护(CICU)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CRE检出率小于10%。而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SICU)及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CRE检出率分别高达41.07%、48.37%及52.54%,且呈逐年升高趋势。CRE标本来源中以下呼吸道标本(58.93%)为主,其次为血液来源,占14.42%。下呼吸道来源及血液来源的CRE菌株在不同ICU中的构成比均存在差异(P<0.0001)。NSICU及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下呼吸道CRE比例最高,分别为78.53%及75.81%。血液来源的CRE构成比最高的病区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占22.45%。CRE尚未出现替加环素耐药,对多黏菌素罕见耐药。对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分别为68.81%和57.43%,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大于85%。结论 CRE总体检出率呈升高趋势,其暴发式增长集中在2014—2015年,并以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增长为主。不同ICU的CRE检出率差异高达5倍且下呼吸道及血液来源CRE构成比存在差异。不同ICU应针对性的采取感染预防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估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结直肠外科医师缩短学习曲线的要点.方法 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由同组医师完成的120例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A、B、C 3组,每组4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标本长度和淋巴结清扫数,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 3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异,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转开腹例数多于B、C组.各组检获淋巴结数目及标本长度无差异.结论 有丰富开腹直肠癌手术经验的固定手术团队,经过40例的学习曲线,可掌握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粪石性肠梗阻成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5月我院海南分院收治的1例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经验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入院后经保守治疗无效,在全麻下接受腹腔镜探查术、小肠切开粪石取出术,术后16 d再次出现梗阻,肠镜下明确为粪石梗阻,术后23 d二次行剖腹探查、小肠切开粪石取出术。患者二次术后第3天恢复胃肠道功能,第9天进固体食物,第13天痊愈出院,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进食番石榴可能为海南地区粪石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诊治应注意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影响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成功的因素。方法对2008年2月-2011年9月在我科确诊为巨大甲状腺肿28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并对大部分病例随访1年余。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20-60 ml。4例给予气管悬吊术,3例术中行气管切开术,2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2例出现口唇麻木感,术后住院时间为5-14 d,平均7 d。4例患者术后病理回报为结节性甲状腺伴微小乳头状癌。结论良好的术野暴露、丰富的解剖知识、轻柔的操作、细致的组织辨别以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成功切除巨大甲状腺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77%,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缺血型静脉阻塞有效。  相似文献   
50.
仙茅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义  叶方  潘红  马冰  胡延  李诗 《中国药师》2011,14(7):1039-1041
仙茅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Curculligo or—chioides Gaertn)的干燥根茎^[1]。其味辛,性热、有毒。具有消散痈肿、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益精血等功效。常用于痈疽肿痛、肾阳不足、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等症^[2]。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酚性化合物及酚苷,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苷,木脂素及木脂素苷类,黄酮类化合物,苯环取代物、桉烷类衍生物和甜味蛋白以及挥发油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