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2006-2010年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同)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钩体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钩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报告数据和全国钩体病监测哨点的病例信息,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6-2010年,中国钩体病病例报告数继续减少,年均719例,合计病死率为2.47%。南方长江、珠江和澜沧江流域的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广西和广东6省病例占全国病例的74.58%。发病高峰为8、9月,占全年病例的38.96%。病例中农民占75.24%,学生占11.01%,35岁以上中老年病例占66.82%。10~15岁的儿童发病率出现小高峰,进入成年后发病率再次上升至中老年达到高峰。4年来我国共报告34起钩体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174例,死亡39例。2006-2010年,监测点搜集的1020例钩体病病例中62.94%发病前1个月有可疑疫水接触史,其中91.74%为田间劳动或游泳戏水史。10种常见鼠类及蛙、猪、牛、犬和小麂等检出带菌。黄疸出血群赖型、秋季群秋季型、七日热群七日热型、流感伤寒群流感临海型和澳洲群澳洲型5种菌型的抗体近年来在人群中的最为常见。 结论 近年来我国钩体病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病死率较高且局部暴发仍时有发生。南方地区疫情较重、夏秋之交高发、以稻田型疫情为主的流行特点没有改变,但中老年已取代青壮年成为我国钩体病主要危害人群。局部钩体病暴发风险仍存在,医务人员培训和大众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4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因研究和现场调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日,广东省卫生厅首次接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聚集性病例的报告,即日组织现场调查,之后国内其他部分省份出现疫情.  相似文献   
43.
狂犬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 病死率几乎100%。狂犬病为疫苗可预防疾病, 正确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可以有效预防人狂犬病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外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临床研究取得诸多进展, 2018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狂犬病疫苗立场文件(2018版)》。为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 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狂犬病疫苗工作组及特邀专家修订并发布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本文对比《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 解读新版规范的更新要点及支持依据, 以指导临床应用和实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根据我国登革热监测数据,分析我国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发病趋势,探讨相应防制对策及建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登革热发病数据及部分重点省份蚊媒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MAPinfo软件绘制全国病例分布地图.结果 2015年1-6月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34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0例,集中于云南(7例)、广东(3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报告总发病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37例)、福建(15例)、云南(14例)、浙江(13例)和四川(11例).广东、云南等部分重点省份布雷图指数显著高于预警值,提示传播风险较大.结论 我国疫情以东南亚地区输入为主,疫情主要分布在南方省份.大部分低纬度省份在4月份起蚊媒密度升高,且控制效果不理想.探寻长效监测体系,建立可持续蚊媒监控体系,在疫情早期阶段及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对我国登革热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根据2015年1-3月全国登革热监测数据,分析我国近期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探讨相应防治对策建议。 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登革热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 结果 2015年截至3月31日,全国16个省共报告病例54例,较2014年同期(36例)上升50%。实验室确诊4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8%。所有病例均为输入病例。病例以广东省(19例)为主,其次为北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浙江省(各4例)。男女性别比为1.5 : 1,平均年龄38岁,20~40岁年龄组占72%,职业以家务待业(8例)为首,其次是商业服务(7例)。 结论 监测数据提示,我国登革热报告病例数较2014年同期显著升高,地域分布也较2014年有所扩大,2015年登革热疫情防控压力依然较大,各地应充分认识登革热的危害性,加强病例与蚊媒监测,积极开展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病例发现诊断能力与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46.
2010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及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10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2010年中国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国共报告HFRS病例9526例,发病例数较2009年上升8.93%,报告死亡118例,病死率为1.24%.全国发病明显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季节高峰,11月为全年最高发病月份,多数省份春季高峰发病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秋冬季高峰发病所占比例逐步增加;各年龄组男性发病均高于女性,多数年龄组(除25~30岁和>65岁组外)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60岁年龄组病例所占比例有所升高;病例职业仍以农民最多.与往年相比,各监测点鼠密度及带病毒率变化不明显.各监测点鼠种多且构成复杂,野外以黑线姬鼠占主导优势,居民区以褐家鼠占主导优势,但云南省国家级监测点野外和居住区的优势鼠种分别为黄胸鼠和大绒鼠,并在野外大绒鼠监测到新型汉坦病毒(泸西病毒).结论 HFRS在中国分布广泛,发病呈地域性和聚集性,局部地区仍存在暴发和流行的风险,发病人群特征及不同类型疫区的发病季节分布均有变化.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我国狂犬病高发地区小学生对狂犬病防制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危险行为和暴露后处置行为等方面的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在我国狂犬病高发的贵州和广东两省选取2所地市级小学、2所县级小学、4所乡镇级小学和4所村级小学,在每年级系统抽样选择部分小学生问卷调查狂犬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 [结果]在调查的2 408名小学生中,59.51%的学生不知道疯犬的基本表现,22.30%的小学生没有听说过狂犬病,超过一半不知道猫致伤能导致狂犬病,超过4成的小学生不知道被动物伤后应采取措施预防狂犬病,约一半的小学生在遇到犬只追赶时会选择错误做法.近一半的小学生会和家中的犬或猫玩耍,3.20%和18.65%有亲吻犬猫或被犬猫舔的高危行为.12.13%的小学生会和街头流浪犬猫玩耍,约5%还有攻击流浪犬猫的行为.7.10%的小学生有在犬只进食、睡觉或育幼时去嘻逗这样板易导致暴露的行为.被犬猫咬伤后,绝大部分小学生会告诉父母等家人.当伤口轻砍或被舔舐肛门、眼睛和伤口时,仅约3成的小学生会自行处理伤口,相当比例不予处理或不知如何处理.广东省小学生狂犬病知识掌握情况、暴露危险行为以及暴露后处置行为情况均好于贵州省,地市和县级学校小学生狂犬病知识和行为情况也好于乡镇和村级小学.除暴露危险行为外,男女学生对狂犬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暴露后处置行为情况无差异.各年级小学生狂犬病暴露危险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我国小学生狂犬病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狂犬病暴露危险行为比例较高,暴露后处置行为状况有待改善,农村地区小学生的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差于城市地区.我国小学生的狂犬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8.
2006年中国登革热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登革热疫情监测资料,为加强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全国网络直报登革热疫情及登革热监测点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全国共14个省份报告登革热病例1044例,无死亡报告。除广东省有本地感染外,其他地区均为输入性病例;输入性病例全年均有分布,主要来自东南亚和美洲等地区;输入病例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柬埔寨、缅甸和新加坡。广东省登革热多点暴发,发病时间集中在8-11月。媒介伊蚊监测显示广西、海南、云南地区所有监测点和福建省(86.7%)、广东省(55.8%)布雷图指数(BI)均超过5的安全水平;尤其6-10月,BI普遍较高。福建、广东、云南和广西地区媒介蚊种均为白纹伊蚊,海南省媒介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监测点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阳性率为0%~14.5%。开展病原学检测的监测点没有从媒介伊蚊中检测到登革病毒核酸或分离到病毒。 结论 中国南方登革热监测省份具有登革热流行的媒介伊蚊和易感人群,夏秋季节可由输入病例引发本地暴发流行。应普遍建立灵敏的早期登革热预警监测系统,早期发现病例,防蚊灭蚊,控制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49.
2009年中国狂犬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航  满腾飞  李群  殷文武 《疾病监测》2010,25(12):934-937,957
目的根据2009年全国狂犬病监测数据,分析中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2009年"传染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6省上报的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24个省份的892个县(区)报告发病数2213例,报告死亡2131例。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较2008年分别下降10.3%和10.2%。中国狂犬病疫情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次为中东部地区,报告发病数较多的省份为广东、广西、贵州、湖南和河北省(自治区),报告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56.6%。病例仍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9.3%、10.6%和7.4%。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34∶1。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监测点报告的539例病例中,病例的致伤动物仍以犬为主,占87.9%;其次为猫,占5.8%。潜伏期在半年内的居多,占总病例的75.2%。病例暴露后疫苗注射率为15.2%(62/408),其中,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6.3%(21/334)。监测点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9%以上,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84.0%;其次是猫,占10.5%。各省份监测门诊合计的就诊者伤口自行处理率较低,Ⅲ级暴露者的抗狂犬病血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率均不高。各监测点监测门诊的暴露分级构成差异依然存在,这可能与各地就诊者暴露特点不同有关,也提示各监测门诊的分级标准不统一。结论 2009年狂犬病疫情继续下降,但疫情县(区)数占所有县(区)总数的比例在有所升高,并有向西部和北部扩散的趋势。病例多发于农村,儿童和老年人仍是风险较大的人群,犬和猫仍是中国狂犬病主要的宿主动物。病例中的暴露后伤口处理、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情况都极差,成为患者发病的直接原因。狂犬病的防控,需多部门联防联控,卫生部门应做好健康教育和暴露预防处置等工作。  相似文献   
50.
2009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芹  周航  李德新  李群  殷文武 《疾病监测》2010,25(12):938-943
目的分析2009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资料,描述中国HFRS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HFRS发病继续呈下降趋势,共报告病例8745例,较2008年下降3.15%;发病率为0.66/10万;死亡104例,病死率为1.19%。疫情仍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东地区,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依次为黑龙江、陕西、山东、吉林、辽宁、湖南、浙江和江西省。全年发病仍呈春季、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峰高于春季。男女病例性别比为3.37∶1;发病仍以男性青壮年居多;职业仍以农民为主。国家监测点共报告907例,占全国总数的10.37%,监测点发病总趋势与全国发病趋势一致。与2008年相比,鼠密度和鼠带毒率总体变化不明显,鼠带毒率高的地区大部分有所降低,个别地区有升高。野外优势鼠种为以黑线姬鼠,居民区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这两种鼠仍是中国HFRS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结论全国HFRS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但部分监测点鼠密度和鼠带毒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HFRS传播流行风险依然存在。应继续落实防鼠灭鼠、高流行区高危人群免疫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