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3篇
  免费   918篇
  国内免费   411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88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616篇
口腔科学   185篇
临床医学   2014篇
内科学   1069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339篇
特种医学   5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435篇
综合类   4171篇
预防医学   1616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1757篇
  15篇
中国医学   1764篇
肿瘤学   42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1033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783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725篇
  2008年   677篇
  2007年   827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842篇
  2004年   709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57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降低手术感染率。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引流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等主要指标、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改善及感染率,总结围术期感染预防方法。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引流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共发生2例感染,感染率为5.0%,对照组共发生5例感染,感染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同时满足了微创的要求,是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特别是心肺功能较差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该方法较之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其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但仍应重视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PTCA支架术后患者体能恢复、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PTCA支架术后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试验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记录患者患者术后首次床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上台阶数和住院时间;记录患者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冠脉再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进行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结果影响患者PTCA支架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锻炼、年龄、经济状况、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试验组在首次床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上台阶数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9%,冠脉再狭窄发生发生率为19.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7.5%,冠脉再狭窄发生率为4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TCA支架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体能恢复,降低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3.
44.
王鸿  随志辉  高涛涛  刘磊 《安徽医药》2015,36(7):851-853
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34例临床资料,与同期采用传统方法(非手术治疗)治疗患者24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胸痛缓解时间、胸引管引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胸腔镜组的胸痛时间、胸引管引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优于传统方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50 ml。结论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干扰腹腔内脏器、没有污染腹腔的危险,尤其适合于治疗无功能肾。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10诊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57例,按照内固定失效与否分为A(内固定失效组)、B(内固定成功组)2组。观察指标:外侧壁厚度、外侧壁分型、尖顶距(TAD)、螺旋刀片头所在区域、正侧位X线片上远近端皮质对位差。结果 157例获得平均14.6(12~18)个月随访,24例(15.3%)出现内固定失效。11例髋内翻,2例退钉,2例内固定切割,18例复位丢失,4例股骨颈短缩。A组外侧壁厚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AD30 mm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6,P=0.003)。2组螺旋刀片头所在区域及正侧位X线片上远近端皮质对位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Ⅱ、Ⅲ型外侧壁骨折占87.5%,而B组仅为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05,P=0.001)。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股骨近端外侧壁的厚度过小,Ⅱ、Ⅲ型不稳定外侧壁骨折,以及TAD30 mm可能是发生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和使用丝线或锚钉于铰链侧固定椎板对C5神经根麻痹及再关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1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根据控制开门方式将患者分为铰链侧固定组(使用丝线或锚钉于铰链侧固定椎板)和开门侧固定组(使用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铰链侧固定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42~68岁,平均59岁。开门侧固定组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44~71岁,平均57岁。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C5神经根麻痹情况,比较两组开门角度、颈椎曲度指数、脊髓后移及脊髓压迫程度等。结果 铰链侧固定组和开门侧固定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超过12个月;两组患者均一期愈合。铰链侧固定组术后9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1.5%(9/78);微钛板开门侧固定组1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6%(1/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铰链侧固定组开门角度及脊髓后移量大于微钛板开门侧固定组。10例C5神经根麻痹者的脊髓后移量为(3.97±1.19) mm,较无C5神经根麻痹者[(2.57±1.01) mm]高。铰链侧固定组和开门侧固定组术前(12.23%±3.70%和11.38%±4.29%)及术后1周(12.12%±3.77%和11.31%±4.35%)颈椎曲度指数无差异;术后12个月JOA评分[(12.35±1.09)分和(13.55±0.91)分]、JOA评分改善率(64.24%±9.49%和61.78%±11.48%)及脊髓受压程度(0.74%±0.71%和0.75%±0.67%)无差异。术后6个月CT示铰链侧固定组27%患者椎板开门角度丢失>10°,微钛板开门侧固定组开门角度无变化。结论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微钛板固定与使用丝线或锚钉固定控制开门角度相比,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但可降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及减少椎板开门角度丢失。  相似文献   
48.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双侧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59岁,平均40.5岁。按Tile骨折分类法:A型8例,B型6例,C型2例。16例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11例,联合髂窝入路4例,联合后路1例。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评价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切口长度为8~10 cm,平均9 cm;手术时间75~13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400~900 ml,平均600 ml.1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7~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无伤口化脓感染、异位骨化,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无腹壁疝发生。根据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标准,耻骨支骨折复位优9例,良6例,可1例。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总分85.32±8.50,其中优8例,良6例,一般2例。结论: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具有切口方便直接、手术视野清晰、易于复位、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一个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雷奈酸锶(Sr)对高浓度地塞米松(Dex)作用下大鼠成骨细胞(OB)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运用MTT试剂盒和AKP试剂盒分别测定Sr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定量PCR方法测定Sr对高浓度地塞米松作用下成骨钙素(OC)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 Sr浓度在10-5、10-4 mol/L时,能够促进OB增殖和分化(P < 0. 01); Sr浓度为10-4mmol/L能够有效拮抗高浓度Dex( 10-5 mol/L)对成骨细胞分化抑制作用(P <0.01),并能逆转Dex对成骨相关基因OC和TGF-β的抑制作用(P <0. 05,P <0. 01)。结论 Sr能够对大鼠BMSCs来源的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促进作用,同时10-4 mol/L Sr可以拮抗Dex( 10-5 mol/L)对ALP和成骨相关基因的抑制作用。为Sr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引流技术对骨科软组织缺损感染的效果。方法对30例骨科软组织创面缺损感染患者实施负压引负压引流治疗,观察治疗后肉芽生长、炎症反应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本组22例创面经引流5~7 d,感染控制良好,肉芽新鲜,经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后均愈合。8例经8~10 d负压引流后更换了VSD材料,Ⅱ期缝合或植皮后愈合,随访1~12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无功能障碍。结论负压引流技术能抑制创面感染,促进软组织缺损修复和创面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