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因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临床发现一般多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棘手,预后较差.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中医药治疗1例高龄巨快型肝癌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义眼台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发生原因及对症处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我科的义眼台植入术后并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发症的类型及处理方法,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共有义眼台暴露、结膜囊狭窄、上睑下垂、义眼台移位伴上睑区凹陷、结膜肉芽肿及眶内迟发性出血6种并发症,分别给予义眼台暴露修补或义眼台取出再植入、结膜囊成形、上睑下垂矫正、羟基磷灰石骨板眶下壁骨膜下填充等积极处理,均获得较好疗效,随访未再次发生并发症。结论:义眼台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原因多种多样,发生并发症应积极分析处理,早期预防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外敷制剂护肝拔毒巴布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护肝、降酶、退黄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护肝拔毒巴布膏敷贴在日月、期门、章门穴位处,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改善、肝功能复常、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消长、不良反应及随访期复发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能比较快速高效(治疗后4周内)缓解患者胁痛、无力、纳差、黄疸等常见症状。肝功能复常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病毒标志物消长及不良反应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中药护肝拔毒巴布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能较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血清PIVKA-Ⅱ、AFP和AFP异质体(AFP-L3)的优化组合对肝细胞癌(HCC)筛查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肝病中心118例HCC患者和76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血清,分别检测PIVKA-Ⅱ、AFP和AFP-L3水平。比较各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对HCC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PIVKA-Ⅱ、AFP及AFP-L3筛查HCC的效能,计算敏感度及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HCC组PIVKA-Ⅱ、AFP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炎肝硬化组(Z值分别为7. 80、3. 80,P值均0. 001)。HCC组中PIVKA-Ⅱ、AFP、AFP-L3阳性比例均高于肝炎肝硬化组(χ2值分别为153. 36、83. 97、168. 82,P值均0. 001)。PIVKA-Ⅱ和AFP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 6%vs 67. 8%,χ2=0. 02,P 0. 05),但在肝炎肝硬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 5%vs 51. 3%,χ2=23. 37,P 0. 001)。PIVKA-Ⅱ和AFP-L3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 6%vs 35. 6%,χ2=25. 83,P 0. 001),但在肝炎肝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5%vs 9. 2%,χ2=1. 01,P 0. 05)。AFP和AFP-L3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 8%vs 35. 6%,χ2=24. 50,P 0. 001),在肝炎肝硬化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51. 3%vs 9. 2%,χ2=31. 92,P 0. 001)。PIVKA-Ⅱ筛查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32,显著高于AFP的0. 662 (P 0. 01)和AFP-L3的0. 656(P 0. 01)。以PIVKA-Ⅱ 40 m AU/ml、AFP 10 ng/ml和AFP-L3 10%作为各自提示HCC可能的阳性界值,在ROC曲线中,PIVKA-Ⅱ和AFP的敏感度均为67. 8%,高于AFP-L3的55%。PIVKA-Ⅱ的特异度为85. 5%,高于AFP的48. 7%和AFP-L3的60%。PIVKA-Ⅱ、AFP和AFP-L3均阳性时,对HCC的筛查敏感度仅为29. 7%,但特异度提高至98. 7%。PIVKA-Ⅱ+AFP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55. 9%,特异度为90. 8%。PIVKA-Ⅱ+AFP-L3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30. 5%,特异度为98. 7%; AFP+AFP-L3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34. 7%,特异度为93. 4%。结论在除外抗凝剂和胆汁淤积等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血清PIVKA-Ⅱ单项升高对HCC的筛查价值显著优于AFP或AFP-L3单项升高。PIVKA-Ⅱ或AFP任一指标升高可显著提高对HCC的筛查敏感度,PIVKA-Ⅱ、AFP和AFP-L3三者或两两同时升高可显著提高对HCC的筛查特异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恩替卡韦(ETV组)治疗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周口市中心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接受TDF或ETV抗病毒治疗且定期随诊的420例初治慢性HBV感染或肝硬化患者,其中接受TDF治疗者184例(TDF组),接受ETV治疗者236例(ETV组)。监测患者的基线值以及治疗后4、8、12、24、48周的实验室指标:肝肾功能指标、血钙、血磷、肌酸激酶、HBV DNA水平、肝炎标志物(HBs Ag、HBeAg、抗-HBe等),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治疗48周时,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阳性患者、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阴性患者、HBeAg阳性患者、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给予抗病毒治疗后,2组患者HBV DNA水平逐渐下降。治疗48周时,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阳性患者中的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分别为75.5%、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7,P=0.016);TDF组与ETV组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中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分别为75.7%、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2,P=0.017)。96周时,不管是整体还是在亚组(HBeAg阳性、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间比较,TDF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均高于ETV组(93.5%vs 86.9%,χ2=4.921,P=0.027;89.1%vs 76.2%,χ2=6.781,P=0.009;88.3%vs 73.7%,χ2=7.456,P=0.006)。结论在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中,TDF抑制HBV DNA的能力明显优于ETV,尤其对HBV DNA>6 lg IU/ml的患者。  相似文献   
46.
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针对恶性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已经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给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毒副反应以及经济负担,因此有关预测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的标志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部分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通路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破坏相关的循环内皮细胞、CXC趋化因子家族的细胞因子及其他血管生成调控因子可以预测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但是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相同,相关预测因子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大范围的认可。本文就生物标志物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预测作用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徐静  郑文凯  李平  盛云峰  谢芳  董源  于乐成  汪茂荣 《肝脏》2016,(11):905-907
目的分析土三七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服用土三七所致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多数在服药的4个月内发病,均以腹胀为首发表现,所有患者肝脏CT或MRI检查均有"地图样"改变,肝静脉变细或不显示,1例患者出现肝肿大且无腹水,余19例均有腹水,有饮酒史和无饮酒史患者的肝损伤未见显著差异。20例患者中,1例治愈,7例好转,其中有2例是行TIPS治疗后好转。结论土三七可导致SOS的发生,肝脏CT或MRI检查有特征性的表现,早期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有一定疗效,应重视土三七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74例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消融术后腺瘤体积缩小情况、术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4例患者共微波消融结节104枚。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仅1例术后出现轻微局部血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术后1、3、6、12、24个月腺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1.73±37.21)%、(28.71±26.72)%、(53.33±38.24)%、(78.56±15.31)%和(94.28±4.54)%,术前与术后1个月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而且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正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DS)在世界各地的应用及其引起的肝损伤越来越多见。新近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联合组成了一个临床研究小组并举办了一次专题会议,对当前美国HDS的使用和管理状况,HDS的鉴定和纯化方法及其标准化问题,以及HDS诱导肝损伤(HDSinduced liver injury,HDILI)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预防、治疗和调控监督的未来方向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1]。本文特对HDILI相关进展进行介绍,以期推动和加强对我国HDILI研究和防治的重视。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大肠癌致肠梗阻的病理类型、梗阻部位及预后。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87例,对其病理类型、梗阻部位进行观察,随访2年,了解其预后情况。将临床资料输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45岁、45~65岁、>65岁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66.67%、0,>65岁组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直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概率分别为57.47%、21.84%、20.69%,左半结肠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结果显示,中分化腺癌49例(56.32%),较其他病理类型为高;未转移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72.92%)明显高于转移患者(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并肠梗阻以左半结肠高发,中分化腺癌多见,高龄和发生转移的患者术后存活期限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