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0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990篇
耳鼻咽喉   94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931篇
口腔科学   529篇
临床医学   1838篇
内科学   1061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399篇
特种医学   3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89篇
综合类   3590篇
预防医学   855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1379篇
  11篇
中国医学   755篇
肿瘤学   40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705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690篇
  2009年   717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733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867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梁艳  李正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55-2757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对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自体脂肪移植治疗,观察组接受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面部美容权重(ECCA)评分和瘢痕基底深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7%(35/41)]高于对照组[63.41%(26/41)](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瘢痕基底深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bFGF凝胶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可显著降低患者瘢痕深度,提高美容效果,是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形态学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积分值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合并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1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及病情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HFMD组及HFMD合并感染组,每组各5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一次性EDTA扩凝真空采血管,按常规静脉采血1~2 ml,同时做血涂片2张,1张用于瑞氏染色,另1张血片干燥后用10%甲醛固定30 s,按NA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染色,由细胞室工作人员在显微镜下鉴别WBC形态学变化并计数NAP阳性率和积分。 结果正常对照组患儿NAP阳性率为(23.58 ± 11.89)%,积分为(28.18 ± 13.82);单纯HFMD组患儿NAP阳性率为(22.8 ± 10.49)%,积分为(26.92 ± 11.9);HFMD合并感染组患儿NAP阳性率为(77.96 ± 8.99)%,积分为(332.7 ± 58.42);HFMD合并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组NAP阳性率为(22.38 ± 10.54)%,积分为(27.74 ± 12.16);HFMD合并感染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单纯HFMD组、HFMD合并感染抗感染治疗后NA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5.80、28.23、28.37,P均< 0.001);HFMD合并感染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单纯HFMD组、HFMD合并感染抗感染治疗后NAP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35.87、36.27、36.14,P均< 0.001);其余各组NAP阳性率和积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正常对照组、单纯手足口病组、手足口病合并感染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变性细胞、杜勒小体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81.9939、129.1737、117.5489、89.4793,P均< 0.001);手足口病合并感染抗感染治疗前后患儿异常淋巴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变性细胞和杜勒小体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8.2967、8.6138、8.6318、5.4355,P均< 0.001)。 结论白细胞形态学检查和NAP阳性率及积分观察HFMD合并感染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及对疾病诊断、预后监测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研究新疆出产的菊苣根、茎9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抑菌效果,为明确菊苣较好的抑菌药效部位提供参考。方法牛津杯法测定根、茎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倍半稀释法测定根、茎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法测定根、茎提取物对供试菌增殖的影响;酶标法测定细菌胞外溶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浓度变化。结果菊苣根、茎9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均有明显抑制增殖的作用;菊苣根对两种菌最小抑菌浓度均为64 g·L~(-1),菊苣茎对两种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 g·L~(-1)、64 g·L~(-1);菊苣茎95%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好,而菊苣根95%乙醇提取物则对粪肠球菌抑制作用更好;菊苣根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上述两种菌的抑菌效果皆优于95%乙醇提取物(P<0.01)。结论菊苣根、茎95%乙醇提取物均可明显抑制两种菌的增殖,且菊苣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更明显,菊苣根对粪肠球菌抑制效果较好;菊苣根最佳抑菌药效为乙酸乙酯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乳酸脱氢酶(LDH)在评价肝癌切除术后生存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95例行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于术后2周检测患者的ALP和LDH值,并据此将其分为ALP正常组(92例)和高水平组(103例),LDH正常组(88例)和高水平组(107例);比较血清ALP、LDH正常组与高水平组的临床病理资料、肿瘤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ALP高水平组的肿瘤复发转移率高于正常组(485% vs. 141%),LDH高水平组的肿瘤复发转移率高于正常组(495% vs.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P、LDH高水平组肿瘤直径>5 cm、AST>35 U/L、Ⅲ期及中低分化患者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0个月,ALP、LDH正常组的生存率(544%、585%)均高于高水平组(331%、300%)。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Ⅲ期、AST>35 U/L、ALP>140 U/L、LDH>250 U/L、肿瘤分化程度低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ALP、LDH升高患者的生存率较低,ALP、LDH可作为影响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术后ALP、LDH值升高对肿瘤复发转移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王曌  尹跃  边媛媛  田金龙  史琳 《中草药》2020,51(24):6142-6150
目的 研究绞股蓝总皂苷及其水解产物中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及其降糖活性。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重结晶法和半制备液相色谱法等,对绞股蓝总皂苷水解产物和总皂苷进行系统分离,结合NMR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利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活性模型进行化合物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了酶抑制动力学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活性位点分析法,对PTP1B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进行对接模拟。结果 从绞股蓝总皂苷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psapogenin A(1)、20(S)-人参二醇(2)、gypensapogenin F(3)、20(R)-原人参二醇(4)、(23S)-3β-羟基达玛-20,24-二烯-21-羧酸21,23-内酯(5)、gypsapogenin A(6)和(20S,24S)-3β,20,21β,23β,25-五羟基-21,24-环氧达玛烷(7);从总皂苷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R,23R)-3β,20-二羟基达玛-24-烯-21-羧酸21,23-内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6-O-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20S,23S)-3β,20-二羟基达玛-24-烯-21-羧酸21,23-内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6-O-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9)、(20R,23R)-19-醛基-3β,20-二羟基达玛-24-烯-21-羧酸21,23-内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0)、(20S)-3β,20,21-三羟基达玛-23,25-二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21-O-β-D-吡喃葡萄糖苷(11)、(20S,23S)-3β,20-二羟基达玛-24-烯-21-羧酸21,23-内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苷(12)。结论 除化合物4,其他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均具有抑制活性。化合物9的活性最好,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10和1.07 μmol/L。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双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在兔桡骨缺损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与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BMSC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采用慢病毒载体将BMP-2/bFGF基因转染到兔BMSC,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过表达。制备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植入兔挠骨缺损模型后,8周后取出缺损侧挠骨组织。HE染色观察桡骨组织形态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物Runt相关转录因子2 (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和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采用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分析桡骨修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桡骨组织ColⅠ、OP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桡骨组织中EphB4、ephrin-B2水平。结果 BMP-2/bFGF双基因转染的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能够改善缺损桡骨组织形态,提高桡骨组织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上调桡骨组织中Runx2、ALP、OPN和ColⅠ的表达,并能够上调...  相似文献   
40.
王燕  张姣  王会峰  王宁菊 《天津医药》2018,46(3):225-229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 shRNA 沉默肝再生磷酸酶-3(PRL-3)基因对结肠癌 SW480 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组。将携带 PRL-3 shRNA 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结肠癌SW480 细胞,建立稳定沉默 PRL-3 的细胞株,real-time PCR 检测转染后 PRL-3 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 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采用 Transwell 侵袭实验、侵袭小室法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 稳定沉默 PRL-3 的细胞株构建成功,转染组 PRL-3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L-3 shRNA 转染 SW480 细胞 72 h 后,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转染 120 h时最明显(P<0.05)。转染组克隆形成能力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下降(P<0.05)。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 结肠癌 SW480 细胞转染 PRL-3 shRNA 可减少 PRL-3 的表达,有效抑制 SW480 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PRL-3 可能成为治疗结肠癌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