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的实验方法,以避免现有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缺点,为临床治疗各类缓慢型心律失常提供全新的思路。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健康成年杂种犬20只,雌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无支架自体心包瓣植入后血液动力学特性。  方法 :观察无支架自体心包瓣 (自体心包瓣组 )置换主动脉瓣病人 10例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术后近期左心功能变化 ,并与双叶机械瓣 (双叶机械瓣组 )置换主动脉瓣病人比较。  结果 :自体心包瓣组病人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优于双叶机械瓣组 ,而且术后瓣膜有效开口面积大 ,跨瓣压差小 ,病人左心室功能和构型恢复较快 ,2年心包瓣膜功能良好。  结论 :无支架自体心包瓣具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特性 ,手术近期效果满意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再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的病因、手术操作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30例心脏手术后于我院行再次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0.4±12.7)岁。再次手术时间间隔(8.0±8.5)年,再次手术原因包括:主动脉窦部扩张及升主动脉瘤14例(47%),再发主动脉夹层5例(17%),假性动脉瘤3例(10%),人工瓣膜心内膜炎4例(13%),瓣周漏4例(13%),再次手术均为正中开胸,行Bentall手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2例,二尖瓣成形手术3例,三尖瓣成形手术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例,2例DebakeyⅠ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行主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植入手术。结果术中体外循环时间96~296(161.3±43.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8~117(85.7±20.4)min。术后住院期间死亡5例(17%),主要死因包括心力衰竭及感染性休克。术后随访3~75(33.5±21.1)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脑出血。结论心脏术后再发主动脉根部病变处理较为棘手,手术风险较高。术前需进行充分评估,合适的手术入路、充分的心肌保护、完善的手术方案对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总结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效果,以提高手术疗效. 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同期手术治疗105例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年龄36~79岁(61.96±7.61岁),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疾病59例,退行性二尖瓣病变24例,老年性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13例;其它主动脉瓣病变9例.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98例,术中探查发现冠心病7例.全组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移植血管216支(2.06支/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36例,二尖瓣成形术1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3例,双瓣膜置换术11例. 结果 术后住院死亡6例(5.7%,6/105).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3例,肾功能衰竭2例,术后心脏骤停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随访93例,随访时间1个月至7年,失访6例.无晚期死亡患者.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5例,Ⅱ级53例,Ⅲ级10例,Ⅳ级5例.1例患者活动后仍有心绞痛存在. 结论 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绝大多数无典型的心绞痛症状,50岁以上的患者必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有冠心病易患因素者,应积极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所致的心肌缺血可明显加重心脏瓣膜疾病所引起的心肌损害,术中心肌保护尤为重要;正确评价术前左心功能低下的患者是选择手术治疗的难点,更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5.
转化生长因子对心肌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细胞胶原合成的作用。方法 利用成熟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20ng/ml人TGF-β1刺激后不同时间后,以及不同浓度人TGF-β1(5,10,20ng/ml)刺激和正常人和风心病患者心肌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和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人TGF-β1对正常人心肌细胞胶原合成无刺激作用,但可促进风心病患者心肌细胞I,Ⅲ型前胶原mRNA和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且上调作用与刺激时间和浓度均呈依赖关系。结论 TGF-β1是风心病心肌细胞合成分泌胶原的重要刺激因子,在风心病心肌细胞表型改变参与心肌纤维化的调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 (SARS- Co V)对心肌组织损害的发生规律。 方法 :将 2 4例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 组 (病程 <14 d,n=16 )和 组 (病程≥ 14 d,n=8) ,观察其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他相关体征。 结果 : 组4 3.8% (7/16 )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10 0 IU/L,5 6 .2 % (9/16 )的患者乳酸脱氢酶 (L DH- 1) >16 0 IU/L,明显高于 组的 0 (0 /8)、2 5 % (2 /8) (P<0 .0 5 ) ; 组患者胸闷、心悸和肌肉酸痛发生率分别为 4 3.8%、37.5 %、5 0 .0 % ,明显高于 组的 2 5 .0 %、12 .5 %、37.5 % (P<0 .0 5 ) ;心率普遍较快 , 组为 80~ 10 5 (90 .4± 8.1)次 /min, 组为 72~ 87(81.9± 4 .9)次 /min。结论 :SARS- Co V对心肌组织的损害可能发生于发病后 2周内 ,早期密切观察心肌酶谱及相关体征的变化 ,尽早进行干预性治疗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主动脉弓部手术7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主动脉弓部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75例弓部手术中74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技术,其中54例脑保护采用上腔静脉逆灌(RCP),20例采用右腋动脉顺灌(SCP);仅1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局部切除吻合。升主动脉和半弓置换53例,其中同期行降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11例,弓部内膜破口修补6例,降主动脉近端内膜破口修补3例;升主动脉和全弓置换20例,其中同期行传统象鼻手术12例,降主动脉腔内支架植入4例;单纯弓部瘤切除缝合及弓部置换各1例。同期手术包括17例Bentall手术,12例AVR,3例Cabrol手术,5例二尖瓣成形术,9例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术等。DHCA9~120min,平均42.3min。结果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6.7%。主要并发症为呼吸功能不全11例,肾功能不全7例,一过性精神异常9例。结论DHCA+RCP及DHCA+SCP技术均是主动脉弓部手术的有效方法,但后者更适用于复杂的弓部手术;手术范围和方式取决于病变性质和范围,术前状况和手术技术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8.
患者 男,26岁,因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12年,胸闷、咳嗽伴痰中带血5d急诊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肺下部可闻及散布的细湿啰音。心率82次/分,心律齐,二尖瓣机械瓣启闭音正常。入院当晚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加剧,咯鲜红色泡沫痰,呼吸达30次/分以上,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雎(PaO2)59mmHg。紧急行食管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机械瓣开放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39.
成熟心肌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未成熟心肌细胞 ( ECM)培养虽有 40年的历史 ,但 ECM与成熟心肌细胞 ( ACM)相比无论在功能还是结构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 ,因此 ,利用 ECM培养模型研究心肌细胞生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心血管研究领域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进展 ,ACM培养正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术。自 1 977年 Jacobson首次成功培养出 ACM以后 ,1 982年Piper等又建立了另一种 ACM培养模型。近 1 0年来 ,通过改进培养技术维持培养心肌细胞在体特性已取得显著进展 ,使得一些转基因技术可以用ACM培养模型来研究。现将 ACM培养的技术方法和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术后早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行TAVI的33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手术入路、并发疾病等基本资料,以及术前和术后早期(0~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结果 33例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组20例,重度主动脉瓣反流(SAR)组8例,SAS合并SAR组(合并组)5例。术后早期SAS组1例患者2次因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治疗,4例患者出现微量瓣周漏,1例患者出现大量瓣周漏;SAR组1例患者出现中度瓣周漏;合并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瓣周漏。与术前相比,术后早期33例患者总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房容积(LAV)、最大主动脉瓣跨瓣压差(AVPGmax)均下降(P均<0.01),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AVA)增加(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后壁厚度(PWT)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均>0.05);SAS组LVEF升高(P<0.05),LAV、AVPGmax均下降(P<0.05,P<0.01),AVA增加(P<0.01);SAR组LVEDV、LAV均下降(P均<0.01),IVST增加(P<0.05);合并组LVEDV、LAV、AVPGmax均下降(P均<0.05),AVA增加(P<0.01)。结论 对于SAS、SAR和SAS合并SAR患者,TAVI术后早期心脏逆重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单纯SAR及合并SAS的高危患者可从TAVI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