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3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Fuzzy综合评判法在七年制医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考多项相关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备选集及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依所Fuzzy综合评判法提出了针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综合素质评价模糊数学计算模型,并举例对该模型的使用进行了说明。结果发现该模型能够相对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2.
冠心病冠状循环中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TXB2,6┐酮┐PGF1α和PDGF的变化意义马颖艳贾国良张玉顺郑昌柱陈士良王小燕李媛李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33)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小板血栓素B26-酮-前列环素血...  相似文献   
23.
IntactnessofmembranousstructureincaninestunnedmyocardiumshownwithcolloidallanthanumnitrateZhuYonghong(朱永宏),LiLansun(李兰荪),Chen...  相似文献   
24.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左心室功能检查方法。目前,传统的STI测定方法,需在多导仪上同步记录心电图(ECG)、心音图(PCG)、颈动脉搏动图(CAR)或心尖搏动图(ACG)。由于国内质量较高的多导仪尚未普及,故限  相似文献   
25.
本文用心电图机记录ECG和PCG迭加图的方法进行STI测定。纸速为50mm/S,先后记录ECG、PCG、CAR和ECG PCG,然后由ECG PCG中测Q-S_2,由PCG中测S_1—S_2,由CAR中测LVET,由(Q—S_2)—LVET求PEP,由(S_1—S_2)—LVET求ICT,再算得PEP/LVET和ICT/LVET。  相似文献   
26.
<正> 很早人们就发现,饱餐可以诱发和加重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和ST—T缺血性改变,同时也可诱发心律失常,引起心脏停搏和猝死。也有报道心源性猝死常发生在家中,不少人在  相似文献   
27.
<正>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测定是一种无创伤性半定量评定心脏收缩功能的方法,在国内已有许多报道。其测定结果与冠脉造影及血流动力学相关,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注意的是STI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已报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心率、年龄、性别、药物及技术因素等。近期我  相似文献   
28.
家兔15只,雌雄不拘,体重1.9~3.5kg,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30mg/kg),颈总动脉插管并通过压力换能器和二导仪相连以记录动脉血压,耳缘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0.1~0.2mg/kg)和垂体后叶素(ADH,稀释后,每只量为2~5单位),同时记录颈总动脉血压(单位kPa)和  相似文献   
29.
<正>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左心室功能检查方法。目前,STI的传统方法需在多导仪上同步记录心电图(ECG)、心音图(PCG)、颈动脉搏动图(CAR)或心尖搏动图(ACG)。现在国内多导仪尚未普及,限制了STI 在基层单位的广泛使用。本文试图提出新指标和建立回归公式,用心电图机记录以简化STI 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0.
随着风湿病学的发展,对学科人才素质、知识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建立全新的、较为完整和科学的风湿病学课程体系;建设配套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