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3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 患者,女,76岁。因反复咳嗽、咯痰20余年,加重伴发热2d入院。查体T39℃,P103次/min,R30次/min,BP16/10.66kPa,神志清楚,体弱,体重35kg,营养差、桶状胸、双肺满布哮鸣音,左肺下叶可闻及细湿罗音,患者既往有肺结核、肺气肿病史,胸片示双上肺部均为条索状天幕样改变,双下肺可见代偿性肺气肿及点片状阴影,实验室  相似文献   
7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患病率为70~100/10万人,如果以全国12亿人口计算,我国的SLE患者已达84~120万之多,且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变化多端,除了累及皮肤外,还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包括一些重要器官如神经系统、心脏、肾脏等。诊治困难,死亡率高,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风湿病学和皮肤病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在SLE教学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伍,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制作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媒体课件,并在2002级专升本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73.
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能否逆转冠心病(CAD)患者的左室重构(LVRM),目前尚无一致认识。 文章对成功地实施选择性PTCA的25例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动态观察其围PTCA期左室射血分数 (LVEF)、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的演变。发现扩大的左室容积在围 术期中明显缩小,其中LVRM者(n=7)术后LVESV首先回缩(P<0.05),随后LVESV及LVEDV均缩小显著(均 P<0.01);而无LVRM者(n=8)、LVEDV及LVESV无变化(均P=NS)。无论有无LVRM,围术期LVEF及SV 均无变化(皆P=NS)。提示在选择性PTCA围术期中,LVRM可获明显减轻;反映左室功能改善的2DE指标中, LVESV及LVEDV较LVEF及SV敏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SYNTAX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5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51例冠状动脉狭窄50%为对照组,余205例为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又根据SYNTAX评分结果分为低分组(1~22分)70例、中分组(23~32)94例、高分组(32分)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测双侧C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C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低分组比较,中分组和高分组C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Spearman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CIMT与SYNTAX评分呈直线正相关(r=0.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MT及颈动脉斑块是SYNTAX积分32分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CIMT及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密切相关,可间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5.
作者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为金标准,127例病人以冠心病收入院,行CAG检查,并行心电图(ECG)、心脏B超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等无创伤检查,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ECG,心脏B超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敏感度分别为60.3%、70.9%和90.5%,特异度分别为54.7%、62.3%和21.4%;准确度分别为57.5%、66.7%和62.9%。ECG和心脏B超联合试验可使敏感度提高到78.2%,特异度提高到83.0%。心肌灌注显像的特异度较低,但对CAG不能检出冠状动脉的微血管病变而心肌灌注显像对此类病人的敏感度却较高。心脏B超检出的舒张期功能障碍特别是同时合并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实验性冠状动脉定量狭窄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用的定量缩窄冠状动脉新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冠脉狭窄程度与流量变化呈现反“S”形曲线,扩血管药物和抗血栓药使曲线右移,缩血管药物和刺激迷走神经使曲线左移。曲线的偏移与冠脉的舒缩及缺血区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与恶化有一定联系,它对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表现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高血压大鼠模型动脉外膜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血管紧张素II (Ang II)微泵灌注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未处理组、生理盐水灌注组和Ang II灌注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及血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外膜成纤维细胞过氧化氢酶(CAT)蛋白在未处理组、单纯Ang II、ERK1/2抑制剂PD98059和Ang II+PD98059培养下的表达。结果: 大鼠颈动脉HE染色和收缩压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及生理盐水灌注组相比,Ang II组大鼠颈动脉中膜厚度和收缩压明显增加(P<0.01),动脉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变,并且有显著的病理性血管重塑发生。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D98059作用下CAT比单纯Ang II明显增高(P<0.05),表明ERK1/2信号通路能够恢复Ang II诱导的CAT表达下调。结论: Ang II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下调血管外膜CAT的表达,进而促进血管细胞表型转化,导致血管病理性重塑发生。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12h服用80mg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联合术前2h加服40mg阿托伐他汀,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心肌梗死(MI)的发生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需择期PCI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组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强化组: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术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术前2h阿托伐他汀40mg;对照组:仅给予CHD基础药物治疗,其中阿托伐他汀20mg。测定PCI术后18h测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随访术后30d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结果阿托伐他汀强化组心肌梗死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K-MB和TnI分别为(2.21±0.77)ng/ml比(12.30±7.89)ng/ml(P<0.01),和(0.196±0.112)ng/ml比(1.359±0.142)ng/ml,(P<0.01);且术后30d,阿托伐他汀强化组(3.08%)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9.09%)比,P<0.01。结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术前2h加服40mg,能显著降低PCI围术期MI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卡托普利和呋喃二氢吡啶Ⅰ对急性心肌梗塞(心梗)犬冠脉侧支循环和心梗范围的影响。方法在18只麻醉开胸犬上阻断冠脉左前降支,建立侧支返流模型。卡托普利组(n=6)和呋喃二氢吡啶Ⅰ组(n=6)在缺血5min后分别滴注卡托普利和呋喃二氢吡啶Ⅰ200μg/kg,对照组(n=6)滴注等容积生理盐水。在不同时间点上观察心脏血液动力学指标和侧支循环指标,缺血120min后称重法测定心梗范围。结果两个用药组在用药后心率显著下降。与缺血5min的基础值相比,两个用药组冠脉侧支流量显著增加,侧支系统阻力及外周冠脉阻力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个用药组心梗范围较对照组显著缩小。结论卡托普利和呋喃二氢吡啶Ⅰ均能改善急性心梗犬的冠脉侧支循环,并能限制心梗范围。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对22条犬,在建立颈总动脉向左冠脉回旋支(LCX)供血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刺激右侧迷走神经(RV)。LCX内注射乙酰胆硷(Ach)、硝酸甘油(NG)、去甲肾上腺素(NE)等实验,观察冠脉灌注压(CPP)、冠脉平均血流量(CBF)及ECG的变化。结果表明:刺激RV和冠脉(CA)内注射Ach对心脏频率、传导和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随刺激强度和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小剂量NG可直接扩张CA,使CBF增加,大剂量Ach可能诱发CA痉挛和严重心律失常,并使CPP和CBF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