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R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每日2次,同时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为12周。分别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CD8~+T、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同时观察试验过程的不良反应。计算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检测C反应蛋白(CPR)、类风湿因子(RF)。结果 12周后,试验组患者CD4~+、CD4~+/CD8~+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8~+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ESR、CPR、RF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gG、IgA、IgM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RRA可能通过调节患者CD4~+/CD8~+T细胞免疫失衡、降低免疫球蛋白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5(SCMC-ALL-2005)治疗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方法按照SCMC-ALL-2005方案,5家医院对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新发B细胞型ALL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B细胞型ALL患儿601例,539例(89.68%)随访至2011年9月30日。601例患儿中,低危284例、中危231例、高危86例,均按照诊疗建议治疗。诱导期间缓解率为98.84%(7例未缓解),第一次事件发生时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2.94年),至随访终止日的539例随访病例中共完成治疗403例(74.77%);低危组完成治疗223例(86.43%),中危组150例(73.17%),高危组30例(39.47%),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儿随访3年的总生存率为(83.3±1.8)%,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9.2±1.9)%;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79.5±3.3)%,5年EFS率为(70.9±3.7)%。低、中、高危三组间3年及5年E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CMC-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比较满意,多中心协作有助于儿童白血病的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水平,为恶性疟原虫DNA疫苗在动物和人体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构建编码多价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质粒pcDNA3-Pf8,PCR法检测免疫鼠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脾脏和肺组织中pcDNA3-Pf8,ELISA、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体外抑制试验观察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结果:用PCR法从上述组织中均检测到pcDNA3-Pf8,ELISA法测得免疫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滴度达12560,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显示恶性疟原虫可溶性抗原能特异性地剌激免疫鼠脾细胞增殖,免疫血清在体外还能抑制恶性疟红内期疟原虫的生长、发育。结论:编码恶性疟原虫多价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质粒pcDNA3-Pf8直接免疫接种,能特异性地剌激BALB/c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其免疫血清在体外对疟原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恶性疟原虫主要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在其分子C-端MPS-119具有两个类EGF结构,其中类EGF-1为特异性抗体抑制原虫侵入细胞的靶位之一。本文通过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法提取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再用PCR扩增类EGF-1基因,经酶切纯化后插入质粒pGEM3Zf(+)中,转化大肠杆菌DH5a,经PCR筛选及双酶切鉴定,筛选出含类EGF-1基因的阳性克隆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我国恶性疟原虫海南株 (FCC1/ HN)谷氨酸富集蛋白 (GARP)、丝氨酸重复抗原 (SERA)和裂殖子表面蛋白 1(MSA1)基因序列 ,并进行序列分析。 方法 采用 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基因组 DNA中扩增 GARP、SERA和 MSA1基因片段 ,分别插入到测序载体上进行测序。应用 DNAstar软件辅助分析 3种抗原基因的结构及 3种抗原在不同恶性疟原虫株间的分化情况。 结果 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 GARP基因全长 2 2 6 3bp,编码6 82个氨基酸残基 ,谷氨酸占 2 3.6 1% ,包含 5个典型的氨基酸重复序列 ;SERA基因全长 344 8bp,编码 995个氨基酸残基 ,丝氨酸含量为 10 .6 5 % ,包含 1个连续 32个丝氨酸 (S)残基的序列 ;MSA1基因全长 5 0 85 bp,编码 16 94个氨基酸残基 ,MSA1的氨基酸序列符合 MAD2 0型特征。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与 3D7、FC2 7株 GARP的序列差异主要集中于 C-末端 ;FCC1/ HN株与 FCR3、3D7、FCBR、Hondulas- 1株 SERA的序列差异主要集中于 N-端。FCC1/ HN株与MAD2 0、3D7、HN1、HN2、FC2 7、RO- 71、RO- 33、CAMP和 Palo- alto株 MSA1的同源性高 ,K1和 WEL L COME株 MSA1的同源性高 ,各分离株 MSA1的序列差异主要处于第 2至 16分区。 结论 了解了恶性疟原虫 FCC1/ HN株 GARP、SERA和 MSA1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FLAG方案[氟达拉滨30 mg/m2,d 1 ~ 5,阿糖胞苷2 g/m2,d 1 ~ 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 μg/(kg·d)]治疗的19例复发性ALL和NH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ALL 15例(初诊时高危8例,中危2例,低危5例),NHL 4例(临床分期为Ⅳ期);早期复发12例,晚期复发7例.观察其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1个疗程后,11例(73.3%)ALL患儿达完全缓解(CR),其中高危5例,中危1例,低危5例;2例(50.0%)NHL患儿达CR;6例(50.0%)早期复发患儿达CR,7例(100.0%)晚期复发患儿均达CR,CR率明显高于早期复发患儿(P < 0.05).13例CR患儿,中位无病生存时间5.5个月(2 ~ 12个月).血液学毒性Ⅳ级8例,Ⅲ级4例,Ⅱ级4例;合并感染13例(68.4%),均得到有效控制;肝脏毒性Ⅲ级1例,Ⅰ级2例,经治疗后均恢复.结论 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ALL及NHL疗效显著,尤其对于晚期复发患儿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口服洗肠液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89年来采用口服洗肠液用于无明显肠道梗阻的患者术前或特殊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收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9例中 ,男 16例 ,女 3例。年龄 2 1~72岁 ,其中上消化道手术 6例 ,结肠直肠手术 9例 ,纤维结肠镜检 2例 ,腹部摄片及肾分泌性造影各 1例。以上患者均无明显肠道梗阻。1.2 洗肠液组成 由两种溶液组成 :甲液 :5 0 %硫酸镁溶液5 0ml。乙液 :10 0 0ml水溶液中含氯化钠 6 .14g ,碳酸氢钠2 .94g,氯化钾 0 .75 g。1.3 方法 对上消化道手术腹部摄片者 ,于术前 2日进双份流汁饮食。于检查或…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卡介苗(bac illus calm ette-guerin,BCG)对白血病患儿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体外扩增的影响。本实验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分为三个亚组即BCG组(单纯卡介苗),GTI组(细胞因子组)和GTIB组(细胞因子+卡介苗组)。培养至第9天,对各组细胞进行计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免疫表型,并行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在油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结果表明:①实验各组均得到一定数量典型的DC,其中BCG组DC数低于GTI组和GTIB组(t分别为4.20,6.36,p均0.01),GTI组DC数与GTIB组DC数比较无显著差异(t=2.25;p0.05);②BCG组CD1 a+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3.04,p0.05),但低于GTI组和GTIB组(t分别为2.79,6.41,p均0.05);GTI组与GTIB组CD1 a+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5,p0.05)。BCG组HLA-DR+、CD83+细胞比例亦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4.77,4.15;p0.05),而低于GTI组和GTIB组(t分别为6.65,3.19;p均0.05),GTI组HLA-DR+、CD83+细胞比例低于GTIB组(t分别为5.64,2.98;p均0.05)。结论:BCG不仅能促进白血病患儿外周血DC体外扩增,还能协同rhGM-CSF、rhTNF-α、rhIL-4促进DC成熟。  相似文献   
9.
10.
55例肝癌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光镜下,Ⅰ级癌7例,Ⅱ级癌38例,Ⅲ级癌10例。电镜下,核仁明显增大,数量增多、形态多姿。越是分化差的肝癌,核仁畸形越明显。这和肿瘤代谢旺盛有密切关系。根据肝癌细胞核仁的改变,似可作为判断肝癌分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对肝癌的预后判断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