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确诊的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多种多样,易误诊。结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的疾病,影像学检查是其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病理活检是其确诊的主要方法。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总结我科1996-2003年儿童再障32例,均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IST),根据免疫抑制药物的不同组合分为2组:4种药物联合组和2~3种药物联合组.[结果]总有效率为71.88%,4种药物联合组、2~3种药物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72.2%及71.33%,差别无显著性.治疗过程中,致命的合并症为败血症,尤其潜伏病毒激活及深部真菌感染.随访中没有病例发展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或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结论]CSA与ALG/ATG、HDIVIG、HDMP有良好的协同作用,IIST有利于更进一步提高儿童SAA的疗效.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6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出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罕见的临床综合征;6例病例中,1例治愈,1例好转,1例放弃,3例死亡。结论:本病发病多与感染有关,病情重,预后不良,病死率高;治疗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对因治疗,针对性的抗感染结合抑制免疫反应治疗,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诊治的儿童传单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传单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外,肝肿大(82%),鼻塞(49%)和双眼睑水肿(29%)较多见;传单肝功改变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各年龄组传单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早期检测EBV-IgM总体阳性率为86%,发生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神经专科收治的65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儿单用利培酮治疗,治疗组34例患儿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治疗。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ABC量表、CARS量表评定,对比两组患儿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ABC量表中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自我照顾5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CARS量表总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ARS量表总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较利培酮单药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推拿结合Vojta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 【方法】 将8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推拿、针灸、等传统医学综合康复治疗3个月;观察组46例在综合康复基础上加用现康复Vojta神经发育疗法进行治疗3个月。再运用Vojta姿势反射7项姿势检查对治疗前后进行测评。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达95.7%,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推拿结合Vojta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瘫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27.
28.
有这样一则关于养猪的广告词:白天吃得好,晚上睡得好。很好理解,只有这样,猪宝宝才能多快好省地生长。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人静脉用免疫球蛋白G(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G,IVIG)对印防己毒(picrotoxin,PTX)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抽搐表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海马CA1区IgG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采用PTX1.5mg/(kg·d),连续造模21d,并先后给予IVIG500mg(kg·d),连续4d后,观察大鼠抽搐发作表现,并检测大鼠外周血CD3+T细胞及CD4+T细胞比例、B细胞分子的表达、海马CA1区的IgG免疫反应阳性(IgG-IR)细胞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VIG预处理组的潜伏期于PTX造模的第1~12d明显延长(P0.05),第13~21d则趋向一致(P0.05);IVIG治疗组于IVIG治疗期间较对照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IVIG预处理及IVIG治疗组B细胞比例、IgG-IR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D3+T细胞及CD4+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IVIG预处理或治疗后,癫痫大鼠的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可能与其下调癫痫大鼠外周血B细胞及海马CA1区IgG的表达,上调外周血中CD3+T、CD4+T细胞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0.
免疫调节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免疫调节治疗对脑性瘫痪的疗效影响。方法将63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免疫调节组。对照组用传统的方法治疗,免疫调节组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薄芝糖甙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前免疫调节组和对照组Th/Ts、CD19+B、CD20+B细胞比例均增高,治疗后免疫调节组各项指标与健康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Th/Ts、CD19+B、CD20+B仍维持较高水平。治疗后3个月评估,免疫调节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85.71%,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根据CD19+B的检验值对免疫调节组分为免疫异常组和免疫正常组,免疫异常组的有效率为96.00%,而免疫正常组的有效率为82.35%,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存在免疫指标异常,针对可能存在的免疫性神经损害,临床上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