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读片窗     
患者男,14岁。间断腹痛1个月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腹痛以上腹为重,阵发性绞痛难以忍受。无发热。体检:神清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坦、柔软,上腹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WBC11.5×109/L,RBC2.09×1012/L,Hb64.2g/L,PCT122×109/L。血淀粉酶不高,尿淀粉酶升高(600~700U/L,正常<400U/L)。CT表现:左上腹胰腺前方见大小约14cm×7.8cm×8.0cm不规则偏实性肿块,与胰尾部及脾脏分界不清楚(图1、2),增强扫描示轻度强化,密度较均匀(图3、4)。请分析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22.
老年人心包脂肪垫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包脂肪垫的CR、CT、MRI表现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 4 0例 6 0岁以上老年人的所有CR胸片及部分CT、MRI资料 ,分析心包脂肪垫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胸部CR平片心包脂肪垫的显示率为 73 33% ,CT、MRI显示率为 10 0 0 %。结论 心包脂肪垫在常规的胸部CR平片检查中大部分可以显示 ,少部分不易鉴别者做CT或MRI进一步检查 ,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3.
腭裂整复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精神负担,腭裂整复术的目的是修复正常的解剖形态和功能[1]。因腭裂整复术较唇裂修复术复杂,操作较难,创面较大,失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也较严重,因此,术前周密的准备和术后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精心护理,对腭裂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187例腭裂病人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从2001年—2006年共收治腭裂病人187例,男102例,女85例;年龄最大35岁,最小2.5岁,其中2.5岁~4岁29例,5岁~6岁72例,7岁~10岁32例,11岁~16岁28例,16岁以上26例;180…  相似文献   
24.
目的:应用3.0T MRI 成像探讨正常女性子宫肌层厚度随年龄变化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正常女性子宫磁共振多模态成像,测量子宫内肌层(结合带)和外肌层的厚度,按年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21~30岁、31~40岁、41~50岁、≥51岁年龄组结合带厚度中位值分别为0.4 cm、0.8 cm、0.63 cm、0.1 cm,外肌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2 cm、1.1 cm、1.2 cm、1.2 cm。结合带厚度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对研究孕宫疾病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带厚度在31~40岁、41~50岁2个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1~40岁、41~50岁年龄段的结合带厚度最厚,21~30岁次之,≥51岁女性的结合带最薄。外肌层厚度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合带厚度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对研究子宫疾病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美洛昔康进行治疗同时,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六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特点。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中,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行消化内镜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5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54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与单纯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单纯实施三维适形放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用药不良反应.跟踪随访2年,观察1年死亡率和2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2个月,两组瘤体大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显著增加,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肠道反应和疼痛、心悸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骨髓抑制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年生存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治疗效果明显,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增加.治疗过程中没有叠加化疗毒性,并有效避免了放射性损害,用药不良反应较小,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肿瘤的0.2%(男性)~1.0%(女性)。1928年Graham首次报道了关于静息甲状腺癌的临床概念后,关于甲状腺癌的研究日渐增多。甲状腺微小癌( thyroid micro carcinoma,TMC)的概念也逐渐被各国学者熟知。甲状腺微小癌是指甲状腺癌肿直径小于或等于10 mm的甲状腺癌[1]。以往,TMC患者大多因其他甲状腺疾病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中被偶然发现,甚至有些患者在因其他疾病死亡后的尸检中发现。世界各地尸检中TMC的发现率为1.5%~35.6%。以前部分学者认为,甲状腺微小癌因其癌灶直径较小,与直径较大的甲状腺癌相比,其侵袭性较低,故对其的治疗应采用临床观察等相对保守的方法[2]。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细针穿刺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甲状腺疾病重视程度的增加, TMC的检出率明显上升。但是,对于TMC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因此这一问题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甲状腺微小癌的病因仍不是很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放射线接触史、体内碘水平异常、遗传因素以及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甲状腺癌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特点,甲状腺微小癌亦是如此,其病理分型包括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甲状腺微小癌的特点是起病缓慢、隐匿,可长期处于无进展的亚临床状态,也可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共存,易误诊、漏诊。但是,也有部分TMC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特点,癌细胞分化不成熟、浸润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且可以发生转移。 TMC主要的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第一站多为颈部Ⅵ区淋巴结,即中央组,一旦发生转移,患者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此时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Andreas等[3]关于甲状腺微小髓样癌生物相关性的研究中得出甲状腺微小髓样癌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甲状腺微小癌整体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乳头状微小癌比例的上升尤为突出。未来,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微小癌患者,所以,对于TMC的诊断及治疗应予重视。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基因诊断细化其危险分层,制定更加合理的(积极或保守)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23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患者,应用Swan-Ganz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指出血液动力学监测对了解术后早期患者心功能改变及合理治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