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讨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AVSD合并肺动脉高压修补术的75例患儿进行随访分析。患儿术前行心导管检查,了解肺动脉压力及肺小动脉阻力(PAR)。通过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评估术前,术后第2天、1个月、6个月及1年肺动脉高压的情况。记录术后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情况。结果 75例CAVSD患儿术后监护(4.9±2.1) d,呼吸机使用(2.1±0.9) d,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12例(16%)。PAR > 8 Wood 单位患儿与PAR≤8 Wood 单位患儿比较,年龄较大,术后监护时间、呼吸机维持时间较长,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率较高 (P均 < 0.05)。院内死亡5例,其中4例的共同瓣严重发育不良。75例患儿中,术后第2天彩超评估39例(52%)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51例(68%)于术后1个月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64例(85%)于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68例(91%)于术后1年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余7例术后1年仍合并肺动脉高压。结论 CAVSD早期修补术安全、有效。术前PAR > 8 Wood 单位患儿术后易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  相似文献   
12.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瘤大小将33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分为病变I组、Ⅱ组,分别与20例正常儿童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对照,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左心室最大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采用Simpson法心内膜自动跟踪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量。结果病变I组23例各节段左心室最大纵向运动速度、应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变Ⅱ组10例各节段最大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均明显低于I组(P〈0.05);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受损,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的左心室最大纵向运动速度、应变率可以反映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急性心理应激组、慢性心理应激组、急性心理应激 运动组、慢性心理应激 运动组。运动大鼠进行10周游泳运动(1次/天,60min/次);心理应激大鼠分别施加急(一次)、慢(后3周)性心理应激。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GnRHmRNA、垂体LHmRNA表达及血清睾酮(T)、皮质醇(C)含量。结果:(1)急、慢性心理应激组大鼠下丘脑GnRH、垂体LHmRNA表达量、血清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心理应激组大鼠体重、睾丸重、睾丸重/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大鼠下丘脑GnRH、垂体LH表达及血清T、C均无明显变化。(3)与心理应激组比,慢性心理应激 运动组大鼠下丘脑GnRH、垂体LH表达量以及血清T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心理应激作为一种应激源,可能会引起大鼠HPG轴紊乱;中等负荷运动对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表现因疾病所处阶段的不同而呈多样必,这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探讨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0年收治的52例先心病合并IE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断、抗生素选择、手术指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作一分析。结果:发热、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杂音改变、皮肤瘀点斑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常半数以上有贫血、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培养阳性28例(54%),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82%,二维超声(2DE)检查发现螯生物34例(65%);26例(50%)因瓣膜受累造成顽固性心力衰竭,神经系统症状和周围血管栓塞并发症;死亡14例(27%);7例经抗生素联合治疗后接受外科手术,均获痊愈。结论:先心病患儿包括已经外科手术纠治者,如存在不明显原因持续1周以上的发热,无明显心外病灶时,应仔细检查心脏杂音的变化,观察末梢血管栓塞表现,并及时及连续做规范的血培养检查及2DE检查,以明确IE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急性肺栓塞(PTE)及其对溶栓后疗效的评价。方法临床疑似PTE的35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经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核素、螺旋CT、肺动脉造影综合检查后确诊的较大面积肺栓塞的25例接受溶栓抗凝治疗。比较溶栓前、溶栓后2周、溶栓后3个月心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变化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PTE的直接征象(肺动脉血栓)2例,间接征象23例,无异常变化10例。溶栓后2周超声相关的主要监测指标(右室舒张末前后径RVEDD,右房舒张末上下径RADD,肺动脉主干内径MPA,肺动脉血流峰值速度VPA,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T,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Vp,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溶栓前参数比较明显好转(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有8例超声的各项指标正常,其余与溶栓后2周的参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下肢深静脉检查18例32条血管内血栓。溶栓治疗后12例有效,管腔大部分再通,6例无效。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安全、无创、可靠,并且可作为溶栓疗效评价和长期随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 Ⅱ)行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例幼儿PMVSD病例,1例为3岁,心脏超声示膜部VSD,左室面缺损为5.5 mm,右室面分流口为2.3 mm,VSD上缘距主动脉瓣4 mm,另1例为2岁10个月,超声示膜部...  相似文献   
17.
病例1,男性,2个月,因“肺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慢性心功能不良”入院。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双心室大,ST段、T波改变,心率157次/min,QTp255,QT间期240ms,为QTp的94%,以后心功能恶化,肺不张,纵隔肺疝及心力衰竭,给予机械辅助通气,病程第27d心电图发现QT间期异常缩短,窦性心律145次/min。  相似文献   
18.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成分参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并导致与之相关的气道高反应性(AHR)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AHR作为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现对气道平滑肌细胞中ATP敏感性钾通道在AHR的发生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时右心室功能评估价值。方法:采集18例正常儿童,28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和14例Amplatzer介入治疗后患者心尖四腔心右室长轴切面和腹部剑突下右室短轴切面组织多普勒图像,应用室壁运动速度定量分析技术测量长轴方向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室间隔基底段、短轴方向右室游离壁中段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V)、平均峰值应变率(SR)和平均峰值应变(S)并进行比较。28例ASD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右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ax dp/dt)作为右室收缩性能的金标准。结果:ASD长轴方向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V、SR、S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室间隔基底段室壁运动速度指标也高于正常,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短轴切面右室游离壁中段收缩期V、SR和S与正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4例ASD介入治疗后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V、SR和S明显下降。与dp/dt相关分析表明,右室壁基底段和中段V、SR和S与dp/dt显著相关(基底段r分别是0.3398;0.4315;0.7055;中段r分别是0.3051;0.3692;0.5081)。结论:组织速度显像技术可定量估测先心病右室室壁运动功能,长轴方向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是无创性定量估测右室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运动与红细胞免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细胞有多种免疫功能,如清除免疫复合物、识别和储存抗原、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运动影响着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与运动员体质密切相关,而影响红细胞携带能力的不同运动量也影响着红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又在机体的防御,维持生理平衡和运动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