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13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54篇
  2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联合药浴洗剂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中药当归饮子内服联合药浴洗剂外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对照组为7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空腹血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联合药浴洗剂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缓解瘙痒疼痛,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急性缺血性中风"为主题词,"临床疗效"或"中医治疗"或"中医药治疗"为副主题词,检索2000~2016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文献368篇,其中符合条件的有51篇,将这51篇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单味药物输入Excel 2003进行一般统计学用药规律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51篇文献中,共涉及复方53首,药物152味,用药频次达526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或等于10次的分别为川芎、黄芪、丹参、水蛭、地龙、赤芍、红花、当归、桃仁、天麻、石菖蒲、甘草、全蝎、郁金、牛膝,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类别排前四的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平肝熄风药。聚类分析揭示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组方规律,如红花配当归、黄芪配川芎、石菖蒲配郁金等。结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平肝熄风药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聚类分析能发现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认知正常与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海马亚区与序列位置效应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21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作为MCI组,同期选择体检中心及门诊的39位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on,NC)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成套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与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应用自动化海马亚区分割软件FreeSurfer计算各亚区体积,采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记录序列位置效应结果,观察2组人群亚区体积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序列位置效应的相关性。 结果: MCI组患者海马各亚区体积均小于对照组,但经多重比较的Bonferroni校正后,仅前下托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亚区与AVLT延迟回忆总分及首因分数呈正相关。 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MCI患者海马亚区体积减少,其中前下托萎缩更显著,与长时记忆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良姜水煎液及不同部位(黄酮、二芳基庚烷、挥发油)的胃肠解痉及镇痛作用,为探讨高良姜调理脾胃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肠炭末推进法观察高良姜不同部位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以冰番泻叶致小鼠脾胃虚寒泄泻模型考察其抗寒证腹泻作用;采用扭体法及甲醛致痛法考察其镇痛作用;采用兔体外回肠试验观察其对正常肠肌收缩和氯化乙酰胆碱(Ach)、氯化钡(BaCl2)所致体外肠肌收缩及对Ach诱导兔回肠平滑肌内钙释放和外钙收缩的解痉作用。结果高良姜水煎液、黄酮部位、二芳基庚烷部位能明显降低脾胃虚寒小鼠的腹泻指数(P<0.01,P<0.05);仅黄酮部位高剂量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明显抑制(P<0.05);高良姜水煎液、黄酮部位、二芳基庚烷部位能不同程度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缩短甲醛致痛后小鼠舔后足时间(P<0.01,P<0.05),其中二芳基庚烷部位作用最强;高良姜水煎液、黄酮部位、二芳基庚烷部位能明显抑制正常情况下体外肠收缩(P<0.01,P<0.05);高良姜3个提取物的低、中、高浓度组对Ach、BaCl2所引起的体外肠收缩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P<0.05),抑制率与药物终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对Ach诱导兔回肠平滑肌内钙释放和外钙收缩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P<0.05)。结论高良姜黄酮部位和二芳基庚烷部位为其解痉止痛治疗脾胃寒证相关疾病的主要有效部位,其中胃肠解痉作用以黄酮类较强,镇痛作用则以二芳基庚烷部位更强。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市确诊的 10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 2020 年 4 月 15 日前中山市报告的所有 COVID–19 确诊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描述性 分析。结果:10 例 COVID–19 患儿中,男 5 例(50 %),女 5 例(50 %),年龄 11 个月 ~ 14 岁,其中 2 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临床分型为无症状感染型 2 例(20 %)、轻型 4 例(40 %)和普通型 4 例(40 %),无重型和危重型病例,4 名患儿首次 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时身体无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高,4 例(40 %)淋巴细胞比例降低,7 例(70 %)血 乳酸稍高,3 例心肌酶(30 %)稍高,50 % 患儿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有异常,表现为肺内斑片状、结节状或磨玻璃 影改变,下叶常见,10 例 COVID–19 患儿均治愈出院,肛拭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SARS–CoV–2)核酸阳性 反复、持续时间长。结论:儿童 COVID–19 以家庭聚集性发病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症状轻,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 异性,胸部 CT 有特征性改变,近期预后良好,流行病学史、核酸检测、胸部 CT 检查对 COVID–19 儿童的诊断有着重要的 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2008年2月,我们共施行宫腔镜检查、治疗妇科宫腔疾病4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希望     
曾经,我希望拥有一对宽阔的翅膀,可以在无垠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如今,我拥有一对隐形的翅膀,在神圣的殿堂中飞翔; 曾经,我希望拥有一身五彩的鱼鳍,可以在广阔的大海中翱翔,  相似文献   
18.
探讨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NAF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该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幼龄小鼠NAFLD模型,给予补骨脂颗粒剂(低、高剂量)治疗5周后,检测血糖、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胰岛素、肝功能(ALT,AST)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CD44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p-p65)及非磷酸化蛋白(p65)表达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组HOMA-IR,ALT,AST,空腹血糖,血脂(TC,TG,LDL-C),肝脏TG含量降低(P0.01,P0.05),HDL-C水平升高(P0.01,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改善,肝脏CD44蛋白表达减少,肝组织TNF-α,IL-8水平、p-p65/p65明显下降(P0.01)。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1,P0.05)。结果表明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具有防治作用,还可调节其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贻贝足丝蛋白(MFp)是一类能够在水下迅速固化,并能黏附在不同基材表面的特殊蛋白质,作为蛋白类生物黏合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地表达了贻贝足丝融合蛋白Sumo-Fp3(SFp3),并通过蘑菇酪氨酸酶在柱催化,将其中约5%的酪氨酸残基转化为DOPA。在含DOPA的SFp3(DSFp3)中加入分子量为1 500 kD的透明质酸后,形成的双组分生物胶水在牛皮表面的黏附力超过氰基丙烯酸盐组织粘合剂Dermabond?的两倍,并在5 min内达到最大黏附强度的52%。通过生物膜层干涉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到透明质酸与DSFp3存在静电层层组装行为,并形成紧密片层结构。本研究为蛋白质类生物胶水黏附强度低、固化慢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1.5 T MRI中乳腺肿瘤患者使用钆对比剂是否对弥散加权成像(DWI)有显著性影响。方法行乳腺MRI检查的女性患者40例(共计44个病灶),分别测量增强前后DWI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病灶增强前后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及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结果给药前后DWI图像的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给药前后的ADC值(t=-4.023, P=0.001)及eADC值(t=4.082,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瘤给药前后的ADC值(t=-1.700, P=0.103)及eADC值(t=1.341, P=0.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后行DWI是可行的,并且有助于提高其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