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椎弓根尺寸和进钉点进钉角度为置入椎钉提供依据。方法CT测量30例患者颈3-7,CT扫描测量颈椎根以下尺寸,椎根内径、外径、内侧皮质厚度、椎弓根轴长度和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结果颈椎椎弓根平均内径为L3-3.3mm,颈椎椎弓根平均外径为4.0-7.0mm,最小的椎弓根在女性颈3椎体,最小的椎弓根外径为3.2 mm,最大椎弓根宽为C7,男性为11.3 mm,女性为7.4 mm。平均内壁皮质骨厚度为1.5-2.0 mm,平均椎弓根轴长度29.3to-33.7mm和平均椎弓根长轴与中线的夹角39.8度to 49.0度。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应行CT测量,螺钉角度接近50度,进钉角度尽可能在侧块的外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3例腰椎滑税患者使用TFC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其在腰椎滑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3例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TFC植入。结果:所有病人原有症状均改善。本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4.5个月,优良率84.6%,融合率100%。结论:TFC能对腰椎滑脱患者治疗起到稳定脊柱,坚固骨融合,神经减压作用及易于护理和早期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我院伤骨科在传统纵向平面牵引床治疗的基础上 ,于 1998年底开始应用电脑三维牵引加手法复位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82例 ,获得较为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82例 ,男 34例 ,女 4 8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58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2 0年。其中 31例曾在外院治疗 ,4 2例曾用其它方法治疗。单纯腰痛者 5例 ,单纯臀腿痛者 15例 ,腰痛合并腿痛者 6 3例。L3~ 4 突出 8例 ,L4~ 5突出 36例 ,L5~S1突出 38例 ,其中有多节段突出 ,L3~L5二间盘突出 5例 ,L4 ~…  相似文献   
14.
AO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AO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3例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按照AO/ASIF分类,C14例,C23例,C36例)行后路径鹰嘴截骨入路,骨折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或加1/3管型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摄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1-3年,平均1年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用Cassebaum方法评价:优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 AO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优于其它内固定材料,可作为目前手术治疗肱骨踝间粉碎性骨折首选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有限接触钢板治疗股骨干闭合性骨折的经验。方法男27例,女8例,平均年龄30.7岁(16—64岁)。结果3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3个月,无骨不连、感染、钢板折断发生。结论用该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对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后路椎间盘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于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的53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情况。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49例患者得到随访,其中优38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为95.9%。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和同期77例无房颤者(对照组)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比其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和P波离散度(Pd)。统计两组房早的起源部位。结果观察组的Pmax、Pmin及Pd均较对照组大,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69,3.95和5.78,均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房早起源均以左房上部起源的居多,分别占80.0和72.7,均多于同组其它部位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义(均P<0.01)。两组各房早起源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确定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重要检查方法及是预测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阵发性房颤绝大多数由房早诱发,房早起源均以左房上部起源的居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螺旋CT分析颈椎的横断面、正中矢状面图像重建各椎体间隙高度,各椎体间宽度以及颈长肌间宽度,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移植物的选择、钢板和螺丝长度的选择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 方法:选择2004-12/2005-0l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怀疑颈椎损伤患者60例,男30例,平均年龄(41.5&;#177;15.1)岁,女30例,平均年龄(36.5&;#177;12.1)岁。排除颈椎病理改变。60例患者行颈椎CT扫描,扫描范围C2~T1,扫描电压140kV,200~250mA。横断面扫描层厚3mm。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在横断面图像中测量:①C3-7各椎体正中平面的颈长肌内侧缘距离,精确到0.1mm。②测量各椎体正中平面的椎体横径。在正中矢状面重建图像中测量:①C3-7各椎体的上终板、椎体正中、下终板的最大前后径。②C3,C4,C5,C6下终板正中分别至C4-7,C5-7,C6-7,C7各椎体上终板正中距离。③C3,C4,C5,C6下终板前缘分别至C4-7,C5-7,C6-7,C7各椎体下终板前缘距离。 结果:纳入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男女性患者C3-4,C4-5,C5-6,C6-7。平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6&;#177;1.0),(5.1&;#177;0.8)mm,女性低于男性(P〈0.05)。②男女性患者平均椎体间宽度分别为(26.6&;#177;4.1),(24.1&;#177;3.1)mm。男性最窄的椎体是20.3mm,位于C3,最宽的椎体是36.0mm,位于C7。女性最窄的椎体为19.2mm,位于C3,C4,最宽的椎体是32mm,位于C7。在每一椎体水平,女性比男性的更窄(P〈0.05)。③男女性患者椎体正中颈长肌内侧缘宽度平均为(14.3&;#177;2.7),(13.0&;#177;2.3)mm,女性低于男性(P〈0.05)。④男性在正中矢状面中椎体上终板,正中、下终板前后径平均为(17.4&;#177;1.5),(17.0&;#177;1.3),(18.1&;#177;1.5)mm。除C3椎体外,所有椎体平均正中前后径比上下终板前后径略小。C3椎体正中前后径比上终板前后径稍大,但比下终板前后径小。椎体前后矢状径最小13.9mm,位于C6中矢状径,最大21.5mm,位于C5下终板矢状径。女性在正中矢状面中椎体上终板、正中、下终板前后径平均为(14.9&;#177;1.3),(14.7&;#177;1.2),(15.8&;#177;1.3)mm。椎体前后矢状径最小12.5mm,位于C3上终板,最大19.4mm,位于C4下终板。 结论:颈前路手术,术前需行CT测量以上数据,有利于术中减少脊髓、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有利于术中选择长度合适的移植物、钢板、螺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1例腰椎不稳症行椎间盘镜椎管减压.置入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in)行椎间融合。结果18例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2.5年,平均1.5年,按Macnab评分:优10例,良5例,可3例;未发现内置物松动、脱出,融合率100%。结论椎间盘镜椎间融合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B—twin植骨量大,融合率高,是理想的椎间融合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