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3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Halsted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在腰大池置管引流术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血管病组腰大池置管引流术81例。在置管操作过程中分别采用了Halsted缝合法和普通引流管固定方法固定引流管。对比分析置管后患者并发颅内感染,引流管滑脱,断裂以及穿刺部位脑脊液漏,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81例腰大池置管引流术中,使用Halsted缝合法固定引流管27例,未使用Halsted缝合法固定引流管54例。在感染、引流管滑脱、断裂等方面,使用Halsted缝合组和未使用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穿刺部位渗血,脑脊液漏等方面,两组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Halsted缝合法有效的减少了颅内感染,引流管滑脱,断裂以及穿刺部位脑脊液漏,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IL-10将外源IL-10基因导入肝星状细胞并观察其对肝星状细胞Ⅰ、Ⅲ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传至1~2代的大鼠肝星状细胞以2×105/孔接种于24孔板,按每组6复孔分为三组(1)单纯肝星状细胞培养组;(2)AdGFP对照组肝星状细胞培养24 h后取病毒AdGFP以感染复数50感染肝星状细胞;(3)AdIL-10组肝星状细胞培养24 h后取病毒AdIL-10以感染复数50感染肝星状细胞.3 d后分别收集各组肝星状细胞, .提取总RNA.结果与单纯肝星状细胞培养组相比,AdIL-10组的IL-10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而AdGFP对照组的IL-10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IL-10组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AdFP对照组的Ⅰ型胶原和置型胶原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AdIL-10感染肝星状细胞后可抑制肝星状细胞Ⅰ、Ⅲ胶原分泌.  相似文献   
3.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43例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院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43例次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6例次,女57例次,其中右侧90例次,左侧53例次.需长期静脉营养者13例次。需行化疗者93例次,周围静脉穿刺困难者37例次。大多为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4.
背景: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外伤肌腱缺损,已成为近年手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冰箱冷藏及戊二醛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的特点。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对象:选择1997—01/2001—08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住院的男性手外伤肌腱缺损患者15例(17条肌腱),年龄20~35岁。其中伸指肌腱缺损8条,屈指肌腱缺损9条;缺损肌腱长3-9cm。方法:应用从健康青壮年意外死亡者志愿贡献或外伤断肢后无再植条件废弃肢体经无菌操作条件取出的手指屈肌腱(本人或家属均知情同意),经-80℃深低温冰箱保存,术前应用3.5g/L戊二醛溶液浸泡后按显微外科缝合肌腱的方法将异体肌腱移植于手部肌腱缺损处。随访时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活动度法评定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主要观察指标: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和排斥反应。结果:15例患者(17条肌腱)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8个月,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级4条,良级6条,可级4条,差级3条,总有效率82.36%(14/17)。全部病例没有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均没有发生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移植的肌腱无断裂。结论:异体肌腱经-80℃深低温保存及术前应用戊二醛处理,可以降低移植后的抗原反应,增加移植肌腱的强度和韧性,避免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感染,是代替自体肌腱移植的良好方法之一,但移植后存在着肌腱粘连的并发症尚需解决。  相似文献   
5.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小班教学中易于开展,但如何在大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探索。本研究以研究生大班为对象,设计了一套PBL教学法,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基础免疫学》课程教学为实践模板,将传统讲授式理论授课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PBL在大班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模板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及容积重建技术(VR)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Plus16SomatomVolume Zoom型容积CT扫描机获得原始图像,采用容积重建成像技术(VR)进行三维重建,并辅助运用多轴面重建(MPR)。结果在1年间,通过3D-CTA诊断多发性动脉瘤10例。容积重建成像CTA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在部分病例上要优于DSA。结论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方法,为急症手术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可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下动脉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锁骨下动脉穿刺行肝癌栓塞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57例手术者锁骨下动脉穿刺成功者57例,肝动脉栓塞成功者57例,术后疼痛者57例,其中轻度不需要处理13例,疼痛稍重者29例,给予双氯灭痛栓治疗;疼痛较重者15例,给予强痛定或杜冷丁治疗.发热49例,其中<38.4℃15例,未予药物治疗;>38.5 ℃者34例,给予药物退热或物理降温;术后未发生严重感染、气胸、消化道出血、穿孔.患者术后随访48个月,1年生存率为78.9% (45/57);2年累计生存率为47.4% (27/57);3年累计生存率为28.1%(16/57);4年累计生存率为15.8(9/57).57例患者未严格要求下肢制动及平卧.结论 经锁骨下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肝癌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轻、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研究浅裂鳞毛蕨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浅裂鳞毛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从浅裂鳞毛蕨根中鉴定了28个化合物,占根中挥发性成分的86.84%,从叶中鉴定了24个化合物,占叶中挥发性成分的82.79%。结论: 正壬醛有可能是浅裂鳞毛蕨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丁羟基甲苯和石竹烯有可能是浅裂鳞毛蕨中的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研究蛇床子的脂溶性成分。方法: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蛇床子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从蛇床子中鉴定了39个化合物,占蛇床子脂溶性成分的85.33%,蛇床子主要的脂溶性成分为植物醇(15.98%)、棕榈酸(12.73%)、9,12,15 十八碳三烯酸(11.02%)、油酸(6.33%)和9,12 十八碳二烯酸(4.77%)。结论:植物醇、棕榈酸、9,12,15 十八碳三烯酸和油酸是蛇床子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姬志强  唐娜娜  张建民  石磊 《中国药师》2015,(12):2067-2069
摘 要 目的: 研究中药材山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法对山风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山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油酸(1)、亚油酸(2)、槲皮素(3)、木犀草素(4)、柚皮素(5)、橙皮素(6)、没食子酸(7)、β 谷甾醇(8)、胡萝卜苷(9)和橙皮苷(10)。结论:化合物1、2、5、6、7、10为首次从山风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