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两种不同的病症。骨质增生是退行性关节病或骨性关节炎的病因之一,是机体一种代偿性的修复过程。由于受伤或身体超重,在关节受力最大处(如膝关节内侧)发生软骨磨损,继而发生骨的改变,关节软骨边缘骨质增生,往往表现为骨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12.
拇僵症(HR)表现为第1跖趾关节退变,最初常累及关节背侧部分,当背侧骨赘较大合并骨性关节炎时,拇趾常位于屈曲位,背伸活动明显受限,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手术包括骨赘切除,Kessel截骨术,Keller术,融合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截骨术和Keller术,融合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截骨术和Keller术可用于年长病人,融合术则多用于年轻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凝血、抗凝活性,探讨手术方式本身对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规律,为评估人工关节置换后的血栓性疾病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3 d检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指标(抗凝血酶Ⅲ、抗Ⅱ因子活性),纤溶指标(D-二聚体),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术后即刻减低(P<0.05),术后24 h,3 d增高(P<0.05);术后抗凝血酶Ⅲ、抗Ⅱ因子活性较术前降低(P>0.05);D-二聚体术后即刻、术后24 h增高(P<0.05),术后3 d恢复正常(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存在凝血活性增强,抗凝活性变化不明显、纤溶活性增强的失动态平衡状态,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倾向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骨关节十年"与康复医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成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2000~2010年定为“骨关节十年”,目的在于团结号召各方力量共同对抗该类疾病。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下腰痛、严重肢体创伤都是目前发病率很高,对人类健康影响很大的骨科疾病,对于其流行病学、病因学及诊治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康复医学在骨科中的地位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骨科康复工作起步晚,但发展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人工全髋置换假体位置的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安放位置的准确性.[方法]自2005年9月~2006年3月行后外侧单切口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6例30髋和常规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35髋.小切口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52±14.4岁,常规切口组男17例,女17例,平均48±11.7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切口长度和并发症,分析术后影像学资料,测量髋臼杯外展角,髋臼杯前倾角,髋关节旋转中心,肢体长度,股骨假体内外翻比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假体安放位置的准确性.[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体重质量指数无统计学差别.小切口组25例(29髋),常规切口组32例(33髋)随访18~24月(平均20.1个月).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497±64.9 ml)比常规切口组(675±181.4 ml)少(P<0.05).常规切口组术后需要输血量明显增多(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小切口组37.7°±6.8°,常规切口组40.3°±5.8°;髋臼杯前倾角小切口组10.8°±7.2°, 常规切口组13.2°±8.9°; 髋关节旋转中心平均上移小切口组-1.4±2.5 mm, 常规切口组-1.5±3.8 mm;术后肢体延长小切口组1.1±7.1 mm, 常规切口组1.5±8.4 mm;股骨假体小切口组内翻1例,中置27例,外翻2例; 常规切口组内翻2例,中置30例,外翻3例.两组假体位置相关参数测量数值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术者具有丰富经验的情况下,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与常规切口手术相比并不影响假体位置的安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内翻截骨术结合新型槽式钢板固定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方法和有效性。[方法]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之间37例43膝膝外翻患者行股骨髁上闭合楔形截骨术矫正畸形,并使用新型槽式钢板(Giebel钢板/德国Link)固定,其中男7例8膝,女30例35膝;平均年龄为31.2岁(15~70岁)。术前外侧间室有骨关节炎表现者11例13膝,Ahlback分级中Ⅰ度8例10膝,Ⅱ度3例3膝。术前、术后拍摄负重位双膝关节正侧位片及双下肢全长像,测量股骨角及股胫角并进行比较。术后平均1.5年取出内固定并进行随访,了解截骨角度的变化和骨愈合情况,并对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膝外翻畸形得到矫正,股骨角由术前的71.7°(62°~75°)矫正到术后的82.1°(78°~85°),平均矫正10.4°(8°~21°)。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年(1~2年),34例40膝在术后1年随访时截骨愈合,2例截骨端愈合不佳,经再次手术更换内固定并在截骨处植自体松质骨后获得骨性愈合,1例1膝失随访。伴骨关节炎症状患者中8例10膝术后疼痛明显减轻,3例3膝疼痛消失。[结论]使用新型槽式钢板固定的股骨髁上截骨术手术方便快捷,创伤小,固定安全有效,是一种有效治疗膝外翻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技巧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陶瓷对陶瓷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分析2种陶瓷髋假体的特点。[方法]自2001年11月~2006年6月间行101例123髋初次全髋置换手术,分别使用Osteonics ABC(型和Option(陶瓷对陶瓷人工髋关节系统。术中严格控制假体位置,并遵循安放陶瓷假体的特殊技巧。取2款陶瓷髋假体进行体外实验:测量理论最大活动范围,测量不同的臼杯位置对发生撞击的影响。[结果]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令人满意。无骨溶解,无陶瓷碎裂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陶瓷部件术中发生边缘崩裂现象,2例出现一过性髂腰肌刺激症状。实验结果:髋臼假体位置直接影响关节活动度。超半径设计对髋关节活动范围影响明显,理论活动范围和臼杯安放位置允许区间均较小。[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使用陶瓷对陶瓷型假体,需要掌握特殊的手术技巧,超半径设计假体安放要求适当增加髋臼假体前倾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打压植骨技术结合金属网重建严重髋臼骨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1年12月至2006年1月应用打压植骨技术结合金属网重建严重髋臼侧骨缺损的患者共有21例21髋,男6例,女15例;翻修时平均年龄为51.9岁(38-77岁)。采用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分型,本组患者骨缺损均为AAOSⅢ型(混合型骨缺损)。采用金属网将非包容性骨缺损转变为包容性骨缺损,然后采用7-10 mm的深低温冷冻骨颗粒,使用打压植骨技术恢复骨量,重建髋关节的正常解剖形态,使用骨水泥将聚乙烯臼杯固定于理想的生物力学位置。拍摄术后3 d、3个月、1年及每年随访时的双髋正位片,以泪滴为参照,观察聚乙烯臼杯位置的变化及骨水泥层透亮线的变化,并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结果]平均随访2.8年(1-5年),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6.4分提高到术后81.3分,未发现臼杯松动病例。术后1例脱位,1例有坐骨神经受损症状。[结论]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采用打压植骨技术并结合应用金属网的方法能较好地重建髋臼侧严重骨缺损,恢复骨量,辅助髋臼安放在理想的生物力学位置,并能提供良好的早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以期防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方法 1995—2005年收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54—78岁,平均62.1岁。原发病包括股骨颈骨折4例,病理性股骨颈骨折1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5例,骨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人工关节翻修术后3例。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1例在闭合复位时死亡,10例在闭合复位失败后或有明确脱位原因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结果 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后获得成功。2例患者经闭合复位后再次失败,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获得成功。8例闭合复位不成功直接手术切开复位获得成功。术后随诊2年,未再出现脱位现象。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2分(72—96分)。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脱位由多种因素造成,强调以预防为主,全面分析和研究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使关节周围组织张力、关节位置和头臼间的匹配关系达到最佳,并选用合适的假体,才能彻底避免髋关节不稳定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全踝关节置换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介绍采用STAR活动负重型假体进行踝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炎的方法,探讨其近期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3年2月.其施行STAR活动负重型踝关节置换术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58~69岁.平均63.4岁;剖伤性关节炎6倒.骨性关节炎3例.大骨节病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病程8~42个月。按Kofoed踝关节评分系统分别对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进行综合评分。结果随访资料完备者8例,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6个月。该8例患者术前踝关节评分:6~49,平均29分;术后躁关节评分:56~99分.平均82分。术前踝关节疼痛评分:0~15分,平均7分;术后踝关节疼痛评分:35~50分.平均48分。1例患者术中发生内踝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后未影响假体稳定性,1例患者术中发生外踝骨折而改行踝关节融合术,术后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随访时摄X线片均未见假体松动或下沉。结论STAR活动负重型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并矫正踝关节畸形.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