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7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941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1篇
  2篇
中国医学   1545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和PubMed中有关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取纳入研究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组在临床总有效率[OR=3.47,95%CI(2.68, 4.48),P<0.00001]、24h心律失常事件数[WMD=-204.82,95%CI(-228.78, -180.86),P<0.00001]、中医症候疗效[OR=3.08,95%CI(2.04,4.66),P<0.00001]、心电图疗效[OR=2.50,95%CI(1.63,3.83),P<0.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WMD=-1.02,95%CI(-1.18,-0.85),P < 0.00001]、全血低切黏度值[WMD=-1.66,95%CI(-2.00,-1.33),P< 0.00001]、血浆比黏度[WMD=-0.42,95%CI(-0.50,-0.35),P < 0.00001]、纤维蛋白原[SMD=-1.67,95%CI(-2.06,-1.28),P <0.00001]及安全性[OR=0.41,95%CI(0.27,0.61),P<0.001]方面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由于目前纳入文献数量及质量的限制,期望今后有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借助调节血管稳态、血管张力、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凝血抗性、炎症因子等来响应机体的物理和化学信号,进而维持血管处于衡动稳定的状态。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所需的关键条件,肿瘤血管化的病理模式为瘤体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氧气,以促进其增殖。近年来,内皮细胞参与肿瘤血管渗入,驱动血管生成被认为是促进肿瘤转移的关键环节。血管内皮细胞可通过调控代谢重塑以满足肿瘤血管化过程中对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其异常的代谢特征使得其能更好地适应肿瘤微环境的变化,这种代谢的改变常被看作是肿瘤血管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中医“阴火”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原指“阴虚生内热”,属内伤之火范畴,后经历代医家推演变化,逐步形成“脾胃气虚-阴火上乘-气火失调”的病机认识。内皮细胞代谢重塑的发病过程是“阴火”病理表征的客观体现,而阴火造化生息、燔灼妄动之性又与肿瘤新生血管增生无制、亢变为害的疾病状态相吻合。脾胃亏虚与气机失衡的改变可致水谷精微不得布散,发生代谢障碍,停久为痰为瘀,与血脉相搏结,致使局部环境异化(肿瘤微环境形成)、脉道不利(内皮细胞代谢失衡),异变形成肿瘤新生血管。在“阴火”证候要素指导下,围绕气与火的相关性,运用“扶正调气”的治法遣方用药,可调节内皮细胞代谢功能,达到机体相对平衡状态,进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基于以上认识,该文围绕内皮细胞代谢重塑与阴火相关理论,阐发学术微旨,以期为中医药干预肿瘤血管化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Occurrenceof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accountsfor 80 %ofalllungcan cer.About 2/3 patientswithadvancedNSCLCmisstheopportunityofbeingcuredbyoperation.Thesurvivalrateofthe patientswerelow,themediansurvivaltimewas 6monthsin general, 4.9monthsin patientswithad…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养阴存津治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伤寒发病、传变过程中,不仅有寒盛阳虚证,亦有热盛津伤证。《伤寒论》中始终贯穿着“存阴液”的基本精神,在治疗上开养阴保津法运用于临床之先河,张仲景用养阴存津法治疗伤寒,既有补法滋阴生津,尚有将其地汗、吐、下、和、温、清等其它治法之中。既有用养阴药物滋阴生津,尚有不投养阴之品,亦获护阴存津之效,其创制的多首滋养阴液及祛邪存津的著名方剂,为养阴存津治法的理论建立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在《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及脏象、经络两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得来的,是中医的鼻祖。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在IgA肾病诊治中应用价值。IgA肾病又称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常见,其整个发病过程可视为从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转变为三阴经(太阴、少阴及厥阴)。IgA肾病在各经为病,脉症特点并不相同,因此IgA肾病采用六经辨证为指导,判断病情,能够有效防治IgA肾病,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慢性肝炎与其它疾病中肝阴虚证血浆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水平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2 8例肝阴虚证患者血浆TXB2 和 6 -Keto-PGF1α含量 ,又分慢性肝炎与其它疾病两组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 ,肝阴虚证患者血浆TXB2 水平、T/ 6 -K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均P <0 0 1) ,6 -Keto-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慢性肝炎组与其它疾病组TXB2 、T/ 6 -K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均P <0 0 1)、6 -Keto -PGF1a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均P <0 0 1) ,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肝阴虚证患者调节血管平滑肌舒缩功能的活性物质紊乱 ,存在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7.
补阴法与延缓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今学者对补阴法及衰老认识基础上,提出“阴虚乃衰老之本”的观点,根据补阴法功能及衰老机制对补阴法延缓衰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借鉴已有阴虚证动物模型,进行了部分免疫学实验研究。结果提示:阴虚是衰老的基本机制,补阴法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补阴法可用于防治老年病及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理论探索方药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以所承担过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结果为依据,论述从传统中医理论探索方药作用机理的重要性。文中从养阴生津方药治疗热瘀证的作用、血分证中运用活血化瘀法的作用、辛开苦降法的作用及解表法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从中医的特有理论出发,可以在探索方药作用机理时提供思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中医传统证治理论也要不断发展、提高,在运用传统证治理论研究方药作用机理时,不能完全被其所束缚,随着对证治理论认识的发展,对方药作用机理的认识也必然会出现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血补肾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5例用养血补肾丸治疗,对照组60例,用更年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症状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养血补肾丸还能升高患者血清E2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补肾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身菊  朱成英 《新中医》2003,35(4):18-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用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中药治疗(处方:太子参、生黄芪、生薏苡仁、枸杞子、生地黄、山茱萸、茯苓、丹参、山药、泽泻、生牡蛎、车前子、六月雪、制大黄);对照组44例以西药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78%,明显高于对照组47.72%(P<0.01)。结论:益气养阴、和络泄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