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黄升白颗粒对荷瘤鼠化疗骨髓抑制期Wn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Lewis肺癌荷瘤鼠腹腔注射环磷酰(cyclophosphamide,CTX)胺造成化疗骨髓抑制模型,用双黄升白颗粒干预治疗,常规计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和肿瘤质量,流式细胞法检测骨髓造血干细胞比例(Sca、CD34双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Wnt信号通路主要基因(Wnt、β-catenin、Frizzted、DSH、GSK3)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数量、造血干细胞比例均高于模型组(P0.05),Wnt、β-catenin、Frizzted、DSH、GSK3 mRNA在骨髓中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Wnt、β-catenin、Frizzted、DSH mRNA在肿瘤中的表达则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红细胞、血小板、肿瘤质量、GSK3 mRNA在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升白颗粒治疗骨髓抑制的作用机制与调控Wnt信号通路有关,且该调控作用具有双重特性,即在上调骨髓Wnt信号通路主要基因表达同时抑制肿瘤中部分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痛灵方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符合疼痛评定标准Ⅱ~Ⅲ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基础治疗:根据三阶梯止痛药选择方法给予两组骨转移疼痛患者止痛药治疗。对照组每4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1次,每次4 mg加入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骨痛灵方,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提高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疼痛有效率(64.71%)及生活质量有效率(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36.36%及3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骨痛灵方联合唑来膦酸与单纯使用唑来膦酸相比较,镇痛效果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诱导的阿法替尼耐药肺癌细胞H1975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外源性HGF和重组HGF腺病毒转染内源性HGF诱导的方法建立阿法替尼耐药的肺癌细胞H1975,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蟾毒灵、阿法替尼及联合用药对阿法替尼耐药细胞H1975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药物对阿法替尼耐药细胞H1975侵袭能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转染后H1975细胞分泌的HGF水平以及药物对HGF分泌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干预后EGFR、cMet信号通路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在外源性和内源性HGF刺激下,阿法替尼对H1975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经蟾毒灵与阿法替尼联合处理后,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在外源性HGF作用下,阿法替尼组的穿膜细胞数为(118.92±37.29)个;蟾毒灵组的穿膜细胞数为(88.84±19.53)个;阿法替尼与蟾毒灵联合组的穿膜细胞数为(48.98±11.43)个,与阿法替尼组和蟾毒灵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ELISA结果显示,H1975/HGF细胞(转染重组HGF腺病毒的H1975细胞)分泌高水平的HGF,蟾毒灵和阿法替尼干预后,H1975/HGF细胞分泌H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蟾毒灵联合阿法替尼能明显下调阿法替尼耐药细胞中 p?EGFR、p?cMet、p?AKT、p?ERK、vimentin 和 snail 蛋白的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论蟾毒灵联合阿法替尼可显著抑制阿法替尼耐药细胞H1975的增殖,阻止H1975肺癌细胞侵袭;蟾毒灵逆转 HGF 诱导的 H1975肺癌细胞对阿法替尼耐药,可能与阻断cMet/PI3K/AKT、cMet/MAPK/ERK信号通路以及阻止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岩宁颗粒治疗精气两亏型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100例精气两亏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51例)。治疗组予肺岩宁颗粒,对照组予肺岩宁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中医证候、卡氏评分、体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2)治疗组、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5%、53.5%;组间疾病控制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率分别为81.8%、23.3%;组间中医证候改善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对照组卡氏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93.2%、65.1%;组间卡氏评分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体质量总有效率分别为79.5%、69.8%;组间体质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治疗后比较,CA125、CA5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岩宁颗粒治疗精气两亏型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稳定患者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肺癌中医证候与代谢酶基因CYP1A1、CYP2E1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中医证型的关联,寻找肺癌中医证型的易感基因,分析基因辅助辨证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7例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技术检测207例肺癌患者CYP1A1基因MspⅠ、Ⅱe/val位点和CYP2E1基因RsaI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肺癌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CYP1A1基因MspⅠ位点3种基因型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精气两亏证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脾虚痰湿证和痰热内蕴证(P0.0083);痰热内蕴证以CT基因型为主(50.0%),阴虚内热证以CC基因型为主(76.2%),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083)。CYP1A1基因Ⅱe/val位点和CYP2E1基因RsaI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4组证型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A1基因MspⅠ位点可能与肺癌中医证型具有关联,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与精气两亏证的形成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刘嘉湘老师认为,恶性脑瘤的产生,多因正虚邪实。正虚多属气虚或肝肾阴亏,邪实多为瘀血及痰凝胶结。从临床上看,肢体偏瘫者以气虚血瘀为多,眩晕头痛者以肝肾阴虚居多。对气虚者,刘师运用益气行瘀、软坚化痰的方法,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对肝肾阴虚者,应用滋阴平肝、软坚化痰药治疗。通过治疗,大多数病人症状改善明显,一些病人肿块缩小,已存活多年。现介绍医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Ⅲ、Ⅳ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只予化疗治疗;治疗组行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化疗期间服用抗瘤增效方,化疗结束后服用肺岩宁方。主要观察指标为近期疗效、生存期、卡氏评分、主要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等。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16.63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1.60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3年、5年生存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卡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分阶段联合化疗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晚期肺腺癌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岩宁方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将C57BL-6纯系10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顺铂(DDP)组、肺岩宁方组,每组10只。正常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以0.9%NaCl溶液0.4ml灌胃;顺铂组在造模后第5天开始给药,在开始给药的第1、3、5天,DDP溶液1ml(含DDP0.1mg)腹腔注射,0.9%NaCl溶液0.4ml灌胃;肺岩宁方组在造模后第5天开始给予肺岩宁方药液0.4ml(生药含量36.1g/kg)灌胃。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ILK在移植瘤组织和转移灶发生的肺组织中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肿瘤肺转移率、转移灶及Ilk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肺岩宁方组可以显著降低肺转移灶的发生的作用(P〈0.01)。各组移植肿瘤组织中,肺岩宁方组ILK基因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各组肺组织中,与模型组比较,肺岩宁方组ILK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化疗组ILK基因表达反而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肺岩宁方组ILK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肺岩宁具有显著降低ILK基因表达的作用,调控Snail信号途径的关键信号分子ILK基因有可能是肺岩宁方抗肿瘤转移的有效作用靶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肺岩宁冲剂对裸鼠人肺癌细胞移植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初步探讨肺岩宁冲剂抗肺癌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人肺癌细胞H460皮下移植瘤裸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0.4ml灌胃×14天;化疗组:第1、3、5天DDP溶液1ml(含DDP0.1mg)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0.4ml灌胃×14天;肺岩宁冲剂组:肺岩宁冲剂药液0.4ml(含生药0.6g)灌胃×14天。治疗后第15天提取各组移植瘤组织的总RNA并与人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经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扫描及Lux Scan3.0 软件分析后比较各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化疗组共筛查出差异表达基因2187条,其中上调基因997条,下调基因1190条,功能未知基因326条。肺岩宁冲剂组共筛查出差异表达基因2093条,其中上调基因968条,下调基因1025条以及未知功能基因145条。按照基因功能可分为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信号转导分子、转录调控因子等。 结论 为明确肺岩宁冲剂抗肺癌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基因沉默后及中药肺岩宁方对相关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载体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病毒感染细胞(NC)组、RNAi靶点病毒感染细胞(KD)组、10%肺岩宁含药血清干预的NC组与KD组、20%肺岩宁含药血清干预的NC组与KD组,以及阳性对照10%DDP干预的KD组,应用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下游靶基因蛋白激酶B(Akt/PK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转录因子-1(AP-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β-链蛋白(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KD组GSK-3β、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cyclinD1、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Akt表达无变化,AP-1与β-catenin在mRNA水平表达升高(P0.01)、蛋白水平表达则下降;与KD组比较,KD+10%肺岩宁含药血清和KD+10%DDP组具有下调VEGF、cyclinD1、MMP-9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GSK-3β蛋白表达,以及下调AP-1、cyclinD1 mRNA表达的作用(P0.01);与KD组相比,KD+20%肺岩宁含药血清具有下调AP-1、cyclinD1和MMP-9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沉默ILK基因后可以明显降低GSK-3β、VEGF的表达,10%的中药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下调靶基因AP-1、cyclinD1、MMP-9、VEGF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的作用而发挥其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