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柴妮  朱惠蓉  程悦蕾  何丽美 《河北中医》2015,(3):335-337,378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特点及心理状态。方法对8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自制中医证候量表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症状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结果最常见局部症状为术口麻木(42.68%)及患侧上肢麻木(39.02%);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为易醒(50.00%)、潮热(43.90%)及多思多虑(40.24%)。乳腺癌术后患者SDS评分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肿胀、失眠及胁肋不舒3个中医症状与患者SDS评分相关,多梦症状与SAS评分相关。结论抑郁是乳腺癌术后患者较易出现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方法]采集脉象参数,记录中医证候,观察治疗前后变化,探讨相关性。[结果]1)治疗组左手主波幅度(Lh1),左手重搏前波幅度(Lh3),右手主波幅度(Rh1),右手重搏前波幅度(Rh3),右手降中峡幅度(Rh4),右手收缩期面积(RAs)及对照组左手收缩期面积(LAs)较治疗前升高(P0.05)。2)各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治疗组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3)脉象与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结论]1)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且能改善中医证候。2)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舌脉象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其中湿热夹瘀者49例,湿热兼虚者53例;对照组38例。对各组治疗前后舌脉象参数予以观察对比。结果:3组资料在舌象参数上,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之间各指标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组资料在左手脉象"Lh4"和右手脉象"Rh4"、"Rh5"、"Ras"参数上,治疗前后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及3组之间比较均未见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左手脉象"Lh4"和右手脉象"Rh4"、"Rh5"、"Ras"等部分指标治疗前后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并与单纯化疗比较瘤体变化、生活质量评分、生存率、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等方面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1995年—2015年间国内外各种医学期刊、万方、维普、中国知网、Medline等医学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来确定入选文献后,参考Cochrane手册提供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和发表性偏倚分析。结果:中医药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瘤体有效率[RR=1.42,P0.000 01(95%CI,1.25~1.60)];提高卡氏评分[RR=1.92,P0.000 1(95%CI,1.58~2.34)];并不改善免疫功能(CD_3~+,CD_4~+细胞计数,CD_4~+/CD_8~+比值升高,CD_8~+细胞计数降低,P0.05);明显提高白细胞水平[RR=0.60,P0.000 01(95%CI,0.49~0.73)],增加血红蛋白含量[RR=0.64,P=0.004(95%CI,0.47~0.87)],减轻胃肠道反应发生率[RR=0.56,P=0.03(95%CI,0.33~0.95)],不能显著抑制感觉神经异常(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但纳入研究质量均为低质量,导致发表存在偏倚,需要高质量研究做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XELOX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健脾解毒方。两组计划疗程均为8个化疗周期,观察化疗完成周期、出现首次慢性累积性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CIPN)症状周期、奥沙利铂计划治疗剂量的完成率以及3~4度骨髓抑制发生次数,比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药物常见毒性分级标准量表(NCI-CTCAE)分级、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妇科肿瘤组-神经毒性评价工具量表(FACT/GOG-Ntx)评分、肿瘤患者神经毒性问卷(PNQ)分级及血清IL-1β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6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2)两组在化疗完成周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奥沙利铂计划治疗剂量完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首次累积性CIPN症状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3~4度骨髓抑制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化疗中与化疗后组内比较,两组NCI-CTCAE分级、FACT/GOG-Ntx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化疗中比较,NCI-CTCAE分级、FACT/GOG-Ntx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化疗后比较,NCI-CTCAE分级、FACT/GOG-Ntx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化疗中与化疗后组内比较,两组PNQ1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NQ2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化疗中比较,PNQ1分级、PNQ2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化疗后比较,PNQ1分级、PNQ2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与化疗半程、化疗后组内分别比较,两组IL-1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β水平明显降低,而对照组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化疗半程比较,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化疗后比较,IL-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方可明显减轻大肠癌术后化疗的致周围神经病变毒性,提高患者接受化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使化疗获益最大化,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血管新生是导致大肠癌向其他脏器组织侵袭、转移的重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但其过表达机制尚不清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大肠癌发生中存在过度激活,故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肠癌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揭示大肠癌血管新生的部分机制。方法:分别采用GSK-3β抑制剂SB-216763激活人肠癌HCT-116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β-catenin/tcf抑制剂FH-535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表达。结果:GSK-3β抑制剂SB-216763作用人肠癌HCT-116细胞后,β-catenin在细胞总蛋白、细胞质蛋白和核蛋白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12 h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4.3、3.6和3.7倍(P<0.01);同时,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上调人肠癌HCT-116细胞VEGF表达水平,并在24 h时差异最显著,是对照组的1.85倍(P<0.01);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显著下调VEGF表达,是对照组的0.68倍(P<0.01)。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调控人肠癌细胞VEGF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左金丸(ZJW)对KRAS突变型大肠癌西妥昔单抗(CET)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常规培养KRAS突变人结肠癌细胞HCT116,通过细胞增殖率(CCK-8法检测)确定ZJW无毒剂量(即10 mg·L-1),观察ZJW、CET的协同效应(ZJW 10 mg·L-1与CET 100、200 mg·L-1具有协同效应,本研究选择CET 100 mg·L-1进行后续实验)。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CET 100 mg·L-1组(CET组)、ZJW 10 mg·L-1组(ZJW组)、CET 100 mg·L-1+ZJW 10 mg·L-1组(ZJW+CET组),作用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56)、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NF-κB p65、磷酸化...  相似文献   
8.
综述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结直肠癌的耐药机制和中药研究进展。EGFR信号通路的分子改变和代偿性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抗-EGFR治疗耐药发生的主要机制。中药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使其在逆转肿瘤耐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不仅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与靶向药物联合使用还可以增强抗肿瘤西药敏感性,并克服肿瘤耐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由于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相当高,导致病人生存期不高;且放化疗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致使患者不能耐受。故在大肠癌术后各阶段配合以中医中药治疗,对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增强化疗疗效、术后调整机体功能、降低复发率与转移率、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近年来相关专著、期刊报道等文献资料的查阅,从学术经验及临床研究两方面对大肠癌及其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加以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