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8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7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01.
目的:评价中药稳心颗粒对有症状良性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普通健康者和未查出心脏原发、继发病变。却自觉有室性早搏相关症状(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甚至心神不宁)者且非住院病人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调整植物神经药物谷维素,个别加用镇静药安定;治疗组服用稳心颗粒.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动态心电图和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15.0%、44.1%,总有效率分别为50.0%、73.5%。结论:室性早搏多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引起,稳心颗粒对良性室性早搏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2.
消渴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都有影响。消渴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消渴不寐病因多端,然终不离"火",或实火所致,或虚火所累,日久可致心神失养,加重病情。该文通过从"火"论治消渴不寐,确立清肝泻火解郁、清心泻火安神、清利湿热健脾、清热化痰宁心、益肾水制心火、滋肾阴补肝阴六大治则,结合脏腑气血阴阳偏颇,佐以益气、活血、养血、养阴、生津等药以使之平衡,为消渴不寐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3.
遗传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是由人肝红细胞丙酮酸激酶(PKLR)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隐性遗传的纯合子或杂合子突变疾病.PKLR基因位于染色体1q21,目前发现的突变类型已超过200种.PKD常导致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HNHA)发生.笔者对PKD的诊断、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阐述王成荣研究员妇科疾病"冲任虚瘀"理论及理法方药,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05.
应用益气扶正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正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益气扶正法作为恶性肿瘤的中医治则不仅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稳定或缩小瘤体,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在配合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的同时可以修复机体气血津液损伤,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已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得到较好验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在胃恶性肿瘤患者短期营养状况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将11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空肠营养管置入 + 十全大补汤加味+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7例)、对照组(肠内营养制剂支持,58例)。分别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复查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同时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评分。结果 血红蛋白在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白蛋白治疗组分别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白蛋白分别在治疗前、第4周末、第8周末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白蛋白在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KPS评分在各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KPS评分分别在治疗前与第4周末,第4周末与第8周末,第4周末与第12周末,第8周末与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KPS评分分别在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比较,第4周末与第12周末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分在治疗前与第12周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能有效纠正患者低白蛋白及贫血状态,并能改善KPS及营养风险评分,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蛇床子香豆素补肾壮阳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醋酸氢化可的松复制肾阳虚模型大鼠,用蛇床子素和蛇床子总香豆素(TCR)给药,并用阳性对照药物作对照,测定大鼠血浆皮质酮(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B和ACTH浓度明显降低(P〈0.01),3个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B和ACTH显著升高(P〈0.0  相似文献   
108.
李梅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10-1411
目的: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是危胁人类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实验室检测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方法:本文从常用HIV检测方法及HIV检测新进展两个方面总结了HIV实验室检测及进展。结果:HIV的实验室检测是预防AIDS的主要方法,可直接影响到AIDS的筛查及诊治。结论:在经历20多年后,HIV的实验室检测法有了飞跃的发展,如今的HIV的实验室检测目标聚焦在如何开发更加准确、更加敏感、更加快速、更加简单化、更加自动化几个方向上,其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完成。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毒感染( HCV/HIV)患者早期疗效与干扰素( INF)诱导的粘病毒抵抗蛋白A(Mx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HCV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151例HCV/HIV患者用INFα -2b联合Rib治疗24周,评价早期疗效,根据疗效将其分为早期应答与非应答组.应用PC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方法,检测患者HCV-RNA基因分型、MxA-88及-123位点的SNP,并分析SNP与INF的早期疗效关系,HCV基因1型与非1型患者MxA基因型之间INF的早期疗效.结果 151例HCV/HIV患者除去12例HCV基因分型无记录者,139例患者中52例为HCV基因1型(34.4%),非1型87例( 57.7%);HCV基因非1型早期应答率(85.1%)高于基因1型(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47,P<0.001);MxA启动子-88位点,GT型与GG、TT型患者疗效比较,各型间应答率GT型(79.7%)好于GG型(67.7%)及TT型(70.0%),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1,P> 0.05).MxA-123位点,CA型、CC型及AA型三者INF疗效应答率分别为78.0%、72.6%及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3,P>0.05).HCV基因Ⅰ型与非1型患者MxA基因型之间INF的早期应答率比较,HCV基因非1型患者G/T、T/T型(91.5%)好于GG型(7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27,P=0.068),HCV基因1型患者MxA各基因型间应答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是,HCV基因非1型患者与Ⅰ型患者间比较,前者G/T、T/T型(91.5%)应答率高于后者G/T、T/T型(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基因非1型患者MxA启动子-88、-123各基因型对INF应答率好于HCV基因1型患者,MxA-88位点为GT型的HCV/HIV患者的INF疗效较好,可为INF治疗的预后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规范化抗心衰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规范化抗心衰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d-1)治疗,疗程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舒末内径[LVEDD(mm)]及射血分数(EF%)的结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NT-proBNP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等多方面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慢性心衰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