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三盲对照设计,对3个中心的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予电梅花针治疗,每次10分钟,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5天。对照组予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每晚睡前1次,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5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等变化。结果 3个中心共获得病例355例(705眼)。治疗组(178例,354眼)总有效率83.9%,对照组(177例,351眼)总有效率3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晶状体前后径、睫状体厚度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较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梅花针治疗可以纠正调节痉挛所造成的屈光不正,可以提高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92.
高冬  陈文元  吴立娅  郑良朴  林薇  宋军  陈可冀 《中医杂志》2011,22(21):1852-1855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促进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组和空白对照血,每组6只。分别制备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采用1.25%、2.5%、5.0%不同浓度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诱导内皮细胞48h,检测不同浓度血清对内皮细胞ECV304增殖、迁移和体外成血管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胞内NO浓度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活性及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同血清含量比较,1.25%、2.5%药物浓度下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2.5%、5.0%药物浓度下迁移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各药物浓度下管腔个数均明显增加(P<0.01);各浓度药物均可显著提高内皮来源的胞内、胞外NO浓度及eNOS表达(P<0.05或P<0.01),1.25%、2.5%浓度药物还可显著提高eNOS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促进eNOS的表达和活性,提高胞内、外气体分子NO水平发挥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93.
桃核承气汤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桃核承气汤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小剂量桃核承气汤组和水飞蓟素组。桃核承气汤组灌胃桃核承气汤(0.3g/kg或0.5g/kg),水飞蓟素组灌胃水飞蓟素25mg/kg。灌胃后1h腹腔注射四氯化碳1.5mL/kg。注射24h后将大鼠处死,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程度。结果:桃核承气汤不仅明显降低血液中AST及ALT活性,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脏脂质过氧化,并且增加肝脏中谷胱甘肽含量;组织病理分析发现桃核承气汤可抑制脂质堆积,肝细胞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桃核承气汤具有类抗氧化物之作用,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甚至功能优于水飞蓟素。  相似文献   
94.
临床试验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医学研究方法,常用来评价药物、疗法和预防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同时也是医生将临床工作中摸索的经验或假设转化为理论,进而得到同行认可并推广实践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医从业人员对方法学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临床设计时,选择了设计严谨、证据强度较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过程中R显带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显带液的pH值和显带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骨髓标本278例(良性血液病患者8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198例),培养收获后,采用R显带技术,观察分析显带液的pH值与显带时间对显带效果的影响.结果 显带温度87.5℃,6.5>pH>6.0时,随显带液pH值增高,显带时间逐渐延长,其中6.4>pH>6.2,显带时间65~85 min时显带成功例数最多,pH>6.5或pH<6.0,显带常失败;良性血液病患者显带成功的比率高于恶性血液病患者.结论 在影响骨髓细胞染色体R显带技术的诸多因素中,显带液pH值与显带时间对显带效果的影响最显著,6.4>pH>6.2,显带时间65~85 min时显带效果最佳,且随显带液pH值增高,显带时间应逐渐延长;良性血液病患者的显带效果优于恶性血液病患者.  相似文献   
96.
采用柱色谱方法对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乙醇提取物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HR-MS、1D和2D NMR等技术鉴定结构,同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分离得到4个葫芦烷型糖苷,分别为2β-D-葡萄糖氧基-3β,16α,20β-三羟基-9-甲基-19-去甲羊毛甾-5,25-二烯-22-酮(1)、2β-D-葡萄糖氧基-3β,16α,20β-三羟基-9-甲基-19-去甲羊毛甾-5,24-二烯-22-酮(2)、25-乙酰氧基-2β-葡萄糖氧基-3β,16α,20β-三羟基-9-甲基-19-去甲羊毛甾-5-烯-22-酮(3)、25-乙酰氧基-2β-葡萄糖氧基-3β,16α,20β-三羟基-9-甲基-19-去甲羊毛甾-5,23-(E)-二烯-22-酮(4),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葫芦烷型糖苷。对4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均大于100μmol·L-1,表明这4个化合物无明显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97.
2019年中国科协发布了20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其中之一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010年,BMJ杂志首次提出“队列多重随机对照试验(cmRCT)”,其作为新兴的实用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具有招募效率高、人群代表性较好、节省资源等优势。文章通过梳理cmRCT相关研究,创新性融合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以处理混杂偏倚与重复测量问题,初步构建一套基于cmRCT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并构建了适用性评价的基本维度与要素,以期为中医药临床评价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98.
心肾综合征是指当心脏和肾脏其中某一器官发生急、慢性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另一器官急、慢性功能异常的综合征,常兼有心力衰竭症状与肾衰竭症状。中心病位在心、肾,但与肺、脾、肝等多脏有关,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临床诊治应分清缓急,明确原发病,分清临床分型,重视标本同治,其治疗重点是保护心脏与肾脏,减少并发症。中医治疗方面以益气为主,或益气温阳,或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利水、泄浊解毒、调畅气机等治法。现代医学常用强心利尿、改善贫血、透析等治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疗效突出,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为总结现有最佳证据,评估治疗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医疗工作者、公共卫生工作者及新冠病毒感染人群提供实践指导,制订本版快速动态循证要览。方法 遵循《快速动态循证要览制订方法与流程》,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利弊、证据质量、公众和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成本、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等因素,形成实践要点。实践要点最终形成针对新冠肺炎非重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12条实践要点。非重型患者:(1)针对恶心呕吐、腹泻者,可使用寒湿疫方或葛根芩连丸;(2)针对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或咳嗽者,可使用化湿败毒颗粒(汤)、金银花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或热炎宁合剂;(3)针对鼻塞流涕、咳嗽、低热、恶风寒、倦怠乏力者,可使用清肺排毒颗粒(汤);(4)针对发热、恶寒、咽痒、干咳、口咽干、便秘者,可使用透解祛瘟颗粒;(5)针对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者,可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或喜炎平注射液;(6)针对可能进展为重型的高风险患者,在症状出现5天内可考虑使用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或VV116。重型患者:(1)针对高热、烦躁...  相似文献   
100.
SAPHO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呈现出了一定的应用优势,这使得该疗法被临床工作者广泛关注。房定亚教授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套特色的以综合评估、早期干预、个性化治疗、多学科协作和患者教育为核心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体系并对该病的诊疗积累了一定的临证经验。本文将以房教授关于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诊疗情况为例来探讨其经验,以期给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